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内镜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时间:2022-09-13 12:18:42

鼻内镜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摘要: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内窥镜设备和技术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鼻内镜作为内窥镜的分支,已成为呼吸内科和耳鼻喉科等领域的重要术式。本次研究报告了148例鼻窦炎患者行鼻内镜手术的围手术期的护理。本组148例患者均顺利度过围手术期,痊愈出院。关键词:鼻窦炎;鼻内镜手术;围手术期护理

鼻窦炎的主要病因是鼻道窦口复合体的病变,导致了鼻窦引流和通气障碍。目前,我科通过鼻内镜外科手术治疗,目的是去除阻塞因素,恢复鼻窦功能。我们对148例鼻窦炎患者行鼻内镜手术治疗,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148例中,男110例,女38例,年龄15~70岁,平均(42.5±2.3)岁。患者病症类型包括比重隔偏曲75例,鼻窦炎69例,鼻息肉4例。术后均给予抗炎止血及时对症治疗,术后24~48 h撤除鼻腔内纱条,于术后7 d痊愈出院。

1.2方法 手术方法包括Messeklinger术式和Wigand术式[2],本组148例患者均采用从前向后法。采用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主要根据患者全身和局部状况,选择对患者最佳的麻醉方式。手术基本步骤是先切除钩突,进而由前向后循序开放筛泡、切除中鼻甲基板开放后组筛窦、切除筛蝶板开放蝶窦。切除鼻囟门扩大上颌窦-自然口以及开放前筛窦各气房和额窦口可在上述程序完成后进行,亦可在上述程序中穿行。术腔用凡士林油纱条填塞[2]。

2 护理

2.1术前护理

2.1.1心理护理 患者对手术普遍存在恐惧、焦虑、紧张的心理,所以对患者应用简单易懂的语言介绍鼻窦炎发病机理及治疗方式,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有针对性地向患者介绍手术的目的和意义及鼻内镜的优越性和医生精湛的技术,取得信任并配合治疗。

2.1.2术前准备 常规做好术前检查,如血液、心电图、胸透,尤其是X线或CT检查,明确病变的准备,确保手术安全,常规备口周及鼻前庭皮肤剪鼻毛,以免影响术后感染及鼻内镜的顺利操作。指导患者术前用呋喃西林漱口,保持术前的口腔卫生。

2.1.3健康教育 嘱患者注意休息,避免感冒,禁食刺激性食物,以免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及术中、术后咳嗽,多尺蔬菜,保持大便通畅,以免用力排便而诱发鼻腔出血,为患者讲解术前半小时用药的目的及手术的大致过程,使患者顺利的配合完成手术。

2.2术中护理 协助患者取仰卧位,并抬高头部15°左右,同时亲切与患者交谈,以分散其注意力,指导患者用口呼吸,并作深呼吸以放松自己,观察术中反应,并给予情感支持,提醒患者勿咽下血液,记录出血量及鼻腔填塞的纱条数量,按要求留取标本送检。

2.3术后护理

2.3.1病情观察 观察生命体征,早期并发症,如患者出现牙齿麻木、疼痛及少量出血可安慰患者,暂不需处理。如发生眶周血肿、复视、脑脊液漏等,则应立即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2.3.2 全麻患者术后取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6 h后去半卧位。局麻患者术后去半卧位,利于鼻腔分泌物渗出物引流及血液回流,同时减轻头部充血及肿胀,减轻疼痛,告诉患者勿将血液咽下,以免引起胃部不适。抽取纱条后可行平卧位。

2.3.3疼痛 术后疼痛是由于手术及伤口堵塞鼻腔的刺激所致,并常伴有头痛,导致患者无法休息,必要时可视病情给予止痛剂,告诉患者避免咳嗽或打喷嚏,以免鼻腔内纱条松动或脱出而引起出血,教会患者如何打喷嚏,可用手指按人中,作深呼吸或用舌尖抵住硬腭以制止[1]。可按医嘱给予扑尔敏片4 mg口服,3次/d,预防因顺时的气流冲击过大,导致患者疼痛加剧。

2.3.4渗血 告诉患者及家属有少量渗血是正常现象,勿紧张。患者手术结束可用鼻前纱贴在患者二鼻孔前,鼻前纱可观察前鼻孔的出血量,及时更换前鼻纱,并记录数量,嘱患者如有血液流下,一定要吐出,吐在一次性口杯中以便观察后鼻孔的出血量,并血液进入胃内,刺激胃粘膜引起恶心、呕吐,若渗血较多及时告诉医护人员。

2.3.5口腔护理 全麻患者术后6 h,局麻患者术后2 h用呋喃西林液轻轻漱口,将口内残留血迹及时吐出,每天漱口数次,保持口腔清洁无异味,防止口腔感染,促进食欲。

2.3.6饮食 全麻患者术后6 h,局麻患者术后2 h可进温凉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可少量多餐,保证营养,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2.3.7用药 遵医嘱及时抗生素,预防感染。注意保暖,防止感冒。

2.3.8术后换药 术后24~48 h抽出鼻腔凡士林油纱条。抽纱条时因鼻心反射,可发生晕厥的情况,我们在术后第2d开始滴液状石蜡以纱条,便于抽取减少因纱条牵拉刺激而发生鼻心反射,在抽纱条时,每抽取一根后,让患者稍作放松,以适应鼻腔压力逐渐减小过程。纱条抽尽后改用呋麻滴鼻,防止出血并利于通气。

2.4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2.4.1颅内出血 观察患者有无剧烈头痛、恶心、呕吐等表现,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给予处理。

2.4.2球后视神经炎 观察患者有无视力障碍或眼球运动障碍,给予对症处理。

2.4.3眶内血肿 患者是否出现“熊猫眼”,本组148例患者中有13例患者术后出现“熊猫眼”,我们采取24 h之内用冰敷眼周围,24 h后用热敷,术后5~7 d症状消失。

2.4.4脑脊液鼻漏 观察患者鼻腔内有无清水样分泌物流出。

2.5出院指导 患者因改善自鼻腔通气后,往往忽视出院后的鼻腔冲洗过程。因此,告诉患者鼻腔冲洗阶段是术后综合治疗的关键,是促进粘膜上皮化的过程,如不定时复诊,会导致术腔粘连或窦口狭窄闭锁,形成迁延性炎症。一般术后1~4 w,冲洗2次/d,此后从第2个月开始至第3个月,冲洗1次/d,随访不少于6个月。预防感冒及上呼吸道感染,3个月内勿做剧烈运动,避免用力擤鼻及不良的挖鼻习惯,如出现鼻塞、流脓涕、出血、头痛等不适及时复诊,并详细记录每次复诊的情况。

3 结论

通过148例手术护理,我们认为:根据鼻内镜手术的要求进行相应的术前准备、术后护理、术后并发症观察与护理及出院指导是围手术护理的关键,是患者得到真正实惠促进患者康复。

参考文献:

[1]席淑新.眼耳鼻咽喉口腔科护理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7:149-173.

[2]田勇泉.耳鼻咽喉科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09-110.

[3]郑琼跃.鼻内镜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05(2):171-171.

[4]严淑玲.全麻术下行鼻内镜手术患者的护理[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4,02(1):161-162.

[5]武学玲.鼻内镜鼻息肉手术患者46例围术期护理干预效果[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4,08(8):257-257.

上一篇:舒适护理在降低骨折卧床患者便秘发生率及提高... 下一篇:护理干预对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