风雨兼程谋鞋业发展

时间:2022-09-13 03:23:55

风雨兼程谋鞋业发展

曾英明先生是鞋业里一位资深的前辈,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入行至今已有四十余年,他和鞋业一同成长了四十余年,他感受着这个行业在这四十多年来的成长与变迁,见证着鞋子从保护双脚的功能向修饰、装扮、展示自己,从中获得一种审美愉悦和象征性的精神满足上偏移。他经历的是一部精彩的鞋史,而他亦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助推着行业的发展。

入鞋业四十年,不偏不倚

鞋的产生与自然环境、人类的智慧密不可分,早在远古时代,因为人们本能地想要保护自己的双脚,於是就出现了鞋。上千年的历史已让鞋深深地融入了人们的生活,成为了生活中的必需品。

1970年,曾英明先生进入鞋业,在自此至今的四十多年时间里,他一直未曾离开过这个行业,成为了这个行业的资深前辈。

曾英明先生以前在的公司是香港一家知名的鞋厂,鞋所需的原材料大部分从国外订购,因此,常与外国人打交道,而曾英明先生恰说得一口流利的英语,语言基础扎实,因此被公司委派,负责原料的购,将原材料从国外运到香港。鞋的材料选择和供应是鞋子从作到面世过程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确保了品牌鞋的质量关。

一些年後,因为这家鞋业老的年龄逐渐大了,而老的孩子们也有自己的工作,都选择了鞋业以外的事业,眼见这家鞋业没有了接班人,鞋厂老商议和曾英明先生及友人将这家鞋业接了过来,之前的其中一个股东成为鞋厂的大股东。那是1996年左右,曾英明先生也因此由打工者的身份变为股东之一。

曾英明先生的身份虽然有所改变,而他负责的工作范畴与之前相差无几,在国外已经拥有固定关网络的曾英明先生依旧负责原料的购以及鞋之款式的最後确定,而他的拍档则负责工厂的内部管理。二人之间,一人对外,一人对内,分工合作,让公司稳步向前发展。

质量取胜 静看竞

曾英明先生的客户大多是来自中东、非洲等地区的军队,以及部分欧洲太平洋地区的军队及香港的纪律部队等。鞋子的作标依据客人所提供的规格,“因此,鞋子的款式非经常变化,创新的因素也较之於其它种类的鞋少,因为这些鞋子大多是别的国家军队定做,所以在我们自己也没有什麽品牌之说。”曾英明先生说。

在市场上有这样一句话,竞无处不在。鞋业也不例外,只是因为军鞋是古今中外所必备的军需用品,曾英明先生等人面对的是特殊的消费群体,而减少了竞的压力。“也不会担心做出来的鞋卖不出去的情况。”曾英明先生说。“这其中会有一个确的数量,买多少就会使用多少,不会发生因为生产一批鞋卖不出去而带来麻烦。”

此外,曾英明先生之所以有较少的竞压力,是因为产品质量的保证。从进入鞋业至今的四十多年时间里,曾英明先生亲眼见证着这个行业的发展和变化,他深知产品质量的重要性。因为他们所做的鞋以军用鞋为主,鞋子的质量更显重要,因为其品质影响到军人的作战能力,而其作的另一方向――功能鞋,如爬山鞋,亦需要将质量放在首位。

每一次材料购回来,曾英明先生都会将其拿去检验,严把质量关,丝毫不放,对皮革的要求是耐用、环保及柔软等。因此,管每一次客户的获得都需要经过竞标的环节,然而因为曾英明先生等人良好的服务态度,一流的产品质量,而赢得了客户的信任和亲睐,稳定的合作关,成为了他们事业稳步发展的又一因素。

如今,曾英明先生与另外一个鞋厂建立了合作关,产品逐渐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伴随着产品原材料、人工等成本的增加,曾英明先生亦打算走品牌路线。不可否认,品牌是一种无形的资产,它所带来的是一种看得见的利润链条。众所周知,两双用同样原材料,同样的做工作出来的鞋,会因为一双是品牌鞋,一双是普通鞋,而在价格上产生数以倍计的差距。此外,品牌,也能生成一种信任感,被更多的消费者所信任和接受。在行业的变迁中,冷静面对,认真思考,寻找新的力量和方法,不失为商者明智的做法。

商海之中,曾英明先生几番逐浪沉浮,几度如花开谢,始终不变的是对鞋业发展的追求,是心中寻找不同出路的那份激情,他说:“鞋业在曾经是一个夕阳行业,如今是一个朝阳行业,是一个新的开始。”

曾经的夕阳行业 如今的朝阳行业

鞋,因为与人们密不可分的联而注定了这是一个永续的行业,管在曾经,它被许多人认定为这已经是一个夕阳行业,诚然,因为鞋子的作过程相对复杂,作要求严格而引起了招工难等不利於行业发展的因素,然而,这一切都难以动摇鞋业在人们生活中的不可或缺性,而它所展现出来的功能也时时牵动着人们对时尚要求的神经。

不知道从什麽时候开始,鞋子所展现出来的功能已经不仅仅只是保护双脚,而是拥有了更多时尚的元素,曾英明先生说:“如今人们的消费观已有了变化,在以前,常常是一些鞋子穿破了,便会再买一双,而现在穿鞋已经超越了保护脚的目的,讲究的是一种时尚,一种和谐、美的搭配。一般的人会有五到十双鞋,有些人拥有的鞋的数量更多。”人们借助各种不同类型的造型、品牌及内涵去修饰装扮自己、展示自己,从中获得一种审美愉悦和象徵性的精神满足。

曾英明先生在数十年前因为代表工厂前往香港鞋业总会开会而加入其中,多年来,他一直服务於其中,现为香港鞋业总会副会长。他常前往内地与同行业之人进行交流,亦常参加各种与鞋业有关的展会,与来自於不同国家的人探讨行业心得,传递给鞋业总会成员,他说:“鞋业总会所起的作用之一就是与会员联,传递信息。”

在香港鞋业总会,会员来自於鞋业的不同领域,或从事原材料,或作鞋的零部件及设计行业,等等,这是一座可供彼此沟通的桥。每个月,他们都会举办一次会议,传递新出台的鞋业规格,发表对行业未来的看法,找寻一些应对措施。曾英明先生说:“如今,因为工资及政策等问题,很多厂家选择了将工厂由内地搬迁至越南、柬埔寨、埃塞俄比亚等地,那些地方的工资比内地低很多,同时也有着不足的地方,例如言语沟通及当地还缺乏原材料、零部件的供应等,这些问题也急需解决。”行业的发展总是机会与威胁存,巧妙地避免商业中的每一次洗牌和暗礁,是每一个企业家需要必备的职能之一,也是作为副会长的曾英明先生一直以来所关心的,他一直在尽己之力,助推行业的发展。

对於这个朝阳行业,曾英明先生从未失落过的是肩上那份对行业的责任感。他相信鞋业的明天会更好。

【曾英明先生,香港鞋业总会副会长,旅港曾氏同乡会永远名誉会长,1970年,他进入鞋业,1996年与友人合作接手原公司,成为股东。从进入行业至今已有四十多年光阴,是鞋业的资深人士,他经历的是一部精彩的鞋史,也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他关心行业人士,尽己之力,传递行业,搭建沟通的桥。】

上一篇:高校图书馆聘用勤工助学的实践与思考 下一篇:传中医国粹 弘武术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