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雪山爱恋

时间:2022-09-12 08:41:50

瑞士:雪山爱恋

如果说童话故事中主人公幸福美好的活场景在现实中可以找到原型,那你一定第一个想到瑞士。清澈湖畔、寂静山谷、瑰丽田园、炊烟袅袅的小木屋、小火车穿行其间……

人们用湖光山色囊括瑞士的美,我则更钟情于阿尔卑斯山顶的雪,无论是冬日里漫山遍野的皑皑,还是夏季里峰顶残留的那一抹。

雪的纯净唯美将山的雄伟壮阔温柔拥抱,谱写一曲与雪与山的不朽恋歌!

贝阿滕贝格,高境界的隐居

“白鹤青岩半,幽人有隐居。阶庭空水石,林壑罢樵渔。”古人尚有隐居的心愿,何况是奔波劳累的现代人。忙忙碌碌的大半生之后,离开城市,找个山清水秀的隐秘之处颐养天年,何等的诗意!

从因特拉肯乘坐巴士沿着盘山公路一路爬高,当图恩湖(Lake Thun)出现在你脚下,雪山群峰出现在你眼前时,贝阿滕贝格(Beatenberg)便到了。这个村子沿着山路蔓延达8.5公里,是欧洲最长的村落。道路两旁芳草萋萋,山坡上点缀着零零落落的传统木屋,伯尔尼高地最知名的山峰,艾格峰(Eiger)、僧侣峰(M?nch)和少女峰(Jungfrau)等群山和图恩湖景就是村子气派的后花园,抬头便是无敌的山水长卷。

贝阿滕贝格最吸引人的地方莫过于其所在的位置。这个村庄是紧靠伯尔尼阿尔卑斯山最有利的位置之一,从那里可以看到深蓝色的图恩湖。贝阿滕贝格距因特拉肯只有10公里的车程,因此更是起身去往图恩湖和少女峰地区最佳的出发点。

在村里的一家草本药店里,Kurt正在等我呢。年过七旬的他鹤发童颜,笑声爽朗谈吐不凡,一看就是个有故事的人。Kurt以前在全世界最大医药公司之一的罗氏工作,曾经在墨西哥、日本和伊朗工作多年。他的语言能力另人咋舌,除了英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居然还能讲不错的中文和日语,活脱脱一个语言天才。退休之后,Kurt来到了因特拉肯山区,过上了清风明月的隐居生活。他之前在格林德瓦尔德(Grindelwald)居住,一年多以前搬到了更为宁静的贝阿滕贝格,买了房子安家落户,计划成为这里的永久村民。

我们在村子的森林里一起徒步,老先生在前面轻快地走着,以他这样的年龄,仍然在从事向导工作,不仅需要一个健康的体魄,更要有一颗年轻的心。再说了,他精通那么多语种,不用岂不是浪费。Kurt一边走一边道出他的人生哲学:“懒惰的人生无法得到快乐,多运动、多工作,人就会充实而快乐。”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市,而居住在山野中带领着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发现这青山碧水之美,才是更高境界的隐居生活。

从贝阿滕贝格乘缆车约15分钟,便可到达海拔1949米的Niederhorn瞭望台。这里的缆车别具一格,以三个车厢为一组行进,在瑞士还是头一次碰到。上到山顶,不仅图恩湖和少女峰等三峰尽收眼底,远处的布里恩茨湖也出现在视野之中,这下三山两湖总算大团圆了。走到瞭望台的另一端,看到的是截然不同的风景:一个青翠幽深的山谷,周围环抱的群山苍翠欲滴,在视线的尽头是一个凹形的山口,山谷里的羊肠小道蜿蜒着从山口穿越而过,让人不禁浮想联翩,想飞到山的那边一看究竟。

这下说到我的伤心事了。来到贝阿滕贝格的一大心愿,就是从这里乘坐滑翔伞飞到因特拉肯,那一天风不小,从早晨到下午一直在等着天气好转却未能如愿。第二天在因特拉肯看到漫天飞舞的人们,心都碎了。

