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课堂提问,提高教学效果

时间:2022-09-12 11:53:25

优化课堂提问,提高教学效果

课堂提问是协调师生教学,检验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课堂提问得当能够有效地启发学生的兴趣与思维,使其思维集中,主动探索思考问题,从而培养和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学习学习方法,及时地消化和巩固所学的知识。教师通过学生的回答,也可以及时地了解和把握学生学习的情况,因而根据情况适时地调整教学进度、教学方案,以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尽管课堂提问对于教与学有着不可或缺的显著作用,但在目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从多次的听课中,发现不少教师课堂提问不尽科学,不大合理――有的提问过多过滥,有的过高过难、有的过偏过离……其结果是白白地浪费了时间。抓不住重点,放过了疑点,在规定的时间里解决不了难点……直接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因此,我在实习实践课堂教学时,有目的、有意识地优化课堂提问,取得了预期的效果。我的具体做法如下。

一、对课堂提问的种类全面了解并择优选用

1.感知性提问

学生学习教学知识都是从感性认识开始,感知性提问就是通过提问考查学生对所接触的事物的感知程度。例如:教学“长方体的认识”,先让学生动手用橡皮泥制作长方体,或者利用积木块(长方体)让学生触摸观察,使学生从直观上认识长方体。然后结合学具引导(提问)学生表述(回答):A.长方体有几个面?相对的面是否相等?B.长方体面与面相交的边是这个长方体的一条棱,它共有多少条棱?相对的棱是否相等?C.三条棱(或说3个面相交的交点就是这个长方体的顶点,有多少个顶点?因为学具直观,全体学生对于提问都能圆满回答。

2.理解性提问

理解性提问是为了使学生理解知识而设计的。如:教学“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时,分两步走。A.先让学生回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被除数应该比除数大。设计问题:被除数可不可以小于除数?(小学未接触负数,学生必然回答不可以)B.导入“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列出题目:170÷85,设计问题:试商的结果是多少?C.把被除数扩大为多位数进行练习。反复训练,几次即见成效。

3.方法性提问

方法性提问是让学生回答他解题所用的方法。由于一题多解,多人多解,可以开阔思维、发散思维、求异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例如:教学“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找出一道试题98×95,要学生开动脑筋想出至少两种计算方法。直接列竖式相乘算一种,还有没有其他方法呢?提示学生曾经学过的简便运算,可否把乘数或被乘数凑成100计算?学生们列出解答式子。98×95+(100-2)×95;98×95=98×(100-5),结果都是相同的。后面两种计算方法比直接求解似乎更方便更简单。再遇到类似可以分解的题目,学生自然会类推。

4.规律性提问

规律性提问就是启发学生把所学知识加以分析、比较和整理归类,学会发现归类,并运用这些规律去学习新的知识。譬如上述两位数乘法的简便方法,得出乘法分配律与乘法交换律。

5.创造性提问

创造性提问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例如,设计开放性学题,让学生寻找其中的规律:30÷10=3;60÷20=3;90÷30=3;120÷40=3;150÷50=3;180÷60=3;210÷70=3;240÷80=3;270÷90=3。问学生:为什么这些式子得商都是3?想一想被除数与除数之间有什么关系?经过学生充分思考,小组讨论,得出结论:被除数与除数同时扩大(或者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二、把握好课堂提问最佳时机

课堂提问必须抓住良机。错过良机就会影响提问效果。课堂提问时机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情况来确定。

从教材内容角度来说,提问的最佳时机应该是:①教材的关键处。教材的关键处是学习、理解、掌握知识最重要处。此处提问势必引起学生注意,促使学生弄清关键问题,学会新知识;②教材的疑难处。在此处设问,可以帮助学生明确疑难,解决疑难;③新旧知识的结合处。数学知识系统性强,环环相知,每一处新知识必须有良好相关的旧知识,连接点就是新知识的结合处。在此处提问便于引导学生由旧知识过渡到学习接受新知识;④教材的精华处,也就是知识的重点部分,是学生务必理解和掌握的地方。因此,针对教材的精华处更要认真设计问题,启发引导学生真正理解和熟练掌握。

三、精心设计课堂提问的程序

课堂提问要想取得良好效果,教师应该吃透教材,熟悉课堂教学规律,同时对学生的情况应有一个比较清楚的了解,师生关系融洽。在此基础上,课堂提问还应遵循以下步骤。

1.构思问题

每一课时都要根据教材内容教学进度及学生情况精心设问题。设计问题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①问题与教材的重点难点是否相关及合适?②问题与学生的解答能力是否适宜?③问题的解答时间与教学进度是否相悖?

2.提出问题

给学生一定的时间思考。切忌速战速决赶时间或者教师自问自答,如此则毫无效果。问题偏难,应及时调整。将难题分解,由浅入深,曲径通幽,取得预期效果。

3.指定学生答题

要讲究艺术,讲究方法。一般来说,答问应以中等生为主,兼顾优等生和“差生”。优等生回答难题,“差生”回答容易问题,难易适度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4.答题评价

及时评价,明确指出答案的正确与否。要充分肯定学生的思路,对于敢于创新思维的学生更要鼓励。评价可以教师评价,也可以让学生参与评价。在评价中,教师务必使学生明辨真伪,获得正确知识和学习科学技能。评价以表扬、鼓励为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上进心理,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总之,优化课堂提问,要在设问、提问、答问、评价各个环节中全面优化,充分发挥提问的作用与效果,才能达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

上一篇:中医“整体观”特点对高职外语教学的启示 下一篇: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如何进行赏识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