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女神西王母

时间:2022-09-13 08:49:01

说昆仑,不能不说昆仑神话,说昆仑神话,不能不说西王母。这位昆仑神话中最原始的女神,中国神话体系中十分重要的一位神,成为千百年来人们心中威严庄重、仪表华贵的女性神的代表。人们在信仰膜拜西王母的同时,也用西王母所给予的精神力量,开创着自己的美好的生活,推动着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演绎着人神共舞的华章。

算起来,对于西王母的信仰早在战国时期已经形成,汉代是西王母信仰的鼎盛期。在历史的变迁和神话的演变过程中,西王母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在较大范围和较长时间里流行、具有自然崇拜和民间性质的、逐步具有常人形态的神,故又被海外学者称为“中国第一神”。西王母神话作为昆仑神话中最亮丽的部分,关于她的形象,或狰狞、或美艳,古籍中的描述各有不同,差异很大。纵观历史不同阶段的记载和传说,我们就会发现,西王母的形象基本上经历了一个由半人形半兽形到仙人的过程。古籍《山海经》中说,在被弱水和炎山环绕的昆仑山上,住着一个叫西王母的神,她虎齿豹尾,披头散发,头戴叫“胜”的饰品(一说为戴胜鸟形发髻),面貌凶恶,善于长啸。这位掌管天下疾病灾害、刑罚死亡、惩凶济善、说一不二的女神,居住在奇花异木常绿常开,珍禽异兽自由嬉戏的西王母山上,有三青鸟、三足鸟、九色鸟等神鸟为她服务。有人认为,西王母之所以是这样的一个形象,是因为青藏高原上古先民在采集、狩猎过程中,一方面与动物建立了紧密的依存关系,甚至认为动物比自己高明,赋予动物以人的性情。对于有灵性的某一动物、植物或自然物产生敬仰或恐惧的神秘心理,把动植物视为本民族所共有的起源,并把它作为氏族的祖先。一方面,那时候生产能力低下,对于自然界的各种灾变既没有力量抗衡,也无法解释。在这种情况下,只能想像有一种超自然的力量来调控人与自然的关系,而对动植物的崇拜,就使他们塑造出一个既像人又像兽的神来,成为氏族的标志和保护神。这种神不仅能够掌握自然灾害,也掌握人间各种刑罚。西王母便这样产生了。

三皇五帝时期,在西王母手下有一位十分美丽、勇敢,武艺高强、神通广大、心地善良的女将叫九天玄女。当年黄帝与蚩尤大战,蚩尤布下弥天大雾,黄帝无可奈何,西王母正是派遣九天玄女授黄帝阴符经和破阵之法,打败蚩尤,天下才得统一。而从此以后,西王母、九天玄女的名声远播四海。

到了《穆天子传》中,西王母不但能够说话做诗,而且已然以一个单身美女的面貌出现在神话当中。西周时的周穆王喜欢驾车巡游。这年,他坐着能够日行千里的八骏宝车,风尘仆仆,来到了昆仑山下,选择了一个黄道吉日登上了昆仑山进行祭拜。之后又向西行,备了厚礼到西王母国会见西王母。貌美柔情的西王母热情接待了周穆王,摆下美酒佳肴,让周穆王一行享用。西王母还命众仙女唱歌、跳舞、咏诗,茫茫西部,鼓乐喧天。高兴处,她自己也做诗以示欢迎和表达再次相聚的愿望:“白云在天,山陵自止。道里悠远,山川间之。将子无死,尚能复来。”饱受跋涉颠簸之苦的周穆王在如此盛情的款待下,也不由地陶醉了,并为西王母的一片真情感动,信誓旦旦和诗一首:“予归东土,和治诸夏。万民平均,吾顾见汝。次及三年,将复而野。”两国之君一个英武潇洒,一个美丽多情。此情此景,又如何不让人文思泉涌?西王母便又献给周穆王一首诗:“徂彼西土,爰居其野。虎豹为群,乌鹊与处。嘉命不迁,我惟帝女。彼何世民,又将去予?吹笙鼓簧,中心翱翔。世民之子,惟天之望。”既介绍了自己的身份和国情,又表达了依依惜别的情感。这位女神,此时又多了一份儿女的缱绻。三年的时光过去了,周穆王却再也没有御驾西巡,西王母定是倚栏而立、凝眸顾盼而神伤不已罢。