因特拉肯少女峰雪场

因特拉肯位于伯尔尼高地的一个冲积平原上,图恩湖和布里恩茨湖之间。艾格峰、僧侶峰和少女峰三座大山坐镇的度假村是各种活动的出发点。1890年伯尔尼高地铁路的竣工和1912年少女峰铁路的建成使得因特拉肯更上一层楼。

因特拉肯和少女峰地区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滑雪地区。少女峰地区拥有45套交通运输工具、总长213公里的滑雪道、众多游乐场,以及长达100公里供冬日远足的小径和50公里长的雪橇滑道。少女峰地区的滑雪场主要分布于少女峰滑雪场米伦、雪朗峰,克莱纳谢德格和费尔斯特。

雪朗峰有着伯尔尼高地地区最高的滑雪场,并配有为专业滑雪者准备的急坡和陡坡,为自由滑雪者准备的广阔雪原以及为中级滑雪者准备的漫长而迂回的雪道。当然,在雪朗峰还可以欣赏到艾格峰、僧侣峰和少女峰的优美景色。

贝阿滕贝格距因特拉肯只有10公里的车程,从贝阿滕贝格的Niederhorn出发,可以前往适合家庭使用的滑雪区。在因特拉肯还可以进行攀冰活动,这项运动并不要求经验,无须带任何东西,每个人都能参加这项运动。瑞士阿尔卑斯山导游中心的导游将会带你游览这里冰天雪地银装素裹的绚丽景色,并且教授如何使用这些绳子、鹤嘴锄以及岩钉。

Tips:

因特拉肯少女峰雪场共计有213公里雪道:高级道32公里、中级道131公里、初级道50公里。

整个区域分成三个部分:其中格林瓦尔德和菲斯特区高级道7公里、中级道13公里、初级道30公里。雄起峰地区高级道22公里、中级道68公里、初级道20公里,雪朗峰地区高级道5公里、中级道33公里、初级道15公里。

最长的下山滑道:菲斯特-格林瓦尔德,长12公里,中级,高差1450米;雄起峰-格林瓦尔德缆车站有三条,长12公里,中级,高差1450米 。

最难的下山道:雄起峰到Wengen的世界杯雪道,长4.6公里,高差1025米。

夜间照明滑道:只有菲斯特一处,长1公里,初级道,高差48米。

运输设备:共有上山缆车4条,上山火车6条线,吊箱索道2条,吊椅索道18条,牵引索道10条。

交通:

少女峰铁路是一条齿轨铁路,带领游客从克莱纳谢德格出发,途经艾格峰和僧侣峰,最终到达少女峰。少女峰铁路蜿蜒盘旋,总长达到9公里,海拔跨度达到惊人的1400米。全程有7公里的路段是隧道。最后到达欧洲最高的火车站(海拔3454米)。

少女峰,冰清玉洁的圣地

1811年8月3日,瑞士的梅耶兄弟在人类历史上首次成功登顶少女峰(Jungfrau)。200年后,我来了!和兄弟二人历经艰难险阻攀爬至4158米的少女峰峰顶相比,一路乘坐火车到达3454米的小少女峰(Jungfraujoch),这一声“我来了”多少显得底气不足。不过,抬头仰望,隔着200年的时光,少女峰依旧如当年一般纯洁。正如马克·吐温所言,“少女峰是个好名字,没有比少女更加无瑕和圣洁的了”。

事实上,仅仅是乘坐火车穿越冰封岁月的过程就足以让人心潮澎湃。清晨9点,我来到了因特拉肯东站,这里的海拔是567米,而终点海拔3454米的少女峰站是全欧洲海拔最高的火车站。垂直落差近3000米的攀爬,需要两个多小时的时间,到达时已经是11点半了。

我选择的是经典乘车路线,上行线路:因特拉肯东站—劳特布龙嫩(Lauterbrunnen,换车)—克莱纳谢德格(Kleine Scheidegg换车)—少女峰站;下行线路:少女峰站—克莱纳谢德格(换车)—格林德瓦尔德(Grindelwald,换车)—英特拉肯东站。从乘坐火车的那一刻起,少女峰的旅程便已经开始,请相信,这将是一次无与伦比的乘车体验!

