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好文言文词汇教学的三个环节

时间:2022-09-13 03:20:58

把握好文言文词汇教学的三个环节

对高中文言文教学来说,教学的内容是“文”和“言”,先“言”后“文”。先“言”后“文”,由“言”到“文”的教学既符合语言文学的教学和学习规律,又符合学生由易到难的认知规律。文言词汇教学可以遵循以下环节:梳理语感应用。

第一个环节:梳理

对内容繁多琐碎的文言词汇,必须通过梳理,找到规律,做到纲举目张,举一反三。梳理可以采用小组合作、资源共享、逐步积累的方式。首先,学生需要做的工作。在预习阶段,教师将本课的重点词句以学案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学生利用课文注释、工具书,或调动已储存的知识进行有意识的自主梳理,为课上小组的交流合作做好准备。课堂上,教师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小组内成员间进行合作交流;然后,把本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提交,由其他组或老师予以解决。其次,教师需要做的工作。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的成果基础之上,提出一些学生在预习中没有注意到的而又比较重要的问题;可以PPT表格的形式将学生的成果及教师补充的内容展示出来,全班共同享用,或用来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

梳理环节通过学生自主预习、完成学案、小组合作交流释疑,教师补充提高的方式,有层次、有计划、有实效地积累文言词汇,使学生真正理解掌握。

第二个环节:语感

语感多是凭感觉活用语言的能力,是对言语的直觉理解力和能动表现力的总和。所以,培养语感是学好文言词汇的一条非常有效的途径。

培养学生的语感,首先应注重朗读和背诵。古代私塾教学在这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读书背书是私塾学生的主要活动,学生的阅读量增加了,理解力也相应提高了。因此,强化朗读和背诵是培养学生语感的有效方法。教师要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时间,多做引导。要求学生对经典篇目做到熟读背诵。要加强对学生朗读技巧的指导和训练,如重音、语调语气、节奏、停顿等。要提高自身的朗读能力,教师高质量的范读可以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教师要给学生补充一定量的语言规范优美、内涵丰富、难度适中的课外的文言文。学生通过背诵一定数量的经典文言文,可以积累一些典型的文言文词句,并逐渐内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储备。当以后遇到相同或相似的问题时,学生自然就会调动知识储备去解决。这个过程是一种凭借直觉或有意识地运用语言知识的过程,即运用语感的过程。如果学生能够精读50篇,背诵20篇文言文,良好语感的形成应该不成问题。

培养学生的语感必须借助语法知识,使学生规范地运用语言。教师应引导学生多积累、多比较、多推敲、多品味。如:“之”是文言文中最常见的虚词,其意义和用法较多。学生在没有接触其用法前,就能够判断“之”在很多语境中的意义。在理解掌握了其全部用法之后,就能非常容易地判断出“之”在不同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多年的教学实践也充分证明了上述现象的可能性。

第三个环节:应用

文言词汇激发不起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学生认为文言文在现代社会里实用性不强,甚至不少专家也认为文言文在现代社会已失去生命力。面对这种现实,教师不能随声附和,应当在文言文的实用性上下功夫,使之焕发出新的活力,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乐于使用文言文,能够用古于古,用古于今。

首先,用古于古。学习课内文言词汇,并能够用所学知识读懂课外文言文,应对考试,不仅是文言文教学的首要任务,也是语文学科工具性的具体体现,更是促使学生学好文言文的源动力。所以,文言词汇教学要指导训练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地运用课内文言知识于课外文言文阅读,以提高学生应对高考的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其次,用古于今。从词汇的角度说,要以对古义的学习促进对现代汉语词汇的理解和运用。现代汉语由古代汉语演变而来,古代汉语中的许多词义在现代汉语中仍然使用,二者有着不可隔断的联系。如《过秦论》中“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一句中的“委”的意思是“交给”。现代汉语中“委任”一词的意思是“把任务交给某人”,“委”的意思就是“交给”。这种古今意义相同、相似或有联系的现象在成语中更为常见。用文言词汇知识讲解成语,使学生既记住了古义,又可以更好地理解运用成语。推而广之,可以达到规范熟练使用现代汉语词汇的目的。但是,从古至今词义的适用范围、感彩是发展变化的。所以,词义用古于今的方法不能适用于所有文言词汇。

孙其岳,语文教师,现居山东邹城。责任编校:王 玲

上一篇:命题作文写作指导示例 下一篇:说明文阅读教学中有效学习活动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