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新课标下高中美术鉴赏课的教学

时间:2022-09-13 02:38:21

简论新课标下高中美术鉴赏课的教学

【摘 要】 提到美术鉴赏课,很多教师都有这样的感觉:自己课前准备很辛苦,课上认真、细致地讲解,一节课下来口干舌燥,很多学生却神情漠然。他们中绝大部分会认为,明星是美的,花鸟是美的,他们往往关注的是人们的外在美。本篇文章主要是探讨了在高中美术鉴赏课中学生对美与丑的认识,以及怎样正确的引导学生认识艺术中的美与丑和生活中的美与丑。体现出在高中美术鉴赏课中引导学生认识美与丑的重要性。更深层次的说就是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审美观念。

【关键词】 高中美术 鉴赏课 教学方法

美术鉴赏在高中美术课程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是一门引导学生开展审美活动的课程,是对学生们的审美教育,让学生全面发展。高中美术鉴赏教学让学生了解和鉴赏古今中外的许多优秀的美术作品,并教会学生去鉴赏这些美术作品的方法,并在高中教学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和理解力,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提高审美素养,陶冶学生的情操。

一、创设情境,激发审美情趣

《论语》中有言:“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知

者。”第斯多惠也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发展思维的巨大推动力,不管做什么事情,只要有了兴趣,才会使人集中精力,积极思考。学生的兴趣往往是因老师的启发诱导而萌生,并在教师的引导参与下逐渐增强,甚至会发展成为终身痴迷的爱好。因此,美术鉴赏课首先要激发学生对美术作品鉴赏的兴趣,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前的准备工作和导入部分上多下功夫。

在新课的导入上可以借助实物、故事导入、适时出示优秀范作及播放音乐、观看光碟及制作多媒体课件等现代化手段,通过声音、图像激发学生的兴趣。美国学者哈拉里说过“千言万语不及一张图”。美术鉴赏课不同于其他学科,它集欣赏、想象、创作于一体,如果在课堂上一味的采取老师单纯的讲解等陈旧的教学方式,势必使课堂气氛枯燥乏味。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能显现和谐、真实、具体、鲜明的形象,可以调动学生的多种感觉,以助视听,使学生对教学内容看得见、记得牢,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中感受美、发现美,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求真务实是美术鉴赏课教学的根本

新一轮的高中美术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模式,并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学途径,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为学生学习美术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良好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和热情,以达成我们所期望课程目标。这些理论表述出来容易使人理解,也为教师们所熟知,但这样的转变改革如何具体实施,美术教师跟进吃力,甚至无所适从。所以存在着形式主义严重,教学观念混乱、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滞后、教学实践活动目的不清、学生审美能力得不到有效提高等问题。

俗话说“内行看门道,外行瞧热闹”。当学生面对美术作品时,如果没有掌握一些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想必一定是如读“天书”,鉴赏必定盲目,无所适从,更谈不上接受作品中的熏陶,“没有知识就没有鉴赏”。可见在美术鉴赏活动中,掌握一些基本鉴赏方法是非常必要的,这就需要教师的“讲”,不能为了追求所谓的“创新”,全盘否定传统教学中教师的“讲”,求真务实永远是教学之根本。

三、欣赏佳作、再现真实生活,激发想象力

欣赏,从某种意义上讲,是观察者再创造过程的心理活动,而这个过程离不开的就是“想象”能力。教师引导学生欣赏优秀作品及范画,学生常会羡慕不已,创作激情油然而生,这时教师要适时的点拨指导。绘声绘色、准确巧妙的启发,就会成为学生在黑暗中探索的指路明灯,给学生鉴赏美以清晰的指引。因此,教师在和学生一起欣赏作品时的点评、讲解要细致形象,这对学生的鉴赏认识、作画风格、表现技法等都有很大的影响。教师可以通过现代电教媒体及图片,巧妙设情境,诱导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再让学生将自己的想法和构思大胆的说出来,教师及时给予肯定。这样的训练,能使学生的想象力越来越丰富。

要使学生的想象力鲜活细腻,还要引导学生深入生活。生活是创作的源泉,也是想象的源泉。人的想象要以情感作发动力,生活经历越多,供加工选择的内容越丰富,想象的途径越广,想象活动也就越活跃,越有创造性。美术创造教学中,在学生掌握一定欣赏技巧之后,应布置学生进行相关的以真实生活为素材的创作训练,让他们展开想象,发挥创造潜能,激发想象力。

美术是一门视觉的艺术,在美术教学中首先是感官上的一种获得,那么必不可少的需要通过各种辅助手段来实现,所以多媒体教学被大量的运用到美术教学上,事实证明这确实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课件通过声与像的艺术来增强感染力,使教学内容富有艺术气息,增加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无论是教师角度、还是学生方面,从操作上明显更加便捷;从教学过程看学生的主动性和学习的热情大大提高,教学效果也非常良好,但是,教学是一个教师和学生密切配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多媒体课件只是一种辅助手段,它使教师能够把教学中的难点分散开或变得形象和直观,但它不能全部代替教师的授课活动。所以制作课件不必做得面面俱到,要从教学实际出发,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更不能把应该由学生思考的问题那么轻易地展示出来,要通过课件的展示来激发学生积极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主动探究与思考,促进学生创造性地学习。

上一篇:浅析初中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教学 下一篇:“清醒梦”:随心所欲做美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