少女峰铁道公司的向导Roland真是神奇,这个曾经进入瑞士国家队的专业中长跑运动员,短跑冲刺的能力也很强,每次换乘火车他都能抢到临窗的最佳观景位置。不一会儿,他从火车驾驶室招手,带来一个更大的惊喜:我可以坐到司机的旁边去,这下可以从三个方向看风景了。在瑞士乘火车,已经习惯了车窗之外总是有美景相伴,即便如此,少女峰铁道两旁的风景,还是让人惊艳不已。蓝天白云之下的皑皑雪山,陡峭崖壁围合成幽深的山谷,铺满了繁花绿草。上至山崖,下至山谷,散落着一个个仿佛与世隔绝的村庄。草坡之上,牧羊女正赶着一群奶牛转场,牛儿们走累了,就趴在草地上休憩一会儿,面朝雪山,它们也在赏景吧。

在瑞士,为了让人们实现接近雪峰的梦想,建筑了各种各样不可思议的基础设施,而少女峰隧道可谓登峰造极。在克莱纳谢德格,黄绿相间的车厢换成了红色车厢,不一会儿,火车开始穿越漫长的7211米的隧道。刚才的绚丽景色瞬间消失了,黯淡的灯光照亮前方无尽的黑暗,伴随着咔哒咔哒的声响,齿轨列车沿着25度的斜坡缓慢爬行,恍惚间犹如进入时光隧道。这一花岗岩隧道修建于1898—1912年间,当时工人们在艾格峰腹地内24小时轮换工作,付出难以想象的艰辛与毅力,用14 年时间完成了这一工程。隧道中并非没有“亮点”,会在两个站点各停5分钟,可以通过在岩壁上开凿出的几扇大玻璃观景窗观赏窗外的冰雪世界,这是一个非常人性化的设计。看到欧洲之巅(Top of Europe)的牌子,终点站少女峰车站就到了。这里不是绝对意义上的欧洲最高点,却是火车可以攀爬上的欧洲至高处。

一路都在祈盼山顶的天气,天随人愿,这一次,通过黑漆漆的隧道,迎来的是少女峰的灿烂晴空。乘坐电梯来到海拔3571米的斯芬克斯观景台,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阿莱奇冰河。半个月前,在冰河另一侧的利德阿尔卑,曾经为云里雾里的冰河暗自神伤,这一次,终于看到了清晰的冰河全貌,在群山峻岭间蜿蜒而过。冰河看似薄薄的一层静止不动,其实它在以非常缓慢的速度移动,每年前进的速度不到200米,而冰河的厚度居然达到900米。冰河右侧的山峰,就是少女峰了,长达24公里的冰河就是以少女峰为起点。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看到少女峰,和200年以前梅耶兄弟看到的一样,历经漫长的岁月,依旧身姿曼妙,青春不老。此刻身边是熙熙攘攘的游客,凝望着那片纯洁的山峰,内心却如此沉静。如果说马特洪峰是充满棱角的阳刚之美,那么少女峰的曲线则要柔和一些,遥遥相望,相映成趣。2001年,少女峰-阿莱奇-比奇峰地区(Jungfrau-Aletsch-Bietsch Region)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在斯芬克斯观景台上,这一地区的全貌尽收眼底。

谁才是这雪山上的主人?也许是那些黄嘴山鸦(Alpendohle)吧!它们张开翅膀在山间盘旋着,划出一个优美的弧线,然后扑腾降落在观景台的扶栏上,乌黑的身体、黄色的喙、红色的脚爪,一双眼睛盯着你,似乎在琢磨:这么高的雪山,这些人是怎么爬上来的。