汉魏之时,关于西王母的传说中,她更加的美丽而且还有了一位老公。传说是这样的:天地浑沌之时,世间还没有人类,天王和太元玉女结合,在昆仑化生出一位女神。这位女神长大后喜欢穿兽皮羽毛做的华丽衣服,也是虎头豹尾,但都是自己装上去的。出行时,常驭猛虎或金龙,有时也乘一只叫希有的大鸟。天王和太元玉女又化生一位男神,以熊为骑,四方周游。当他来到昆仑山遇见这位女神时,相互爱慕,便作了夫妻。

这位神通广大的漂亮女神,成了昆仑山主,在昆仑山以及西海之畔建有千里金城。后来成为月神、西海海神、西王母国国王,人们尊称她为西王圣母,简称“西王母”。这位女神还有一座蟠桃园,每年农历三月三,便在西海瑶池举行蟠桃会,用仙桃来招待八方仙客。而那位住在东华山上的男神,主管日光、阳气和诸仙的升迁,能使大地生辉,日月生光,人们称他为日神,是为东王公。在后来的传说中,东王公当上了玉皇大帝,成为上天之至尊,而西王母则成了王母娘娘。

在汉代,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好长生之术。他寄希望于昆仑山,梦想从那里可以找到不老仙药。不仅派张骞出使西域,寻找神话中的昆仑,而且还亲自跑到西北,在相传是西王母居住的回中山上建祠修庙,香火供奉西王母。为了表示他的诚心,他还登上嵩山,修建灵真台,闭门斋戒。他的行为据说真的感动了西王母。有一天,他正在长安城的承华殿里闲坐,突然有一仙女飘飘然自天而降,通报汉武帝,西王母将于七月七日降临。汉武帝连忙跪拜感谢王母之恩。到了七月七日这一天,汉武帝命人把宫殿内外打扫得干干净净,沐浴焚香,身着盛装,等候西王母的降临。直到晚上二更时候,在汉武帝焦灼的期盼中,一阵仙乐悠扬,空中祥云飘动,西王母驾龙骑虎,在乘麒麟牵白鹤的众侍从簇拥下,由50名美丽绝伦的仙女环侍左右,缓缓降临,并由两名十六、七岁的仙女搀扶,登上大殿。汉武帝一看,呀,也就是三十多岁的西王母身着飘飘飞动、流光溢彩的绶服,光仪淑穆,风姿卓而不群,气势不怒自威。汉武帝被她的气势、她的美丽、她的威严所慑服,三叩九拜地表达自己的敬仰之情。大约也是被汉武帝的真诚所感动,西王母送给汉武帝四个仙桃,让他欣赏了仙女们演奏的仙乐,还讲授了一些养生之道。一直到天明,才在汉武帝依依不舍的送别中,与众侍从驾祥云而去。只留下做长生梦的汉武帝怅然若失,望天而叹。

当原始的女神西王母从神话中走来,给予我们的,不仅是美好的想像,而且让我们不得不叹服古人创造神话的本领。透过神话,我们可以想见,产生这些女神的根源与当时的生产生活状况不无关系。氏族社会中,妇女在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及氏族繁衍中的作用决定了人们的女性崇拜心理。因为那时妇女在采集、农业、饲养牲畜、制造陶器、纺织麻布方面都是主力,她们还有保存烹饪食物、管理住宅、生育抚养子女、管理家庭的才能和外交本领。不少女酋长,在祭祀中已成为神灵的代言人,带有神性,是图腾歌舞的主角。总之,在经济、社会、家庭、宗教等各方面,妇女占了统治地位。可以说,西王母身上凝聚着人类对美好生活的祈盼,曲折地反映了妇女的本质力量。在此后不同时代、不同阶段、不同民族的人们仍然能强烈地感受到她征服改造大自然的伟大力量,从而引起情感上的共鸣。后世学者特别是汉代受道家思想影响的学者们,将西王母从似妖似魔逐渐变成年龄定格于三十有余,雍容华贵的,与人间帝王往来唱和的美妇人,就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了。而以西王母为主体的昆仑神话也就成了影响广泛深远的神话原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扎下了不朽之根。以致在中国各地的神话传说中,在各地的原始崇拜中,都有她的影响。古典名著《红楼梦》《西游记》《封神演义》《水浒传》以及众多的典籍中都有她的身影。昆仑神话中的西王母,无愧于东方美神、中国的维纳斯之称号。

上一篇:青海国际唐卡艺术与文化遗产博览会:唱响青海文... 下一篇:35岁前成功的10条黄金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