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追问技巧研究

时间:2022-09-13 07:27:26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追问技巧研究

【摘 要】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得有效学习的最直接方式。在日常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往往教师和学生都会存在思维惯性。发问一次解决学生课业疑惑,学生继续埋头苦思,教师干脆接着教学,这是传统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弊病。追问是二次思维发散,对于小学的课堂教学,对于学生思维的拓展,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问题;追问;技巧

追问是教师发问的延伸内容,是提高教师授课质量的新型措施。在日常小学课堂教学的问题建构中,二次发问的不少,但真正有效的追问,让孩子最终形成自主发散思维能力的寥寥无几。本论文就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对学生进行再追问的研究分析,找出追问中存在的问题,并就问题采取具体措施提出可行建议,希望能够因本研究的开展,建立优秀高效的课堂。

一、教师课堂追问中存在的问题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解惑”源于发问。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是形成教师有效教学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在对现实的课堂调查研究中,数据结果显示,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性”,不同程度的存在着欠缺。问题之所以存在而又没有引起充分的重视,原因就在于很少有教师能够充分利用技巧追问,为学生构建起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在学生回答教师提出问题的基础上,教师再次深度剖析,以具建设性的问题,再次激发学生思维,使他们对问题进行更深入有效的探究。

课堂教学问题追问,忽略了作为学生的个体之间的差异。往往将课堂教学中的互动,归结为与少数程度好的学生之间的互动。在这样的状态下,要强调班级共同发展,就使得发问毫无存在意义和价值。从课堂教学伊始,就将班级和谐发展停留在基础表面。后进生的努力也就成为一纸空谈。课堂追问是师生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追问过程中存在教师追问的而不合理性,往往只重视考试成绩,而忽略了对学生能力。使他们在知识的获得中,情感的天平渐出现偏差。教师的发问行为,无疑加重了学习程度一般的孩子们的压力。教师追问形式的一对多,使得原本存在意义和价值的有效课堂,成为少数人的专利。

二、小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有效追问

1.有价值的追问

在日常的追问中,教师就回答问题再次追问时,要注意该发问的发问,不该发问的不问。有效的追问,是要建立在思考价值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思考,而不是教师为了显摆自身拥有的学识而故意问一些偏、难的问题,即引发无效课堂的思考,又一定程度上耽误了正常的教学活动,使得先前的追问,都成为无用功。

2.正追问

追问应该是正面而积极地,对学生此前问题的进一步深入探究研习。教师在对学生发问时,将自身价值得以充分的发挥。对于追问,教师要有针对性的“再度提问”,建立指导交流制度,对追问后学生就此的延伸探讨,做出更进一步的提升。正追问的一个重要目的,是要能够最大程度的满足小学生学数学的求知欲望,构建他们正向的积极地光明的发展机制。学习的获得,学校教研组要发挥其职能,帮助教师树立正追问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积极作用。单靠一方面的孤军奋战,是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的。教师的追问技巧提升,很大一方面来自于,树立正确的引领观。与学生形成很好的互动。

三、追问技巧研究中可行性建议

1.就无效追问教师自身反思

最新的教学模式中,有一种教学、叫微格教学。这种教学模式,突破了传统教学中,作为教师的权威和无可撼动地位以全新的角度,剖析了作为课堂教学互动环节的教师,对于加强自身建设的重要意义。教师在日常授课以后,将自己自身的教学,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加强自身的自省功能机制。利用现代视频工具,将自己日常授课全程摄录,课后观察发反思,重点统计自身追问的次数和内容,并就此在以后课堂的追问中,提升自己的相关技巧。

2.对追问方式进行综合考究

对于小学的数学老师而言,课堂建设模型的构建。始于教师自身素养和能力,教师思想观念的转变,直接程度上影响学生思维的逆转。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在追问的技巧提升上,可借鉴其他教师经验,发挥团队智慧,凝练标准语言。在对同一学科的不同授课技巧上,可发挥求同存异的原则,对同行老师多听评课为主,将自身价值融汇贯通于课堂追问 之中。在对学生问题再次追踪时,要坚持问到底原则,将学生对问题的反馈及时渗透到接下来的教学之中。让学生对连续的发问,进行深入的思考,对于问题本身及其自身的拓展发问,要知道教师为什么这样问,知道前面的发问和后面的发问之间是否存在着必然的联系。追问的技巧在于,让学生不仅知道事情发生的一方面原因,解题的一般;也让学生对事物的认识不仅仅局限于表面的解答。追问的对象,要视学生的个体差异而进行不同程度的拓展。这就需要教师与学生间建立互动的机制,课后及时单个辅导学生教学。有效且高明的追问,会以逆向思维引导学生的思考范围,拓宽他们解题的思路和技巧。

四、总结

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关键期和敏感期。就这一时期的孩子,是他们培养开拓型思维,激发学习兴趣的关键阶段。这一时期,教师作为他们的指明灯,必须加强自身建设,正确对问题进行有效的处理,技巧性的解决授课中遇到的问题。在就课堂追问技巧的研究中,处理方式要恰当,要启发学生认真观察、勤于思考。提高自身追问水平的技巧,对于引导他们合理认知事物,将学生思维提升到一定的高度。

参考文献:

[1]张淑清,王海.教师要善于促进自我成长[J].教书育人,2011(22)

[2]王小梅.以追问促学生有效学习[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1(6)

[3]林玉.巧设数学问题.提升学生思维[J].小学教学参考,2011(23)

[4]赵瑞萍.课堂提问的技巧[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小学研究;2011(24)

[5]多金荣.数学课堂巧设疑――提高数学课堂的有效性的研究与实践[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五)[C],2009

作者简介:

龚明旺(1963.5~),男,民族:苗,籍贯:重庆黔江,单位(包括二级单位):黔江区沙坝乡中心学校,职称:小学数学高级教师,学历:中文专科。

上一篇:寻找语文教学中缺失的语文味 下一篇:论高等教育管理的审美化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