观景台下方的冰原上,星星点点的红色帐篷排列得整整齐齐,在洁白的雪地上分外醒目,就像是一场大地行为艺术,给雪山带来了节日般的欢快气氛。正逢人类首次登顶少女峰200周年,瑞士著名的登山用品公司Mammut铺设了150个帐篷,向少女峰致敬。

在冰原中徒步一段回望,只见斯芬克斯观景台直直插入尖耸的山顶,惊险万分,不由得被这人类所创造的奇迹而震撼。冰原上有一片滑雪场,各种雪上运动娱乐设施一应俱全,甚至还有一个露天的冰原酒吧。我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向远方那片红色帐篷,看来这里要搞一个大型派对,还搭建了厨房和临时厕所,工作人员正在忙碌着调试音响,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少女峰上有五家餐馆,我找了一个可以看风景的餐厅,靠窗而坐,美食混搭着冰雪美景一起咀嚼。在这高高的雪山顶上,似乎一切皆有可能。除了餐厅、咖啡馆、邮局,居然还有一家表店。谁会在这里购买名牌手表呢?看看仅有的两个工作人员,一个来自湖北,一个来自香港,答案再明显不过了吧。瞭望台的另一侧,还张贴着少女峰与黄山两座世界自然遗产结成友谊山的展示条幅,那叫一个亲切。

英格堡,雪山环绕的天使之乡

2011年,我在瑞士环线走了一大圈,最后一站,来到了英格堡(Engelberg)。之前的几天,都在一些小村小镇度过,英格堡算不上是一个城市,但因为旅游业发达,这是一个很有规模的城镇。最主要的,这里四处都能听到亲切的中文,感觉很奇妙。其实也不奇怪,英格堡就在中国游客最喜欢去的铁力士山的脚下,相信很多人都来过这里。

撇开铁力士山,来看看这个可爱的雪山环抱的城镇吧。英格堡顾名思义,就是“天使之乡”。12世纪,以本尼迪克特派的修道院为中心发展成为山谷间的小镇,甚至在1798年加入瑞士联邦以前,一直是个被修道院统治的独立国家。站在酒店的阳台上,就可以看到如明信片般赏心悦目的风景,四周姿态曼妙的雪山耸立,环抱着一个绿意盎然的小镇,各式各样的传统房屋点缀其中,美不胜收。

镇子里的主街道尽头,就是规模很大的英格堡修道院了,现在,修道士们几乎都成了修道院附属学校的教师。我在一个巴塞尔来的修士的带领下,参观了整个修道院。修道院必须是团队的方式游览,不到20个人的队伍,除了我之外都是讲德语的。修士很周到,一直见缝插针地用英文给我单独做讲解。修士一袭黑袍,长须长发,走在幽静的修道院中,让人感觉很穿越。修道院的看点不少呢:这里有瑞士最大的由8838根管子组成的管风琴;而更有趣的是这里的奶酪工厂和商店,保留着修道院传统的奶酪制造工艺,这里的奶酪很有创意,加入了各种各样的食材,游客可参观奶酪制作流程,并现场品尝一盘奶酪。对于很多中国人来说,奶酪或许是最让人惧怕的食物之一了吧。刚开始,不太习惯那个口味,其实,品尝过多次之后,就能发现奶酪的美妙之处了。

英格堡雪场

英格堡铁力士山是琉森湖区最大的滑雪胜地,作为家庭旅游目的地备受推崇。任何水平的滑雪爱好者在这里都能找到适合自己水平的滑道。山上不仅可以滑雪,还可以进行多种户外活动。

