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建筑电气工程施工管理的探讨

时间:2022-09-12 09:04:13

对建筑电气工程施工管理的探讨

摘要:对于一项建筑电气工程而言,从开工到竣工, 施工现场管理自始至终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笔者主要针对如何加强建筑电气工程施工管理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要做好电气施工前期的准备,加强电气施工阶段的管理,并进行设备调试,保证使用功能。以此保证建筑电气工程质量。

关键词:建筑电气工程;协调;施工管理;设备调试;

中图分类号:F40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电气施工前期的准备

基本建设工程项目从立项、方案论证、可行性研究到初步设计 , 施工图设计和施工 , 直到最后竣工验收各项工作中都会含有电气工程部分, 如需建设单位参加研究的讨论会, 也应对电气部分给以足够的重视, 以便提供必要的资料。

1.1做好电气设计委托书

设计委托书应包括电气要求篇章, 如果设计委托书不能详尽地有效地表达出建设单位对拟建工程的各项电气使用的具体要求, 设计单位完成的施工图将是不完整的。

委托书应明确施工图设计对电气的要求、功能, 应包括各项技术指标, 主要设备的情况及建设位置提供电源的位置和方式, 各相关专业与其他建筑物电气连接的要求和条件以及使用性质,并包括工作制和工作时间,以决定供配电设计的级别及设备用电计算利用系数等。

设计委托书特别应对影响保障系统设备起重要作用的参数明确指出, 对可燃气体报警器 , 如不告知气体元素名称, 就无法知道它的特性、比重, 无法选用合适的探测器, 也不能确定探测器安装高度。

所以委托书的质量将直接影响设计图纸的电气工程质量, 作为电气主管人员应该认真参与委托书的起草工作。

1.2把好审图关

设计单位提交设计图纸后, 建设单位电气部门主管人员应审核电气设计指标、设备布置、强电和弱电电路布线等。第一阶段的审图应着眼于总体性、方案性等重大原则问题。如这一关不能严格把住, 就势必造成一边建设一边修改或建成后马上改 , 造成浪费。在完成第一阶段的审图后, 第二阶段的审图即为技术交底和开工前的准备, 设计单位向施工单位做一次较全面的图纸说明, 这期间电气部分的审图内容主要包括:

①管线布局走向是否合理和可行;

②各设备位置是否合理;

③施工图大样、做法和施工图说明是否齐全;

④配管线是否合理;

⑤设备型号规格说明是否清楚。

1.3做好设备选型

一般情况下工艺设备由使用单位提供, 保障系统由建设单位按图纸要求定货, 严格控制质量, 严格选择供货单位。

现代建筑的灯具不仅仅是用于照明,其装饰性、艺术性在建筑物内起着重要作用。灯具选择要特别注意其电气性能指标,使其具有安全、实用、美观的综合性能 ; 灯具必须看样定货 , 以选择合适的产品。工程材料、器件和设备质量 , 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先天因素 , 电气管理人员须认识电气设备和材料的种类、型号、规格的不同 , 性能和标准也有所不同。材料设备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电气工程的质量 , 因此必须对设备材料严格按质量标准和设计要求进行订货、采购、运输和保管 , 这其中某个环节处理不当都将会影响工程质量。这就要求对进场的设备和材料进行严格的检验 , 包括外观检查、电气性能检查和必要的解体检查。同时还要核实材料和设备的合格证、说明书、装配图和试验报告等有关资料。做到不合格的设备和材料不采购、不验收、不使用。对进场的合格材料和设备要及时填写“工程材料报验单”,并附材料清单、材质证明 (检验报告),经检验认定合格后,方允许用于工程 , 并妥善保管 , 防止受潮、发霉、损坏。使用实行强制管理的电工产品,必须符合中国电工产品认证委员会的安全认证要求 , 其电气设备上应带有安全认证标志,其生产厂家必须持有“电工产品认证合格证证书”, 凡未经认证的此类产品均不准使用,须采用国家有关部门认可的定点厂家生产的产品。对于重要、关键性工程材料、器件、设备,厂家的制造工艺、质量控制、检测手段、管理水平等 , 必要时管理人员应到生产厂家做实地考察,以确定最佳的供货单位。如若在电气安装施工中发现所用材料并非合格产品时,应立即下达“暂停施工”指令 , 并查明情况 , 依具体情况进行处理。在具体安装过程中,对于电气材料的各种电气性能试验 ( 如交流耐压、直流耐压、泄漏电流试验、绝缘电阻测定、接地电阻测定等) 均应按规范要求进行 ; 对于电气设备的各项试验应按规范要求,参照出厂说明书及试验报告 , 在安装工作接近尾声或具备试验条件时进行 ; 电气工程的系统试验,应在交工前与有关人员共同进行。

