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综合症的饮食调理

时间:2022-09-13 01:19:51

帕金森综合症的饮食调理

帕金森综合症,是发生于中年以上成人黑质和黑质纹状体通路变性疾病。一般在50~65岁开始发病,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增加。60岁发病率约为1‰,70岁发病率达3‰~5‰,我国目前大概有170多万人患有这种疾病。资料显示,帕金森综合症发病人群中男性稍高于女性,迄今为止对本病的治疗均为对症治疗,尚无根治方法可以使变性的神经细胞恢复。

一、帕金森综合症的症状

帕金森氏病起病缓慢,是逐渐发展的,也就是说并不是一下子就发展到非常严重的程度,是一种缓慢的、进展性的发展过程。病人最突出的就是如下三大症状:

1.运动障碍。可以概括为:运动不能:进行随意运动启动困难。运动减少:自发、自动运动减少,运动幅度减少。运动徐缓:随意运动执行缓慢。患者运动迟缓,随意动作减少,尤其是开始活动时表现动作困难吃力、缓慢。做重复动作时,幅度和速度均逐渐减弱。有的患者书写时,字越写越小,称为“小写症”。有些会出现语言困难,声音变小,音域变窄。吞咽困难,进食饮水时可出现呛咳。有的患者起身时全身不动,持续数秒至数十分钟,叫做“冻结发作”。

2.震颤。表现为缓慢节律性震颤,往往是从一侧手指开始,波及整个上肢、下肢、下颌、口唇和头部。典型的震颤表现为静止性震颤,就是指病人在静止的状况下,出现不自主的颤抖。主要累及上肢,两手像搓丸子那样颤动着,有时下肢也有震颤。个别患者可累及下颌、唇、舌和颈部等。每秒钟4~6次震颤,幅度不定,精神紧张时会加剧。不少患者还伴有5~8次/秒的性震颤。部分患者没有震颤,尤其是发病年龄在70岁以上者。

3.强直。就是肌肉僵直,致使四肢、颈部、面部的肌肉发硬,肢体活动时有费力、沉重和无力感,可出现面部表情僵硬和眨眼动作减少,造成“面具脸”,身体向前弯曲,走路、转颈和转身动作特别缓慢、困难。行走时上肢协同摆动动作消失,步幅缩短,结合屈曲体态,可使患者以碎步、前冲动作行走,我们把它称为“慌张步态”。

随着病情的发展,穿衣、洗脸、刷牙等日常生活活动都出现困难。另外,有的患者还可出现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如油脂脸、多汗、垂涎、大小便困难和直立性低血压,也可出现忧郁和痴呆的症状。

二、帕金森综合症的饮食原则

营养对于帕金森病患者的健康状况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饮食调理是帕金森氏病的辅助治疗方法之一,目的在于维持患者较佳的营养和身体状况,并通过调整饮食,使药物治疗达到更好的效果。

首先是饮食治疗个体化。由于患者的病情、身体耐受以及用药情况等方面各有不同,因此饮食调理需要个体化,并随情况的改变作相应的调整。如患者同时患有其它疾病,还要兼顾这些疾病的特殊饮食要求。

其次是服药半小时后进餐。通常服用左旋多巴药物半小时后才进餐,以便药物能更好地吸收。但是对于初服左旋多巴药患者,可能服药后会出现恶心症状,因此可以在服药的同时吃一些低蛋白质的食物如饼干、水果或果汁等,喝姜汁也有缓解恶心、呕吐的效果。

总的原则:一天的饮食中食物应多种多样,包含谷类、蔬菜瓜果类、奶类或豆类、肉类等。多样化食物能满足身体对各种营养的需要,也使饮食本身富于乐趣。在轻松的环境和气氛中愉快进餐,让饮食作为一种生活享受。

1. 多吃谷物、蔬菜、瓜果

通常每天吃300~500克的谷类食物,如米、面、杂粮等。从谷类中主要能得到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膳食纤维和维生素B族等营养,并能获取身体所需的能量。碳水化合物通常不影响左旋多巴的药效。

