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教育 提升素质 构建温馨和谐型社区

时间:2022-09-13 03:32:03

拓展教育 提升素质 构建温馨和谐型社区

长征桥社区组建于2001年4月,东临西塘河、西接莫干山路,北靠登云路,南至长征桥路,总面积1平方公里,有住宅楼43幢(其中高层30幢),居民2618户,人口6501人。社区建有行政小组68个,72名小组长,社区党委下设11个支部。社区办公场所面积约780平方米,设有办公区域、服务大厅、党建活动室、电子阅览室、市民学校、档案室、残疾人康复站等活动场所。社区建有居家养老、健康服务、文化教育三大中心,有“温馨长征”、“和谐长征”、“平安长征”三支特色公共服务队,分别开设了“洪老师会客厅”、“民主评议厅”、“和谐生活宣讲团”,畅通了充分表达居民利益的三大渠道。

长征桥社区是一个以原先棚户区居民为主的回迁型社区,社区中困难群众多、下岗失业人员多,为提升居民素质,营造温馨和谐氛围。多年来,在社区教育建设、教学、创新过程中,社区着眼于发挥市民学校、远程教育平台、杭州地区公共图书馆一证通基层服务点、“远程超市”片库的作用,确立了“以社区教育发展为目标、社区教育建设为基础、社区教育活动为载体”的社区教育发展新思路,并结合社区的特色,努力通过利用社区教育教学功能、发挥社区教育辐射作用,大力推进温馨和谐型社区建设,让广大居民受教育,使社区群众长期得实惠。

一、健全组织领导,加强社区教育的制度建设

社区成立了以社区主任、副主任为正、副组长,居委会委员和社区“和谐生活宣讲团”教师为成员的社区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从组织机构上保证了这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在社区党委的高度重视下,社区教育工作确保了场地、人员、经费的落实,工作人员实行AB岗工作制度,能熟练操作和维护各类教学设备。同时各种管理办法和工作措施到位,各项管理制度健全,设备登记完整,管理人员具备良好的专业技术与高度的工作责任心,教学管理和学用工作年初有计划、半年有小结、年终有总结。社区从制度建设上着手,着力构筑好教育建设的“软环境”,使社区教育网络更为健全、社区教育氛围更为浓厚、社区教育资源得到挖掘。

二、完善教学设施,加强社区教育的设施建设

在社区教育设施建设方面,社区以阵地建设为依托,加强对教育设施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倾入大量人力物力加强硬件建设,大力营造健康向上的教育氛围。在原有的市民学校的基础上进行再扩大,配备专用电脑、投影仪及音响设备,并对各项制度进行了统一的制作和上墙,积极做好“五防”工作确保各项安全措施的到位;同时,共投入资金5万余元,建立了社区图书室与电子阅览室,共藏有图书5122册,杂志40余种,并在社区电子阅览室里还配备了9台上网电脑,倡导为未成年人健康上网,为丰富未成年人的知识结构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三、丰富教学内容,发挥社区教育的辐射功能

社区教育是社区居民再学习的主要环节,为引导社区居民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掌握全面的科学知识、提高自身道德修养,社区在学习内容的结构上,注重多项教育和普及知识相结合,既有党的纪律,又有法制教育;既有理论知识,又有保健常识。这种多面的学习、普及很大程度上丰富了广大居民的政策理论水平和生活。在抓好学习内容的基础上,社区专门腾出一个房间,建立了“远教超市”, 通过多方面筹集片源,进一步充实社区教育内容;并以“拓展教育层面、更新教学内容、丰富居民生活”为宗旨,依托远程教育播放点的设备和远教超市的片源,开设了“社区免费影院”,以喜闻乐见的形式向党员群众吹去了文明新风。现在许多社区居民都已经成为影院的常客,他们常说:“我年纪大了一个人在家很冷清,来到这里,大家一起谈谈天、看电影,感觉很温馨。”

社区教育在丰富课件内容的同时,充分利用党建、市民学校、远程教育等工作平台,积极打造社区教育中的精品亮点。一是成立“和谐生活宣讲团”。为进一步提高社区党员、居民素质,使社区党委班子成员、党员、居民能深入学习理论知识、深刻领会理论内涵,特将市委党校的教授、长征中学的优秀教师、具有较高理论水平的社区党员吸纳到“和谐生活宣讲团”中,以提升社区党校的师资队伍,让全体党员干部群众通过聆听他们的宣讲,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为提高党员素质、具体建设和谐社区营造了良好的思想舆论氛围。二是成立文化教育中心和“长征之友”社工读书社。在党的十七大提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立学习型社会”的目标后,为鼓励引导社区工作人员、居民读好书,与好书交朋友,以“加强组织领导、固定读书要求、丰富活动载体、健全反馈机制”四机制为保障,全面推进“长征之友”读书活动,以此培养社区工作人员、居民好读书的兴趣和会读书的能力,提升他们的工作能力、交际能力、沟通能力,促进社区工作人员全面发展。三是实施“一证通”工程。社区与杭州图书馆联系开展“一证通”服务,此举不仅实现了社区党校与市图书馆之间的资源共享,而且还方便了党员借阅碟片,党员只要在家门口就可以借到自己想看的大片、新片和最新学习资料。

四、创新教学形式,注重社区教育的实际效果

为了使广大党员能尽可能多地接受教育,取得最大限度的效果,在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上,社区注重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教学。因人制宜:分层次安排教学对象。原则上每月第一周安排社区党委委员、支部书记一起对本月的学习内容进行大致的安排;然后是在普通社工、楼道小组长层次上进行学习;在做好了社区骨干学习的工作之后;最后,通过党员组织生活、居民大会、议事协商会,对广大党员、居民进行学习教育,以点带面,扩大学习效果。因时制宜:社区在确保教学要求的前提下,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教学时间,分批开展学习活动。因需制宜:社区根据社区居民以退休人员居多的实际情况,在对他们进行思想、形势教育的同时,讲授一些健身、保健方面的知识,丰富他们的自我保健知识;根据社区老人照料、教育孙辈比较普遍的情况,为使社区老年居民们都能更好地做好教育好自己的孩子,社区定期邀请区关工委讲师团老师来社区,为社区的老年居民们讲解隔代教育,以此为社区老年居民教育好各自的孙子、孙女请到好老师、找到好方法。此外,社区经常召开各类座谈会,广泛听取群众学习收看后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社区教育管理和学用工作方式方法,同时做好各类信息反馈工作,根据情况调整学习内容和方式。

同时,社区时刻注意把社区教育拓展延伸到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中去,为社区党员带去精神食粮,向社区居民吹去文明新风,推进和谐社区建设进程。目前,我社区拥有电子阅览室、老年活动室、残疾人康复室,并成立了老年体育协会,组建了健身队、腰鼓队、象棋队、登山队等组织,定期举办烹饪大奖赛、开展科普宣传教育与医疗咨询服务活动、组织乒乓球比赛等趣味活动。

今后社区教育将继续完善管理制度,提高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认真组织党员群众进行培训学习,切实做好学习记录,努力突破创新,为充分发社区教育学用功能而不断努力,并不断扩大其影响,真正体现“以人为本,服务居民”的宗旨。

上一篇:也谈教学态度与学生学习态度的关系 下一篇:化学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