铁力士山是瑞士中部海拔最高的游览胜地,也是最大的滑雪和单板滑雪运动乐园。铁力士山是英格堡的“自家山”,可乘坐旋转缆车到达铁力士山的冰河公园。游客身在海拔3020米的山峰,可以将中央阿尔卑斯的美景尽收眼底。铁力士山冰河公园和“冰川飞渡椅”(Ice Flyer)吊椅索道是那些热衷于滑雪运动游客的乐园,还有一些免费提供给初学者和冒险者的其他滑雪设备。铁力士山上有一座自由式公园、亘古不变冰雪中的冰河洞穴,游客还可选择在山上徒步旅行。

铁力士山的冰川乐园,有着令人心跳加速的滑雪坡道,你可以尝试各式雪地速滑游戏:欢乐滑雪圈、平衡滑雪椅、蛇行滑雪板等等。返回坡道的起点不费吹灰之力,称为“魔毯”的电动步道就能将你送回原地。在这里,可以在平滑的雪地上尝试目前最流行的滑雪设备,例如平衡器、雪地摩托、空中滑板和蛇形板。坐着滑雪圈从雪橇滑道上滑下,雪橇还有变速功能,每个人都能轻松学会滑雪。

Globi的冬日乐园由英格堡Brunni缆车公司运营,对公众开放。瑞士英格堡铁力士山滑雪学校也开设了瑞士雪中儿童村,为儿童提供滑雪课程。儿童滑雪村配有造雪设备,每年从12月中旬到翌年3月中旬开放。两座儿童冬日乐园设有2部滑雪缆车、3—4部魔毯、1部滑雪传送带、H形滑槽、花式滑道、各种各样的练习滑道、一个雪橇滑道。

Tips:

在英格堡有多处滑道可以尝试雪橇的乐趣:

平底雪橇滑道Brunni(长2.5公里),家庭滑道由Brunni小屋出发,经由Hütismatt到达Ristis。有平底雪橇可供出租。

平底雪橇滑道Gerschnialp(长3.5公里),山顶车站有平底雪橇出租。如果降雪条件允许,设施将从圣诞节一直开放到次年3月中旬。速降滑道。

平底雪橇滑道/冬日远足Fürenalp(长近1公里),适合全家人(包括幼小的儿童)享受平底雪橇乐趣。山间车站提供免费平底雪橇。近20分钟的上升旅程后,沿一条风景秀美的滑道向下滑行近1公里,沿着山间车站方向。

对于第一次进行平底雪橇滑行的游客来说,强烈推荐坡度和缓的Klostermatte。

交通:

乘出租车或巴士

走A2高速公路(Basel-Gotthard),在Stans-Süd出口下高速公路,沿全年开放的主路行驶20公里到达英格堡。铁力士山高空缆车的山谷站和停车场就在镇子的右边。距离苏黎世、伯尔尼和巴塞尔1.5小时车程,距离琉森(Lucerne)30分钟车程。

乘火车

国际铁路连接苏黎世和琉森。在琉森乘坐“Zentralbahn”(中部火车)1小时内就能到达英格堡。苏黎世和琉森之间每小时都有火车对开。(单程45分钟)琉森到英格堡之间每小时都有火车对开。

请预留约45分钟的缆车单程行驶时间。所有缆车都可以进残疾人轮椅。站内设有电梯,方便到达山上各个景点。

铁力士山,重温记忆中的美好

2006年第一次来瑞士,在铁力士山(Mount Titlis)的灿烂晴空下,留下一张照片。那张照片用作我的博客头像,一直到现在。这么多年来,几乎天天都会看到这张照片,而在这次漫长旅程的最后,终于可以重返铁力士山了。

在瑞士各地,会看到不少中国游客,但与铁力士山相比,那绝对是小巫见大巫。这座山头基本上被中国游客和印度游客垄断了,其他国家来的人实在寥寥无几。说到中国特色,从山底的缆车站就开始了:两幅贴满一面墙的巨型广告,一幅是郭富城,另一幅是陈道明;再听听周围熟悉而亲切的话语,我不是在玉龙雪山吧?