每天大约吃300克的蔬菜或瓜类,1~2只中等大小的水果,从中获得维生素、多种矿物质和膳食纤维。

2. 奶类和豆类适量

奶类含丰富的钙质。钙是骨表骼构成的重要元素,因此对于容易发生骨质疏松和骨折的老年帕金森氏病患者来说,每天喝1杯牛奶或酸奶是补充身体钙质的极好方法。但是由于牛奶中的蛋白质成分可能对左旋多巴药物疗效有一定的影响作用,为了避免影响白天的用药效果,建议喝牛奶安排在晚上睡前。另外,吃豆腐、豆腐干等豆制品也可以补充钙。

3. 肉类应限量

由于食物蛋白质中一些氨基酸成分会影响左旋多巴药物进入脑部起作用,因此需限制蛋白质的摄入。每天摄入大约50克的肉类,选择精瘦的畜肉、禽肉或鱼肉。1只鸡蛋所含的蛋白质相当于25克精瘦肉类。肉类食物可以分配在早、晚或午、晚餐中,但是对于一些患者,为了使白天的药效更佳,也可以尝试一天中只在晚餐安排蛋白质丰富食物。

4. 尽量不吃肥肉、荤油和动物内脏

用植物油烹调食物。不吃肥肉、荤油和动物内脏,有助于防止由于饱和脂肪和胆固醇摄入过多给身体带来的不良影响。饮食中过高的脂肪也会延迟左旋多巴药物的吸收,影响药效。

5. 定量补充水。每天喝6~8杯水。摄入充足的水分对身体的新陈代谢有利。充足的水分能使身体排出较多的尿量,减少膀胱和尿道细菌感染的机会。充足的水分也能使粪便软化、易排,防止便秘的发生。由于饮水不足和用药上的原因,有的患者会出现口干、口渴、眼干的症状,可以尝试每天比前一天多喝半杯水的方法,逐渐增加饮水量至每天6~8杯。

三、帕金森综合症的饮食中常见问题及应对措施

1. 食欲不振

精神忧郁或药物的因素都可能引起食欲不振。如果长期精神忧郁、食欲不振,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采取必要的药物治疗措施。

应对措施:

(1)在上述饮食原则的基础上尽量选择个人喜爱的食物和菜式。

(2)在轻松的环境和气氛中进餐。轻音乐对促进食欲有所帮助。

(3)勿勉强自己一餐进食很多食物。

(4)每天可以安排3个正餐,2~3个加餐,正餐的份量不宜多,加餐中选择碳水化合物为主的小吃,如糕点、曲奇饼、饼干,食物放在容易拿到的位置。

(5)进食量的增加应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

2. 咀嚼、吞咽困难

症状通常出现在中晚期患者。

应对措施:

(1)采用切碎、煮烂食物的方法,或用搅拌机将食物搅成匀浆状。

(2)选用婴儿营养米粉及其它的营养补充制品。

(3)增加进餐次数。

(4)严重者应在医生或营养师的指导下采取经鼻饲管喂食的方法,支持身体营养。

(5)可按以下方法训练咀嚼、吞咽功能:

A.多吞咽口水,说话前记住吞咽口水。

B.每口的食物宜少量,慢慢咀嚼,每口食物吞咽二次。

C.喝水时每口的水量宜少,慢慢喝。为了防止水吸入气管,喝水时勿仰起头。

D.用吸管喝水时吸水不要吸得太急,每口的水量也宜少。勿将太长的吸管含在口腔内。

E.口中含有食物时不说话。

3. 便秘

水分和膳食纤维在控制便秘上有同等重要的作用。膳食纤维能增加粪便量,水分则能软化粪便,二者共同促进肠道排出粪便。如果单纯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而忽视了水分的补充、粪便会变得更干结、难以排出。

应对措施:

(1) 作息定时。每天作适量的运动,消除精神紧张的因素。

(2) 多喝流质,如水、清汤、果汁等。

(3) 多吃粗粮(如全麦面包、燕麦片)和薯类(马铃薯、甘薯)。

(4) 多吃蔬菜和水果,尤其是含水分多的水果。

(5) 切忌滥用泻药。

总之,帕金森饮食对帕金森患者的病情很重要,所以帕金森患者在生活中一定要注意饮食,在饮食中要遵循一些饮食原则,这样能帮助患者更好的进行帕金森的治疗。那些保持乐观心情、意志坚强和有和谐家庭关系、合理饮食调理、良好家庭护理的患者,加上合理及时的医治,大多都能保持长久的生活自理能力。

上一篇:工作岗位各不同,饮食保健也有异 下一篇:风寒感冒用药切忌多种混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