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可食无肉 不可居无画

时间:2022-09-13 08:04:59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可见中国人早在一二千年前就是一个懂得欣赏环境,懂得欣赏艺术的十分优雅的民族。上海是诸多前辈大师长期生活过的地方,如果我们能更多地收集展示这些前辈大师的作品,注重文化艺术的养成,我们才不会变成一个跛足的巨人。

我这人有时比较愚钝,古人说的“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我愣是无法理解。虽然这些年我每次搬家后总要在院子里种上几棵竹子以示风雅,但我心里总纳闷:咱又不是熊猫变的,为什么非要居有竹呢?我曾带着这个问题请教了好几位住别墅的朋友,他们都是方方面面的专家,他们大多也很疑惑,但有位专家朋友强调:进化论早已证明我们是从猴子而不是从熊猫变来的,所以居是否有竹对我们人类真的没有什么影响。还有一位更有学问的朋友指出:古时候熊猫比现在多得多,还不属于保护动物,但文人雅士山居时总要在房前屋后种上点竹子,以备熊猫散步路过时可以随手摘几枝当瓜子嗑嗑。这种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思想充分体现了我们祖先对动物保护的高度重视以及身体力行的精神,真是太有学问了!

几年前我的一位外国朋友到我家中来,他是荷兰人,上世纪70年代移民到加拿大温哥华。他非常喜欢中国,两任老婆都是中国人。在我家中参观了一番后他对我说:“我有许多中国朋友,但你是少有的几位在家中挂了那么多油画的,能告诉我为什么吗?”我回答说:“只是喜欢而已。”他听后很灿烂地笑了,说“这就足够了”。后来我去他温哥华的家中拜访,才发现他家中墙上挂的画比我家中至少多了一倍,但他房子的面积尚不及我房子面积的三分之一。喝茶聊天时他告诉我:在欧美国家的中产以上家庭,如果家中墙上不挂上几幅油画,人们会觉得你没有文化、没有教养。我开玩笑地问他:“仅仅是怕别人笑话吗?”他摇摇头:“这只是一种生活方式,是一种内心深处的喜欢,难道你不觉得很美吗?”我的心里不禁打了个颤。因为就在几天前我曾去看过一个北京移民开的画廊,那位北京老板告诉我:来买画的几乎全是洋人。而我们中国人,无论是中国大陆去的还是中国台湾、中国香港移民的,很少有人会买画。他总结道:这些年移民温哥华的华人大多很富裕,他们可以花几百万加元买房,花十几万加元买车(一辆奔驰S600在温哥华售价约13万加元),甚至花几千加元和朋友一起吃顿饭,但他们绝对舍不得花一千加元买一幅油画。因为他们觉得那东西没用,根本不值!他说这话时眼中透着几分无奈,几分不屑,还有几分自嘲,因为我们都是华人。

十年前,最早在上海开画廊的一位法国人曾对前来采访的记者谈到他心中的困惑:中国古人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可见中国人早在一二千年前就是一个懂得欣赏环境,懂得欣赏艺术的十分优雅的民族。事实上早在魏晋时期中国的士大夫阶层以及富裕阶层就已经喜欢用字画来美化家居了。而西方最用画来装饰家居的是荷兰人,意大利人,那也只是在五百多年前。问题是现在富裕起来的中国人房子越装越豪华,车子也越买越高级,彩电也越换越大,为什么他们就不肯花上几千元,几万元为自己的家中添上几幅漂亮的原创油画作品呢?这位立志在中国推广油画的洋人可能至今也没想明白,有位同行到是一针见血地道破了:“因为大多数中国人买画都是为了赚钱的,谁没事花个几千几万元的往墙上挂呀!”这等裸的语言真的让我等国人很尴尬,咱总算弄明白了为什么咱不是熊猫变的,可老祖宗还教导咱“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现实意义以及深远的历史意义。不过这老祖宗也真会忽悠的,你就直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画不就行了吗?!为什么非要弄出个“不可居无竹”来呢,弄的后代子孙真以为自己是熊猫变的,宁可养盆文竹冒充毛竹,也不肯买幅画在墙上挂挂,真是惭愧,惭愧呀!

毫无疑问,中国已经开始富裕起来了。估计2008年的GDP就可以超过德国位居世界第三了,超过日本也就是三两年的事儿,人均GDP也将迈过3000美元这道门槛。告别发展中国家的行列而进人初步发达国家的阵营,这件事本身就是人类近百年历史上最令人激动的重大事件之一,因为这代表着占人类五分之一的人口开始告别贫困,走向富裕,因此无论用什么语言来形容它,赞美它都不过分!但如果我们始终沾沾自喜于这三十年经济高速发展的成就而忽视政府及国民的文化艺术养成,我们必将是个跛足的巨人。

有位画廊的老板给我分析原因时说,这主要因为中国的富人大多是爆发户,大多比较土,他们欣赏不了艺术,所以你要说服他们为自己的家中添置几幅油画作品真的很难,真好像是要割他们肉一般。你只能以投资油画,保值增值发财的道理去打动他们。

对此我不敢苟同,我本人勉强也算是富人,除了一段时间曾经以为自己是熊猫变的为种不种竹子吃不吃竹子犯过一阵子迷糊外,总体上头脑还是清楚的。我常想:“在这里区政府办公楼盖成像白宫的有,县政府办公楼盖成像迪拜超七星酒店的有,市政府办公楼盖成像天安门的也有,却从未听说过这些政府拨出过一毛钱为当地的文化名人办艺术馆的。”群大师是安徽肖县人,你若到肖县去问群是谁可能无人知道,你若在巴黎去问群是谁人家一定以为你有病!群大师为巴黎新歌剧院所绘新画剪彩时,法国总统、总理以及内阁大多数部长都到场,诸多好莱坞一线明星专程从美国飞来,为的只是能在第一时间亲眼目睹大师的作品,希拉克总统在致辞中说:“我很荣幸能为朱大师的作品剪彩,能在第一时间看到朱大师的作品……”这到底是群的荣耀还是法国人的荣耀?抑或是他们同时拥有这份荣耀?上海是颜文梁、周碧初、常玉、陈抱一、关紫兰、林风眠等诸多前辈大师长期生活过的地方,也是陈逸飞的故乡,如果我们能更多地收集展示这些前辈大师的作品,真是功德无量的好事,顺便也给后代留点文化遗产。如此,我们这个民族才会真正变得优雅起来。

如果政府只在意食有肉而不在意居无竹,老百姓又不是熊猫变的,当然就更不在意居有竹还是无竹了。

所以,在中国卖画真的很难,因为我们都不是熊猫变的,这是我强调并指出的。

上一篇:弱市巧淘低租商铺 下一篇:拭目邮市“网络行情”之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