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切除的肝癌之首选

时间:2022-09-12 10:24:08

患者XX,因上腹部不适,MRI检查发现肝脏占位(图A),就诊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介入科。经完善检查及术前讨论后,行微创介入治疗:经肝动脉灌注化疗及栓塞术(TACE),术后低热3天,轻度恶心,无明显腹痛、腹胀等症状,常规对症处理后复查血常规及肝功能后,术后4天出院,一个月后复查肿瘤指标(AFP)及CT检查(图B),肿瘤指标基本恢复正常,CT检查显示病灶碘油沉积佳,病灶基本坏死及纤维化。经DSA造影,病灶无明显血供,于是宣告患者近期治愈,肿瘤细胞基本被杀灭。

原发性肝细胞癌(HCC)在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中排第六,同时也是癌症相关死亡的第三大原因,其发病率仅次于胃癌、食管癌,位居第三。全世界每年肝癌新发病例约30万~100万,年死亡约26万,其中我国占42.5%。控制肝癌的发病率、降低死亡率,目前肝癌防治已列入我国预防重点。

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是指针对肿瘤的供血动脉,将抗癌药物和栓塞剂混合形成碘油乳剂注入肿瘤供血动脉后,可使肿瘤缺血、坏死、缩小,且对正常肝组织影响不大。此法适用于:不适合手术切除、血液供应较丰富的原发性和转移性肝癌,肝癌术前行TACE术,有利于降低肝癌术后复发率。另外,由于“碘油―抗癌药物乳剂”对肝癌有特殊“亲和”作用(即只沉积于肝癌组织)和高吸收X线特性,术后3~4周做CT扫描有利于评价疗效和发现微小病灶。一般经2~3次治疗后,多数病灶可获得控制,病变范围广泛者需要重复多次,两次治疗的间隔需视肝功能情况而定,以4~6周为宜。

经皮肝穿刺无水乙醇瘤内注射(PEIT),在CT或B超引导下,经皮肝穿刺,将无水酒精注入肿瘤组织内,利用无水乙醇的蛋白凝固作用,直接对肿瘤组织迅速脱水固定,使肿瘤收缩、管壁变性、内皮破坏、形成血栓,致使组织缺血坏死。这种治疗方法具有简便、安全、经济、重复性好等优点,适用于肝癌直径小于5厘米,而结节数少于3的患者,另外也是行TACE术效果不彻底的部分患者的有益补充。

除以上所介绍的介入治疗技术外,还有射频消融、氩氦刀冷冻治疗、放射性碘粒子植入等技术可用于治疗肝癌。总的来说,肝癌的治疗是综合性治疗,介入治疗是不能切除肝癌的首选方法,微创治疗观念的核心是:既消灭肿瘤,又最大限度保存器官功能和减少对机体的损害,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最佳方案,最大限度提高疗效及患者生存时间。多种微创治疗方法相结合,可产生叠加效应。

上一篇:肿瘤专家谈抗癌(十七) 下一篇:HLA―B27阳性就是强直性脊柱炎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