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老伴,你该如何走出来?

时间:2022-09-12 09:10:30

目前,我国已经跑步进入老龄社会,不仅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应该受到关注,而且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更是不容忽视。随着年龄的增长,尤其是到了老年后,失去的东西会越来越多。周围同年代的老朋友一个个地离开会令老人伤心,然而最大的悲痛莫过于一起走过几十年风风雨雨的老伴离开人世。很多老年人可能会自我调整一段时间后,逐渐地恢复。但是也有些老人一直无法走出失去伴侣的悲痛情绪,而又因为一些原因得不到儿女和亲人的理解。

不是老年痴呆,而是没有从忧郁的情绪中走出来

李阿婆今年七十多岁,老伴因病辞世已经有一年多了。老伴在世的时候,虽然磕磕绊绊是家常便饭,经常会为一点点小事儿争吵不休,不过那时,李阿婆从没感到过孤独和寂寞。但是,如今老伴儿没了,家里突然就安静起来,李阿婆也变得越来越沉默寡言了;感到自己终日无所事事,不再像往常那样忙来忙去了,特别不爱动弹,行动起来也非常缓慢;儿女来了也不怎么讲话,总是坐在床上发呆,还常常记不住事情,丢三落四。刚开始,儿女们以为是李阿婆岁数大了,脑子不好使了;后来他们觉得不对劲,因为李阿婆忘事的情况越来越重,而且还常常一个人呆在黑屋子里独自落泪;饭吃得越来越少,消瘦了许多。后来儿女们觉得李阿婆得了老年痴呆,带她去了好几家大医院,也没有查出大的问题。后来,在朋友的建议下到精神科医生那里就诊,被诊断为老年抑郁症,服了一段时间抗抑郁药物后李阿婆的“痴呆”也好了。

医生寄语:

虽然生离死别是人之常情,但是,对于老年人来说更是意味深长。每个人在经历了人生的坎坷,步入老年就意味着进入了生命的最后时期。这个时期不会像年轻时候那样雄心满满,对未来充满希望。而老年人的内心里,最恐惧的莫过于孤独、寂寞,这种情绪会让他们感到自己非常无助和没有价值。所以,对老年人来说,老伴儿对于彼此的意义是非常大的。儿女们已经有了自己的家庭,不会再依赖于父母;人老了也自然要从工作的集体中脱离出来,回归到家中。而只有一同经历几十年人生轨迹的伴侣才是不离不弃的。不论过去的感情如何,很多老年人因为有个伴儿,孤独的感觉就会被忽略掉。因此,如果老夫妻中的一个人离去了,另外一个的孤独、寂寞是不言而喻的,这个时期最容易患上的心理疾病就是老年抑郁症,包括那些无法从失去老伴的孤寂和忧郁中走出所产生的症状。

医生建议:

作为子女,在老人的这个阶段里,一定要多花些时间来陪伴他或她。这样,会使老人觉得不是自己一个人在与悲伤作斗争,从而能够尽快地从失去伴侣的悲哀中走出,体会到来自儿女的温暖和安慰。如果有了故事中李阿婆的那些症状,而身体上的检查没有特别异常,就需要尽早地去看精神科医生和心理医生,药物和心理的专业帮助对老人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丧偶后再婚不是错,老年人也有选择幸福的权利

张大爷和他的老伴白头到老,携手走过了大半辈子。他们非常恩爱,很少红脸,老伴对张大爷照顾得也是非常周到,无微不至。退休后,两人每天都形影不离,从菜市场到公园,他们已经成为人们非常羡慕的一对老夫妻。但是,半年前老伴脑溢血突然去世后张大爷就形单影只,看起来非常孤独。但是,让大家没想到的是,三个月之后,张大爷又结识了现在的老伴,并且不顾子女的反对很快结了婚。儿女们为此和张大爷断绝了来往,亲戚和邻居们在背后说三道四。大家都不理解,如果不是张大爷品德有问题,他怎么会这么快就忘掉了自己的结发妻子呢?

医生寄语:

其实,并不是张大爷的品德有问题,而是无法忍受失去老伴儿后的悲痛,又无法适应没有老伴在身边照顾的生活。已经几十年的生活方式骤然间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让老人的内心受到了重创;而老伴过去的无微不至的照顾又使张大爷不知该如何料理自己的生活,更让他感到了那痛彻心扉的寒冷;独自一个人的家也令他感到莫名的空虚与恐惧。这样的生活会在短时间里摧毁一个人的心灵,而张大爷所能为自己做的一切就是重建一个家庭,让自己的生活逐渐回归到老伴在世时的样子,也让自己尽快地从悲伤中走出来。

医生建议:

失去老伴后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是老人自己的权利,只有老人自己最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么,什么样的生活能让自己不再悲伤。所以,作为子女,不要认为这是老人的道德品质出了问题,是生活不检点等等,这些都是对老人的误解。只要老人的选择能让他们自己感到幸福快乐,不再忧郁,儿女们就应该支持。如果老人的心情好了,身体也会远离疾病,也会给儿女们减少很多负担。

在经历了丧偶的悲痛之后,儿女们能为老人做的除了物质方面,还要从多方面为老人的好心情做一些事情,让老人们远离忧郁和孤寂,安度晚年生活。

上一篇:相亲必修课之第一次约会务必知道 下一篇:老年再婚 切忌“短\平\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