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存在问题与对策

时间:2022-09-12 07:53:34

浅议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存在问题与对策

【摘要】行政事业单位是一种非营利性组织,它不以盈利为目的,主要职能是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行政事业单位的运行对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长期以来,由于缺乏外部和内部的约束机制,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相对比较宽松,因此很多单位也就没有把严格的预算制度、内部成本控制制度摆上议事日程。随着我国机构体制改革的日益深入和财政部门预算改革的逐步推广,这种粗放式的管理将越来越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因此建立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和内部成本控制体系已成为当务之急。本文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提出一些想法,和大家一起讨论。

【关键词】行政事业;预算管理;对策

一、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概述

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是财政部门同行政事业单位的主管部门之间,行政事业单位的主管部门同所属的行政事业部门之间关于财政资金的分配使用,领拨缴销的方法、形式,以及责任、权力与利益划分的基本组织制度。

现行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级次分为三级,即:

1.一级预算单位。

它直接向同级财政部门编报预算,领拨缴销预算资金。有些一级预算单位,同时负责核定所属单位预算,向所属单位转拨汇缴预算资金,也称为主管预算单位。

2.二级预算单位。

它向上一级预算单位或上级预算单位编报预算,领拨缴销预算资金,并负责核定所属单位的预算,向所属单位转拨汇缴预算资金。

3.三级预算单位,也称基层预算单位。

它向二级预算单位或直接向一级预算单位编报预算,领拨缴销预算资金,没有所属预算单位。

二、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构建与运行

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不仅要与不断变化的经济环境相适应,也要与我国特定的制度环境相适应,因此构建适合财政运行的预算管理运行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预算管理体系的构建与运行进行探讨:

(一)预算管理循环过程的构建

预算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一般而言,预算管理主要包括:组织、结合、控制、执行、考评等。而预算管理的循环过程主要有: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考评以及预算调控四个方面。

(二)预算管理组织和管理机构的建立

预算管理的正常运行依托于预算组织,预算目标的顺利完成必须建立在预算组织基础之上。建设有效的全面预算管理机构,搭建预算管理责任网络,是全面预算管理顺利开展的组织保证。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体系自上而下,共分三个层次,即:决策层、综合层和基础层组成的三级预算管理责任单位。

三、行政事业单位管理原则

1、总体原则:预算管理体系遵循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权责一致、全员参与、全过程控制的原则,实行预算编制、执行和监督相对分离、相互制约的运行机制。

2、综合预算原则。预算编制要把依法取得的财政预算内拨款、财政专户资金和其他收入等一并纳入收入预算;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纳入支出预算,实现财政资金统筹考虑,合理安排。

3、合法性原则。预算编制必须符合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充分体现国家有关方针、政策,要在法律赋予的部门职能范围内编制。要做到收入要合法合规及各项支出要符合财政宏观调控的目标和现行的各项财务规章制度。

4、真实性原则。预算编制必须以区域经济发展计划和履行职能的需要为依据,各项预算费用均需要有实际业务作为支撑,预算方案的编制要做到清晰、明了、详尽,并充分考虑到实际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各种情况,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5、重要性原则。预算编制要根据支出预算安排顺序,首先保障基本支出的合理需要,以保证各单位日常工作正常运转,然后根据经济发展计划及建设支出,视财力可能安排项目支出。

6、预算的编制必须遵循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做到统筹兼顾、保证重点与平衡,贯彻厉行节约、勤俭办事的方针,不得编制赤字预算。

四、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中存在的若干问题研究

虽然近年来,行政事业单位开始尝试进行全面的预算管理,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从预算管理实践效果来看,依然还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预算组织机构不健全

从实际情况来看,预算组织机构不健全,预算管理意识薄弱,组织机构设置简单,预算管理组织机构设置不合理,对预算组织的功能认识不足,导致预算管理的各项职能的发挥大打折扣。

(二)预算编制时间短,方法简单;预算编制准备不充分

首先,预算编制时间短,准备不足。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而预算编制作为整个预算管理的起点,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需要各部门和人员的积极参与,广泛地进行调研论证,接受多方面的监督,应该具有必要的严谨性和权威性。

(三)预算执行不力,流程失控

一些单位没有将全面预算真正作为一种管理手段来使用,在实际推行过程中,和制度建设脱钩,运营管理环节缺少流程控制,造成业务处理程序混乱,责任考核不清。

五、完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建议及对策

通过对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在预算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结合自己多年来的实际工作经验,为解决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特提出以下建议和对策:

(一)建立新型的预算考核约束机制,实现责权利的统一

实施预算管理的根本目的在于强化内部管理。因此我们首先应该加强对预算管理部门的考核和监管。其次强化对二级部门的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考核,做到严考核、硬兑现、强化预算管理约束力,将预算管理落实到位。

(二)强化全体干部职工的财务预算管理意识,实现全员管理

行政事业单位的全体干部职工是单位的主体,其财务预算管理意识的强弱直接影响着单位财务管理水平的高低。因而,要大力强化全体干部职工的财务预算管理意识。此外,还要建立健全财务预算管理制度,确保财务预算管理工作有章可循。因此让全体人员参与到预算的管理和编制过程中来是非常有必要的,在全体干部职工中塑造“这是我们的预算”的氛围,不造成“这是你强加给我的预算”的感觉。

(三)加强预算的过程控制,加强预算执行监督

要有效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必须注重预算的过程控制。通过各种方式严格控制预算的执行,并建立预算指标预警机制。基于预算基础之上的绩效考核必须落到实处,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对项目资金的使用事前有计划、事中有监督、事后有评价,实现对资金使用全过程的追踪问效管理。

作者简介:

叶浩立(1981-),男,宁波石化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财政办公室,会计师、经济师。

上一篇: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一种新变革 下一篇:真的能走出人类中心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