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读书的天堂

时间:2022-10-02 02:52:02

那些读书的天堂

高晓松在《s书馆・序》里,感慨大藏家献书,说,“乃知浮华浪掷如当下,仍有大隐于市,不坠青云之志。”一个好的读书的地方,正是“大隐于市”,让人“不坠青云之志”的地方。在台湾,有世人皆知的诚品书店;在大陆,也有一些非常好的读书的地方,本期,我们为大家介绍几个,有机会大家可以去看看,感受绝好的读书氛围。

NO.1北京,高晓松,s书馆。

如序中所说,s书馆是一位大藏书家将藏书献出所建的公益图书馆,请高晓松为馆长。地点在北京崔各庄红厂设计创意产业园。

s书馆是一家大型私立公益图书馆,馆藏面积达到三千余平方米,馆藏图书及纸质文献资料近百万册(件)。其中线装明清古籍文献二十多万册,晚清民国期刊及图书二十多万册,西文图书五万多册,特藏新书十万多册,名人信札手稿档案等二十余万件。有数十万件过去的宝卷、杂志、鼓书、杂字、书信、教材。新书馆馆藏新书二十余万册。小编曾经在2016年5月的时候去过,书馆的读书氛围非常好,在那里可以忘却一切,专心埋首于书中。

馆长高晓松在座谈会上说道,“在这个礼崩乐坏的时代,需要有人来做这样的事情。民间存在着很强大的东西,不要把它埋没了。它已经很古老,已经放了很久很久,我们要走出顾影自怜的历史研究,让它变成一种悲天悯人的东西,而不是只有少数知识分子掌握的东西。”

“我们要以书会友,s书馆是公益的,我们不强调这些书籍、文献的收藏价值,而是希望它能有更好的鞑ゼ壑担让更多的书友能亲眼看到这些书、亲手翻到这些书。”

NO.2 杭州,麦家,麦家理想谷。

地点:杭州富阳。麦家理想谷是中国当代作家、编剧,浙江省作协主席麦家,为发现、培养文学人才,帮助有潜力的年轻作者实现文学理想而建设的一个公共学习平台,是一家“只看书不卖书”、植入“写作营”的“书店综合体”。

2012年10月17日,著名作家麦家宣布麦家理想谷正式启动。它颠覆了书店的传统形态,为“走向阅读社会”贡献一个作家的能量,让读书成为更多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麦家理想谷是由麦家创立的一个公益性“书店综合体”,拥有近300平方米的读书空间,内有一万余册人文史类经典图书,是国内唯一一家只看书不卖书、免费提供咖啡茶水等饮品的书吧。作为一个公益性书店综合体,它还特别设立了文学写作营模式,每年由麦家亲自甄选并邀请8到12名“理想谷客居创作人”,免费在理想谷进行两个月的客居自由创作,属国内独创。

麦家理想谷所要构建的,就是如此一个饱含文学氧气和正面精神能量的场所。麦家理想谷更像一股积极的力量,吸引着怀揣文学理想的人士的注目,在如今大部分人追逐物欲谈论存款时,唤醒了原创作者内心潜藏的文学夙愿。

“每个文学青年,刚开始写作时都很孤独,也很艰辛。写出来的东西好坏不知,也不知道投到哪里,我自己就是这么过来的。所以,在我所谓‘功成名就’的时候,希望能帮助他们。”麦家希望能促进志同道合之人的连接。当写作营里的作者通过闭关创作收获了自己满意的作品时,理想谷所收获的,就是珍贵的文学氛围。

NO.3 长沙,汪涵,培荣书屋。

“培荣”取自汪涵父亲的名字,是汪涵送给父亲的礼物,也是为自己保留的“后书院”。

书屋开在了长沙解放西路的BOBO国际楼上,虽然地处闹市,但好在它在24层,这个高度正是为了区隔一些不是真正爱书的人。地方虽小,藏书却有4000余册,这4000多册的图书皆为汪涵的私藏,其中以宗教类、历史类、文学类,尤其是中国古代文学类的图书居多。繁体文字、竖版印刷、泛黄的纸业,岳麓书社、中华书局、古籍出版社,凡此种种,不带一丝浮华之气。

没有成功学、没有畅销书,没有华丽的色彩,也没有咖啡和小资气息,整个书屋呈现的是一种古色古香的厚重感,以及显而易见的“汪涵”烙印。书屋从下午两点到晚上九点,免费对所有人开放,但汪涵为保证一个安静、纯粹的阅读环境,每次限定只接待15人,而且不允许有读书以外的其他娱乐活动。

因此,培荣书屋也就成了长沙唯一一家不盈利的书屋。

读书是人类灵魂最后的净土。这些书馆或者书店正是坚守这块净土的地方。书不一定要去这些地方才能读,只要有心,哪里都是图书馆。而这样的地方,有时候象征意义比实际意义要更大一些,提醒我们,这个世界,还是有净土的。

上一篇:物来则应,过去不留 下一篇:成长伴你一路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