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道路绿化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初探

时间:2022-09-13 01:07:58

北方道路绿化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初探

摘要:道路绿化既要考虑功能上的要求, 又要考虑现代交通条件下道路环境的视觉和景观要求。不仅要起到应有的生态作用, 还要形成与现代城市协调的景观. 本文对北方道路绿化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北方;道路绿化;常见问题;解决方案

中图分类号: S731.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城市道路绿化是城市绿化的主要组成部分,起到分割车道、防止眩光、诱导视线和遮荫等多种功能。目前,城市道路绿化的整体景观效果已经凸显。因此,道路绿化规划设计要有所转变,要以建筑为主转变为以防护功能和观赏并重、植物造景为主的新的观念上来。城市道路绿化主要研究道路绿化在城市中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城市道路绿地系统规划、各类绿地的功能与有关定额指标及分布原则、道路绿化和道路事业的理论等。城市道路绿化是指政府组织作为“纯粹”的公共部门,通过行使公共权力对城市道路绿化这种为其所掌握和运用的公共资源进行有效管理,达到为全民所共享的目的。在城市道路绿化的实际工作中主要表现为把生态环境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统筹考虑城市道路绿化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坚持以人为本,努力实现城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道路绿化的重要性

1、道路绿化是城市的窗口

人们的日常活动离不开交通,而道路的绿化、美化则是构成交通系统的重要因素,也是城市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着城市的发达程度及发展水平。

2、 道路绿化是增加绿色的一种必要补救措施

我国城市过去在建设中比较忽略绿化和环境问题,尤其是一度属工业性质的城市。北方工业城市较多,这一点尤为突出。虽然近些年来人们环保意识逐渐提高, 城市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不断增加,但是这种“先污染后治理”的模式并没有使城市环境得到彻底改变。因此,在增加绿地面积的同时,道路绿化也是扩大绿化面积一种必不可少的补救措施。

3、 道路绿化对改善城市小气候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

四通八达的道路网络给人们带来极大方便的同时,也给城市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各种机动车造成了严重的空气污染。城市空气中的氮氧化物、总悬浮颗粒是造成人们呼吸系统疾病的主要根源, 其次,严重的噪声污染也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城市公害之一。如果在规划中确保道路绿化用地的同时,选择适宜的植物种类,运用合理的配置方式,则能有效杀菌、降尘、除噪、消除“热岛效应”,这种通过绿化改善城市小气候的途径是任何方式都不可代替的。

二、北方道路绿化的常见问题

1、 道路的建设与绿化工程的矛盾

按照我国现行城市建设的体制,道路建设为市政部门,绿化施工为园林部门。由于部门之间衔接协调不好的原因,往往给绿化工程带来施工难度。道路一经修建完成,绿化种植带的形式已基本固定。如果修路时较少考虑或不考虑绿化问题,很有可能在绿化种植带留下大量的灰土及建筑垃圾,将增加绿化施工的难度,提高绿化成本。有的道路修建时预留的绿化带狭窄,造成可绿化面积小、绿化植物简单等问题,达不到美化环境、降噪降尘的作用,使绿化的功能不能完全发挥出来。另外,为了便道美观,行道树树池被水泥盖板铺装,缩小了渗水通气面积,不利于树木生长。

2、植物配置不合理

城市道路的绿化主要分为车隔离带、行道树及便道绿带,由于形式较单调,应重视植物的配置及造型,不致给人以呆板的感觉。近几年来,冷季型草坪在街道绿化中大面积使用,虽然绿期增长,但因缺乏造型植物,使道路景观显得单调,同时因为冷季型草坪的特点而加大了管护成本。道路绿化应该有遮荫、防尘、防噪声等各种作用,但有的地方忽视了绿化功能的多样性,如路边绿带自内向外的多层次植物配置,形成壮观的带状绿地,为了视野开阔、突出道路绿带的观赏性,在靠近道路内侧的地方未种植行道树,行人及机动车在路上无法遮荫而感到燥热,特别是在夏季燥热的感觉更为强烈。

3、选用植物品种单一,忽视了道路绿化的层次性、生态性和植物多样性

(1)北方常用道路绿化的乔、灌木种类少,树种种类的单调与城市经济的飞速发展形成鲜明对比。

(2)季相变化少,配置方式枯燥,绿化带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乔、灌、草立体种植结构。

