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病同治举要

时间:2022-09-13 01:09:36

【摘 要】自拟“升清降浊汤”,在临床运用于胃脘痛、腹痛、臌胀,现介绍如下:

【关键词】中医、异病同治、升清降浊

【中图分类号】R289.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2-0424-02

从医30余年,在临证中积累了一些个人经验,常用自拟“升清降浊汤”治疗内儿科疾病,疗效甚佳,现整理医案几则以彰同道。

1 胃脘痛:

谢xx,男,51岁,教师进修校干部,95年6月28日初诊,自诉2月前觉胃脘痛闷、痞胀不适,经某医院诊为“增生性胃炎”,服西药2周(具体用药不详),痛减但纳差,稍进食则胀甚痛增,继反复诊于中西医皆未效,而来求治

现诊见患者形体消瘦、面色少华,气短音低,时有嗳气;切胃脘作痛但柔软无包块;察舌质红、苔薄白;脉细涩。

处方:柴胡、前胡、枳壳、桔梗、川芎、木香、厚朴、槟榔各6克,莱菔头20克,黄荆米10克,二剂,每剂加水2000ml,煎取1200ml,日3服,每温服200ml,嘱加糊米30克为引服。

二诊诉:服上方一剂,觉痛胀痞闷均消;继服二剂,食量大增、精神振奋,胸中亦觉畅快。现察舌质微红,苔薄微黄,脉细数,乃郁久阴伤,气舒热显之象,即予养阴清热、舒郁健脾之品为善后。

按:胃脘痛一证,《素问.至真要大论》指出:“木郁之发,病胃脘当心而痛”认为肝木不能条达,则横逆犯胃,使其气机不畅、郁塞不通而病胃脘痛。该患者为劳心者,易暗耗阴血。肝为血脏、体阴而用阳,气阴两亏,其用不振,失其条达舒畅之性,气郁不伸、壅塞中位,加之病久不愈,忧虑增加、阴血更耗郁结更甚,横克中土,致肝胃升降失常,清浊雍遏而成此证。故用柴胡、前胡、枳壳、桔梗、槟榔、木香以调理气机、升清降浊;川芎疏肝解郁;莱菔头、厚朴、糊米、黄荆米宽胸理脾,健胃行气,使中焦运化、气机复常,清得升、浊得降,肝气畅达,因而见效甚捷。二诊见其郁热阴伤之征,故以养阴疏肝、健脾益胃之剂以善后。

2腹痛:

于xx,男,7岁,三台县西平小学学生,94年8月28日初诊

其母诉:患儿半年前发生腹部脐周疼痛,发作不定时,绵绵不休。经某医院诊为“慢性结肠炎”,服中西药(具体用药不详)半年而鲜效;亦有驱虫等治疗,未效,今求医配制“颠茄合剂”随身携带入学,痛发时则服一小口,烦恼不已。

现诊见患儿面色萎黄,少肌无华,精神不振,少动懒言,扪腹部切处觉痛但无包块,察舌质淡、苔薄白,脉短涩,查大便无异常,亦无虫卵。

处方:菜户、前胡、川芎、桔梗、槟榔、厚朴、鸡内金、苏枝各6克,木香3克、莱菔头10克、甘草2克,炒糊米20克做引,水煎一剂,每服60ml,日3服。

二诊其母告:服上方一剂,患儿即诉疼痛消减,见药对症,复自守方服药2剂,今腹痛已无,且食欲大增,精神活泼,一反旧日颓态。见药中机,继以原方增损以尽病所。后其母求巩固之法,善以参苓白术散加减。

按:小儿腹痛一症,寒、热、积、滞、瘀、虚皆可导致。以部位而言,脐上疼痛,为肠、脾胃疾病;脐下疼痛,属厥阴肝经之病。前贤论治,以“通”立法,然通之之法,各有不同。患儿为学龄儿童,家中优裕娇纵,饮食不节,恣意零食,损伤肠胃,致脾胃升降功能失调、壅塞不通,使肝之疏泄失机、木郁不达,气失通常而成。正如《素问.痛论》言:“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幼科铁镜》:”肝气无所泄,故乘脾之衰而做痛“。所以用柴胡、川芎、鸡内金疏肝畅气、开郁止痛;前胡、枳壳、桔梗、苏枝、木香、槟榔理胸腹,上开下达,破积除滞、升清降浊;莱菔头、糊米开胃健脾以培中土,甘草调和诸药,扶养胃气。共奏疏肝理脾、升清降浊、行气止痛之功。待气畅积消,用参苓白术散益气健脾善后以固本。