2、做好建筑电气施工的协调工作

2.1 建筑电气施工中技术保证的措施

熟悉建筑电气施工的图纸,优化建筑电气施工方案,编排合理的施工工序流程图。其次,及时组织建筑电气施工图纸的会审和技术交底工作,在建筑电气施工前及时地解决施工图纸存在的问题和隐患。其三,组织施工队伍对各分部分项工程进行技术、质量交底,避免返工。最后,对于建筑电气施工难度大,工期紧的关键部分应该做好技术上的保障措施,确保建筑电气工程顺利的进行。

2.2 建筑电气施工计划的调整

虽然在施工之前已经制定了施工计划和施工方案,但是随着工程的进行,市场形势等外界因素随时都会发生变化,那么施工计划就要适时的作出调整,以适应工程的需要。所以在施工的过程中,要定期的召开平衡进度周期会,根据市场上的形势变化,价格的变化趋势,工程中对于人员和设备的需求状况等适时的作出调整,以保证工程能够按照预期顺利的完成。

2.3 建筑电气施工材料质量的保证措施

首先,应该制定切实可行的材料供应情况,电气材料确保能够满足工程的需求,能够跟的上工期的进程,其次,要对电气材料的质量进行合理的把关,在材料进场之前,要对其进行验收检查,在进场后要保证标签的齐全,对材料的存放要合理,避免因为存放而影响到质量,对于不合格的产品一律不得进场。最后,要做好电气设备的周转工作,根据工程的实际进展情况,对设备进行合理的进退场管理,要做到有组织,有计划,确保工期的顺利进行。

3、电气施工阶段的管理

一个项目工程是由多个分部工程组成的, 只有每个分项分部工程质量都达到合格 ( 或优良) , 才能创造出合格( 或优良) 的项目工程。因此从工程开工起, 电气施工管理人员就要经常到施工现场检查指导, 尤其是未经验收及签认的隐蔽工程不得进行隐蔽或下道工序, 切实把握关键部位、关键工序的质量关。

电气管理人员在日常检查检验的关键部位有:必达到客观、准确地反映工程施工的内在质量。电气工程施工技术资料应统一管理,提高工程质量管理水平,将施工过程中形成的各种技术文件材料经收集、审查和整理,作为对工程进行验收、管理、使用、维护、改建和扩建的依据,工程施工技术资料应随施工进度及时整理, 并做到各项文件资料内容完整, 数据准确、真实, 签证齐全。

4、进行设备调试、保证使用功能

调试,是对前述大量工作的一次检查。电通灯亮是调试的第一项工作,配电箱柜要做好标签明确控制对象; 设备调试要按产品说明书和设计图纸要求,对其性能指标逐项进行,如空调机制冷、温度控制范围、安全保护等指标需逐项检查、试验, 特别是有关安全的各种控制、操作设备,一定要反复试验, 使其达到设计要求; 设备调试过程是电气专业人员和各专业管理及使用单位密切配合对本项工程进行最后检验的关键性工作, 决不能仅由调试单位进行, 要请使用部门的有关人员参加调试。这样做的目的,一方面可以监督检查设备的安装质量和设备的内在质量; 另一方面通过参加调试为今后的使用管理打下基础。在整个调试工作完成后, 还要经过时效考验 , 稳定可靠后 , 才能交付使用单位。

5、结 语

总而言之, 随着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在建筑电气施工中,应该对于关键环节给予足够的重视。在人们的物质生活不断提高的背景下,对于生活的质量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那么在工作生活的环境中,对于建筑的舒适性要求越来越高,其中的建筑电气是建筑物中的基础性设施建设,电气施工的质量好坏将会影响到建筑功能的发挥。所以在建筑电气施工的过程中,首先要从准备工作做起,编制好施工方案和施工计划,在施工中要严格按照施工规范执行,做好各项工作的有序衔接,不断的提高施工技术质量,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王成芬.质量管理在市政排水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建筑经济.2008(S1)

[2]武勇, 汤亚林.浅谈电气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J].塔里木大学学报.2003.3

[3]贺力克.工厂电气工程施工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化工设计通讯.2003.2

上一篇:探讨化工企业的设备管理 下一篇:黑龙江省应用型本科院校建筑学专业实践教学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