(3)常绿乔灌木及宿根花卉应用少,没有充分发挥道

路绿化的潜在生态效益和功能。

4、重建设,轻养护

“三分种,七分管”,植物的管护对其生长及道路景观的稳定性极为重要,养护工作时间性强,一旦错过季节,很难达到预期效果,从而影响植物的生长。北方城市道路绿化“重建设,轻养护”的问题普遍存在,一方面由于缺乏道路建设经费,导致施工后管护工作不及时,甚至无人问津,造成绿化效果不如人愿。其次,绿化队伍专业化程度低,养护方法不正确,既造成资金浪费,又不见成效。

三、北方道路绿化的解决措施

1、道路绿化与交通组织相协调

由于道路的特殊性,栽植树木时要注意在道路交叉口视距三角区范围内和弯道转弯处的树木不能影响驾驶员视线通透,在弯道外侧的树木沿边缘整齐连续栽植,预告道路线形变化,诱导行车视线。在各种道路的一定宽度和高度范围内的车辆运行空间,树冠和树干不得进入该空间。在隧道的入口处应种植高大的树木,使侧方光线形成明暗的参差阴影,亮度逐渐变化,使驾驶员的眼睛逐渐适应,从而减少事故的发生。

2、 增加植物种类, 丰富季相景观

增加适用于行道树的植物种类, 避免道路景观雷同;增加观花乔、灌木植物种类和观色叶植物种类,营造丰富的季相景观效果;重视地被植物和攀援植物的应用,利用其形态、花期各异的特点,增加景观效果,提高绿化覆盖率;对适应性强、观赏价值高的植物种类加大应用范围,协调植物的应用比例。

3、加强乔木、灌木、草本花卉的应有研究,丰富园林植物,城市

道路绿地对于城市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我国行道树种植中多用单一树种,问题相当严重,应努力开发城市道路绿化树种,丰富植物多样性及道路景观。应加强城市道路绿地灌木层建设,完善乔灌草等多层次结合的植物生态群落,以增加道路绿地的叶面积系数,发挥较大的生态效益,改善道路环境。

4、适地适树地选择树种,做到品种多样化。

(1)适地适树,选择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乡土树种。乡土树种适应性强、成活率高、长势旺且苗源有保障。

(2)选择抗污染的树种。车辆排放的尾气和粉尘污染了道路两旁的空气, 威胁着树木叶片的光合作用和气体传导, 甚至造成叶片斑状坏死,所以应选择抗污染的树种。

(3)选择耐瘠薄的树种。城市道路的立地条件和环境条件较为恶劣,要选择对酸、碱、旱、涝、沙性及坚硬土壤有较强适应性的树种。

(4)注重树种配置。树种选择要注意常绿树和落叶树相结合,乔木和灌木相结合的原则,以满足近远期绿化效果和冬夏景观与防护效果的需要。另外,彩色树种在城市道路绿化中,如果配置和应用得当,往往能够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除以上原则外,还应考虑树种的寿命、树形、病虫害、花期以及是否耐修剪和易于管理等因素。

5、 加强养护管理

充足的资金和高素质的专业队伍是管护工作顺利进行的可靠保障。当前, 应加大绿化队伍的专业化培训力度,提高园林机械化程度, 加速园林科研成果的转化。在发挥政府投资主要渠道的同时, 多方挖掘筹措资金, 例如可在改扩建旧城区时提高绿地补偿费, 将其中一部分用于道路绿化。在具体养护过程中应做到: (1)注重清扫保洁, 及时冲洗植物, 打扫绿地卫生。(2)及时替换补栽染病、死亡植物,保持植物景观的完整。(3)注重植物的整形, 促进植物生长,保证植物达到设计要求。(4)及时中耕除草、抗旱保苗、施肥和防治病虫害, 保证植物长势良好。

道路绿化作为城市中的主要组成部分, 在现代城市建设中的作用日益突出, 道路绿化也直接关系到一个城市的精神内涵, 因此, 城市的道路绿化是应作为城市建设的一个重点问题, 相信只要能在这个问题上多努力, 我国的城市道路建设将出现新的面貌, 城市景观得以发展, 城市内涵也会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 赵生华,梁曲扬,周晓丹,苏宝玲. 城市道路绿地设计中绿视率的应用[J]. 沈阳教育学院学报. 2011(02)

[2] 王海英. 濮阳市交通性道路绿地景观现状调查与分析[J]. 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 2011(02)

[3] 王福龙,南岚. 城市道路绿地景观设计[J]. 绿色科技. 2011(03)

[4] 韩宏伟,廖小环,赵建,孙文哲. 城市道路绿地的人性化设计——以邯郸市东环路两侧绿化为例[J]. 绿色科技. 2011(04)

上一篇:混凝土防渗墙施工工艺及施工技术 下一篇:北方园林植物的选择与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