3 臌胀

钟xx,男。58岁,教师98年7月12日初诊。

自诉半年前因公事家事同烦,觉气郁胸中难以自已,渐次胸胁痞闷,腹部胀满,难以入眠。日加,头面微浮,腹部臌隆而起,并见肢肿,站立、运动后更甚,多方诊疗未效,而来求治。

诊见混着颜面虚浮无华,目胞微肿、步履沉重、精神萎靡,询知头昏乏力,食欲不振,小便短少;查腹部臌胀,无青筋暴露及包块,按有凹痕、指起泽复,叩呈鼓音;舌苔厚腻,脉短涩。

处方:柴胡10g 前胡10g 桔梗10g 枳壳10g 川芎10g 厚朴10g 槟榔10g 苏枝10g 莱菔头20g 木香6g 甘草3g,以葫芦瓢30g为引,水煎服,日一剂,每服300ml,连进3剂。

二诊肿见消,胁肋稍振,心胸舒畅,精神、食欲好转,小便增多。继以上方去莱菔头、二胡、葫芦瓢,加莱菔子、黄芩、青皮、郁金、鸡内金,再进二剂。

三诊症状全消,则以香砂六君子汤加减,调理培补以收功。

按:臌胀病名最早见于《内经》,有关本病的病因病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认为是“浊气在上”。而后《景岳全书》:“单腹胀者名为臌胀,以外虽坚满而中实无物,其象如鼓,故名臌胀。又或以血气结聚,不可解散,其毒如蛊,亦名蛊胀。”此患之臌胀,实由情志不畅、肝气郁结,疏化失职,横逆乘脾,导致脾胃健运功能低下,水湿不化、中土雍遏浊气上逆,阻遏中焦而成。所以用柴胡、前胡、枳壳、川芎畅达郁结以顺肝气;厚朴、槟榔、桔梗、苏枝、木香调畅气机以开壅塞;莱菔头、葫芦瓢泄满除水利湿消肿,使浊从下而去;甘草固护胃气,合而共奏疏肝解郁、升清降浊、调气行水之力。二诊以患者郁结较甚故加重行气解郁、除湿之药。三诊而收效,行气固本以善后。

体会:

升清降浊方,以柴胡、前胡、桔梗、川芎为君药,开胸行气、疏肝解郁、升提清气;枳壳、厚朴、槟榔、木香、苏枝降气理气,、除满消胀,为臣药以沉降浊气;莱菔头、黄荆米甘草健脾理气、裹理诸药,协同而达升清降浊、疏肝理脾、开胸行气、消肿除满之效。主治因肝脾不调、气机阻滞、中土雍遏、清浊升降失常而致的胸胁满闷、腹部胀痛、食少嗳气、面色无华、便溏神萎,舌苔薄白、脉短涩之证。案一、二加糊米做引,为大米炒至焦糊状,取其香燥之性,使脾气健运、气行流畅,壅塞开通,通则不痛。案三加用葫芦瓢,此药出自《》:谓其性味甘、淡、平,入肺、脾、肾经,通利水湿,治水肿、腹胀等证。此案中加用,独具功效。

可见中医的遣方立法用药,建立在准确辨证的基础上。如上三案,症状殊异,以现代医学然而论各不相同。而细辨其证则同出一机,所以同方同法同理,皆获良效。辨证论治之整体观念是我中医的优良传统,行医者当遵循无误。

作者简介:

刘奇,男,1958年1月生,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从医三十三年,中医主治医生,诸药从事中医内儿科门诊工作。

上一篇:中药“三莲金黄散”外敷在治疗蝮蛇咬伤中的临... 下一篇:新型宫内节育器彩超检查误诊原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