当然不是,这独具特色的三段式缆车行程,是铁力士山所独有的,乘坐缆车本身的过程就饶有一番兴趣:先乘坐可容纳6人小缆车从海拔1000米的英格堡到达1800米的特吕布湖(Trubsee),这一段的缆车上标着各国的国旗,有人正在为坐上标注五星红旗的缆车而欢呼雀跃呢;第二段是乘坐容纳80人大吊舱从特吕布湖到海拔2450米的史坦德(Stand);最后一段是最精彩的,也是瑞士独一无二的Rotair旋转缆车,直达海拔3020米的铁力士山(Mount Titlis),缆车一边上升一边自转,可以360度欣赏冰川全景。全部2000米的上升过程,足足需要45分钟。

上次来铁力士山,光顾拍照片了,这次可要来点狂野的。乘坐冰川飞渡吊椅,来到冰川地带。这里可以选择的项目很多。先试试蛇形滑板,顺着一个大雪坡飞速而下。欢乐滑雪圈更刺激,居然还能在空中腾空起来。旁边一堆印度人叫得很疯狂,还有人主动过来推我下坡,看来在铁力士山大家都找到了主人的感觉。很多印度宝莱坞电影都是在瑞士雪山取景的,由此带来了大量的印度游客。除了在冰川上面滑行,还可以到冰川下面去看看。铁力士山的冰洞在冰川表面以下20米,经过一个150米的通道就可以到达。

该吃些东西补充能量了,餐厅的汉字对联还在,服务员很自豪地告诉我,可以提供中餐。那好吧,这3000多米的雪山上,有中餐已经难能可贵,最好不要做过高要求。等餐的工夫,再去重温一下中国特色:墙上挂着些明星照片,梁咏琪、夏雨,还有已经入籍瑞士的体操奥运会冠军李东华。说起来,李东华和铁力士山可不是一般的缘分,铁力士山上专门立着一块牌子,讲述李东华在山顶上看到天然大佛的故事,他也成了铁力士山的代言人。

饭菜已经上桌了,好大一个惊喜!只见六个小碗工工整整摆成了一朵花,花蕊是一碗白米饭,五朵花瓣依次是大烩菜、烤肠、口蘑炖鸡肉、烤鸡翅和烧豆角,太诱人了,我迫不及待就开始辣手摧花了,味道出乎意料地好。谁能想到这么正宗的一顿中餐,居然是在异国他乡这3000米的雪山顶上。风卷残云吃个精光,把服务员也逗乐了。“够吗?还可以再加些菜。”我作势忸怩一下,却连连点头不止,毕竟出门一个多月了。餐足饭饱心满意足,决定去拜见一下厨师。老吴,香港人,每天乘坐一个半小时的缆车上下班,居然在这山顶的餐厅已经做了13年之久。

下山时去特吕布湖转了一圈,正逢夏日山花烂漫时,沿着湖边的高山鲜花小径走一圈,体会与铁力士山顶不同的精彩:前者刺激,后者宁静。不过下山途中还有更刺激的,刚刚开创的新玩法,从高高的缆车上蹦极跳下。

这就是铁力士山,不是最高,不是最漂亮,却每每可以尽兴而归!

布汝尼:风雨无阻乐逍遥

在英格堡,除了如雷贯耳的铁力士山,还有另外一个上山的选择——布汝尼山(Brunni)在英格堡的另一侧,与铁力士山相望,这里的海拔不到2000米,也看不到熙熙攘攘的亚洲游客,来这里的,绝大多数都是瑞士本国人。

如果说夏季的铁力士山顶弥漫的是冰雪乐园气氛,布汝尼山顶则是一派田园气息,因为海拔不算太高的缘故,夏天这里并无积雪。这一趟瑞士的行程,走过那么多的城市、乡村、雪山、湖泊,这座山峰是最后一站了,安安静静地呆一会看看风景也不错。

