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创新策略研究

时间:2022-09-13 12:35:02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创新策略研究

[摘要]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管理工作对于工程项目的顺利开展,保质保量的完工是至关重要的。在实际的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企业根据自身的发展目标以及项目的需求,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从而实现成本的最低。本文简单介绍了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进行创新的必要性和其他与提高施工管理创新的策略。

[关键字]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创新;策略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2306-1499(2014)10-

随着建筑市场的发展,建筑领域的竞争水平日益激烈。施工过程中涉及的资金数量,人员数量都是很大的,因此,为了提高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力,就要通过科学合理的施工管理方法避免不必要的资源消耗和机械设备、人员的窝工现象。从而,实现施工利益的最大化。

1.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现状以及创新的必要性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主要任务就是优化工程流程、配置生产要素,从而实现合同目标。现阶段的工程施工管理虽然得到了相关单位的重视,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模式并没有随之改进。现有的管理模式、管理方法仍然存在很大的改进空间。因此,施工单位为了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顺应社会的发展潮流就要对原有的工程施工管理方法进行改进。

施工管理创新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三方面:第一方面,现阶段工程三方的责任分工不明确,奖励机制不完善,不确定风险因素识别不全面等原因都制约了施工过程顺利开展。因而,现代化的施工企业只有通过创新,改进思想观念才能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第二方面,建筑市场的完善和发展需要创新。随着招投标的使用,很多违规投标的现象层出不穷。建筑市场是买方市场,使得施工单位所处的地位十分被动。因此,通过创新,改进现有的管理制度、管理方法,使建筑市场的制度不断完善;第三方面,创新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通过创新更好的将管理理论运用到实际的工程施工过程中,使施工管理能及时和新的理论、技术相结合,使施工单位的竞争力得到提升。

2.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创新的原则

对于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创新并不是盲目的,应当遵循适当的原则:第一,创新应适用生产力的发展;第二,创新要适应市场的需求。

2.1创新应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力发展的水平不同对施工管理中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生产力的三要素:生产者、生产工具、劳动对象。对施工管理进行创新时要充分考虑到生产力的需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获取劳动对象就要通过市场竞争,而劳动对象是进一步生产的基础,没有劳动对象生产,其他生产要素就无法组合在一起;对于建筑工程来说,需要的机械设备的种类和数量都是不确定的,有的设备的技术含量比较高,实际性能比较好,因此合理的安排机械设备是施工管理中重要的内容;生产者作为实际的项目施工者,施工水平和工作效率都是管理者必须考虑的内容。在进行工程施工管理创新过程中,如果不能从生产力方向着手就不能很好地保证管理效率的提升。

2.2创新要和市场需求相适应

建筑市场是动态市场,因此要想在市场竞争中取得效益就要和市场的需求相适应。建筑项目在签订承发包合同时确定的范围是存在局限性的。在实际实施项目时,应该从市场的角度来了解这个项目,实现在市场中执行项目,提高项目的市场竞争力。因而,在实际的工程施工管理创新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广义的项目的内涵。创新的内容应包括:观念创新、组织机构创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技术创新。

观念创新主要指的是通过创新提高高层管理工作人员对施工管理工作的重视。只有得到了管理人员的重视,相关的管理费用的预算才会增加。只有高层管理人员重视,相关的基层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才会得到有用开展,才能切实提高相关管理人员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

组织机构创新。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建筑行业为国民经济的提高,国家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一般来说,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工作是由项目组来完成的,项目部在一定程度上代表建筑单位行使管理权力。但是,由于项目部在进行施工管理时考虑的是本项目能带来的收益而不是整个企业的利益。一个建筑公司通常会同时开展多个工程项目,但是这些项目在实际施工时是都是相对独立的,如果施工管理机构不进行创新,变独立为整体,对于整个建筑企业的长远发展都是不利的。因此,应该将工程施工管理的范围扩展、主体延伸,转变现有的组织机构,从而实现整体监控。

体制创新。对项目施工管理机构不仅应进行机构创新还应进行体制创新。组织机构创新之后项目部的管理人员有权利有义务从企业角度对建筑工程进行管理,因此,对项目组的管理体制也应该进行创新。具体的措施有:第一,明确责任。项目部中的管理人员的的职责是不一样的,因此,应将责任分配到人,实现管理组织效率的最大化;第二,建立清晰的财产制度。施工过程中涉及到的财产数量大、资源种类多。因此,要对施工过程中的资产进行详细盘点,避免有人从中谋利。;第三,科学的管理。项目部内的管理必须是科学的。项目部设定的阶段性目标、具体的责任分配制度等都必须通过科学的管理来形成。只有项目部内部的管理是科学的,管理人员才能很好的进行工程施工管理。

机制创新。当形成了基本的施工管理创新方案之后,就需要创新的机制来运行这一创新之后的管理方案。机制创新的目的就是提高施工管理的管理效率,从而提高企业整体的竞争力。通过对项目管理部门的机制创新,增强项目部的获取信息能力和市场判断能力,从而在实际的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实现成本最低化、资源最合理利用。

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施工管理创新的重点。施工技术的合理选择和使用,对工程的顺利开展十分重要。技术创新的实质就是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合理的对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进行安排。通过技术创新,提高产品的质量和价值,为提升企业的社会影响力做出贡献。建筑行业和其他行业一样,掌握核心技术的企业,通常在行业中处于老大的地位。同时技术创新还在一定程度上支持和保障了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因此,技术创新是工程施工管理创新的基础。

3.创新要点

在进行施工管理创新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对管理人才的培养,使管理人员不仅了解施工工艺和管理知识更能将两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实现科学管理。人力资源对于企业越来越重要。人才,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优秀的施工管理人才,对于提高工程质量、缩短工程预算、协调三方利益至关重要。因而,在进行施工管理创新的过程中,要不断优化内部人才管理机制和人才培养方案。通过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目标的对人才进行培养,提高整个项目团队的管理水平和管理质量。通过高素质的管理人才更好的对施工过程进行管理。

4.结语

进过这些年的发展,管理对于建筑工程施工过程的按时、保质、保量的完成工程目标的作用不言而喻。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我国的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水平还处于落后水平,在管理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创新,作为一切事物发展的基础,对于工程施工管理水平的提高有重要的意义。因而,相关的管理人员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发现管理中的问题,并逐步探索有中国特色的、适合于中国建筑业发展的施工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颜诗意李铭. 浅谈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现场施工管理[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13,22(21)19-20

[2]赵鸣真.浅谈现代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创新[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1)11-12

[3]赵明玉.浅析水工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创新策略[J].农家科技(下旬刊),2013,12(11)10-12

[4]王江虹. 水利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策略探讨[J].农业与技术,2014,3(1)19-20

上一篇:关于房屋建筑工程技术管理的探讨 下一篇:建筑工程预结算管理及控制方法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