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膝闲谈般的自然

时间:2022-09-12 07:43:11

促膝闲谈般的自然

俞平伯(1900―1990),原名俞铭街。浙江省德清县人。现代著名散文家,《红楼梦》研究家,教授。1919年与朱自清等人创办《诗》月刊。主要作品有新诗集《冬夜》;散文集《燕知草》《杂拌儿》《寻拌儿之二》;《红楼梦辩》(《红楼梦研究》)等。现有《俞平伯散文集》《俞平伯选集》等行世。

日来北京骤冷,谈谈雪罢。怪腻人的,不知怎么总说起江南来。江南的往事可真多,短梦似的一场一场在心上跑着;日子久了,方圆的轮廊渐磨钝了,写来倒反方便些,应了岂明君的“就是要加减两笔也不要紧”这句话。我近来真懒得可以,懒得笔都拿不起,拿起来费劲,放下却很“豪燥”的。依普通说法,似应当是才尽,但我压根儿未见得有才哩。

淡淡的说,疏疏的说,不论您是否过瘾,凡懒人总该欢喜的是那一年上,您记得否?您家湖上的新居落成未久。它正对三台山,旁见圣湖一角。曾于这楼廊上一度看雪,雪景如何的好,似在当时也未留下深沉的影象,现在追想更觉茫然――无非是面粉盐花之流罢,即使于才媛嘴里依然是柳絮。

然而H君快意于他的新居,更喜欢同着儿女们游山玩水,于是我们遂从“杭州城内”剪湖水而西了。于雪中,于明敞的楼凝眸暂对,却也尽多佳处。皎洁的雪,森秀的山,并不曾孤负(辜负)我们来时的一团高兴。且日常见惯的峦姿,一被积雪覆盖,蓦地添出多少层叠来,宛然新生的境界,仿佛将完工的画又加上几笔皱染似的。记得那时H君就这般说。

静趣最难形容,回忆中的静趣每不自主地杂以凄清,更加难说了,而且您必不会忘记,我几时对着雪里的湖山,悄然神往呢。我从来不曾如此伟大过一回,真人面前不说谎。团雪为球,掷得一塌湖涂倒是真的,有同嬉的为证。

以掷雪而失败,败而袜湿,等袜子烤干,天已黑下来,于是回家,如此的清游可以一笑罢?瞧瞧今古名流的游记上有这般写着的吗?没有过!――一准其如此,我才敢大大方方地写,否则马上搁笔,“您另请高明”!

毕竟那晚的归舟是难忘的。因天雨雪,丢却悠然的双桨,讨了一只大船。大家伙儿上船之后,它便扭扭搭搭晃荡起来。雪早已不下了,尖风却嘶嘶的,人躲在舱里。天又黑得真快,灰白的雪容,一转眼铁灰色了,雪后的湖浪沉沉,那时中舱的板旧上初点起一支短短的白烛来。烛焰打着颤,以船儿的歌倾,更摇摇无所主,似微薄而将向尽了。我们都拥着一大堆的寒色,悄悄地趁残烛而觅归。那时似乎没有说什么话,即有三两句零星的话,谁还记得清呢。大家这般草草地回去了。

(选自《中国近代散文大系》)

上一篇:高中化学教学中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 下一篇:文人赏雪爱吟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