可是天公不作美,明明英格堡镇子里还阳光明媚,坐在缆车上仰望布汝尼山却是一片愁云惨淡,到达山顶更是飘起了雨,心里面顿时凉了半截,这阴雨连绵的寂寞山头,该怎么打发时间啊?且慢,这是什么声音?不远处搭起一个白帐篷,里面传来阵阵的歌声和欢叫声。原来这里正举行一年一度的高山流行音乐节呢,满满一帐篷的人正和着台上的节拍乐呵呢,难怪山顶上其他地方冷冷清清的,所有的人都聚在这里了。

这也太有诚意了吧,知道我要离开瑞士,还搞个这么隆重的欢送派对。自我阿Q一下,心情顿时明朗起来。赶快找个位置坐下来,加入这快乐的音乐热潮之中。大概是物以稀为贵吧,在人口密度大的地方,人们总想找个清静,而像瑞士这样低密度人口的国家,人们总想找个理由聚在一起,到处都是音乐节、狂欢节什么的。这时候,哪怕仅仅是一杯啤酒也能欢快起来,何况还有歌声、美食作陪。天气不好,没关系,快乐就要风雨无阻,大家聚在一起就心满意足,钻在帐篷里也能欢天喜地,我立刻被这其乐融融的气氛所感染了。台上正在演出的,是来自伯尔尼的一个音乐组合:惊奇乐队。三把吉他弹唱得热火朝天,过一会又一人一把萨克斯风走下台来,的确,今天真的是一个大大的惊奇。

几个伺者忙得不可开交。人们的胃口都极好,前菜正餐甜点还要再来些零嘴,啤酒、咖啡、葡萄酒换着喝。这时候台上出现了一家三口,红绿白三色的传统服饰,父亲弹着手风琴,母女俩开始歌唱。没想到,主角居然是中间扎着羊角辫的小姑娘,戴着副眼镜看上去有些怯生生的,歌声却是出奇地好。不一会嗓音一转,居然唱起了约德尔(是源自瑞士阿尔卑斯山区的一种特殊唱法、歌曲)。刚刚在石丹峰听过一群男子合唱的约德尔,现在轮到女子独唱了,这下可没有遗憾了!

下得台来和他们攀谈了几句,这一家人来自瓦莱州的采尔马特附近,女儿Carina Walker今年11岁,从6岁开始学习约德尔,母亲是第一任启蒙老师,明年计划去美国演出。“欢迎你们来中国”,我斗胆发出了邀请,在中国,喜欢这种独特唱法的潜在观众,也有不少吧。

一个有着巨星范儿的黑衣女歌手上台,浑厚的嗓音极具爆发力,瞬间点燃了全场,她时不时走下台来与听众们老练地互动一番,人群中时不时就爆发出一阵阵的哄笑声。我虽然听不懂,但歌声的魅力还是打动人心。雨越下越大,人们越玩兴致越高:一位大妈自顾自随着音乐狂扭作一团;一对夫妻手牵手跳起了爱之舞,还要来个甜蜜之吻;在女歌手的指挥下,所有的人们胳膊搀着胳膊,左右摇晃着打起了节拍,独唱变成了大合唱;坐在我对面的一对老夫妇,刚才还那么矜持,现在也变得疯狂起来,一个在左一个在右夹着我的胳膊,纵情放歌。瑞士人不是不激情豪迈,只是时候未到人未到,给他们合适的土壤就会发酵,照样唱得欢欣、舞得尽兴。

最后的高潮来到,全场的人们围成一个圈,双手扶肩跳起了圆圈舞,我拿着相机在一个角落里拍摄着,要把这最后的画面留住。男的、女的、老的、少的,他们欢笑着从镜头前掠过,一张张陌生的面孔,却感觉似曾相识,恍惚间,那一路上珍藏的温暖旅行记忆一一重现!

上一篇:黄雅莉:如果能再唱到云端 下一篇:打造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