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关键产业“窥”经济走势

时间:2022-09-12 07:36:39

从关键产业“窥”经济走势

在出口增长“熄火”和消费萎靡不振的背景下,国内经济增长已越来越倚重投资。从中央的4万亿投资计划到地方政府动辄以万亿计的投资大单上看,政府的“保增长”大任已经完全落在了投资上。

投资能在多大程度上挽救国内经济下滑的趋势?它会将经济增速的数据带向何方?尽管这些问题现在看起来仍显得扑朔迷离,但我们可以从一些关键产业的“观察窗”效应管窥今年经济增长趋势。

钢价挑重担

从逻辑上讲,既然经济增长要在更大程度上依赖于投资的增长,那么那些左右投资增长的关键产业自然成了观察经济走势的风向标。但即便如此,判断这些关键行业的走势依然让人大伤脑筋。

媒体消息称,2009年新年伊始,中国钢材价格便从去年11月份的低谷开始反弹。热轧钢板价格于1月6日攀升至人民币4070元/吨,2008年11月中旬该价格曾经一度跌至人民币2850元/吨。而商务部近日公布的报告显示,国内钢价自12月触底反弹至今已经连续5周上涨,平均涨幅达15%。

钢价上涨传递了什么信号?是经济全面逆转的标志吗?恐怕还不能这么乐观。一些分析将近期钢材价格的反弹归因于中央提出的4万亿投资计划的刺激。但4万亿的投资计划能在多大程度提振钢价?要知道,这4万亿中央只拿出1.18万亿,地方能否凑齐剩下的2.82万亿的配套资金还是个未知数。

再者,这4万亿的使用范围是从2008年11月~2010年,平均下来一年不到2万亿,远远不及像房地产业和制造业这样的钢铁消耗大户。而这些钢铁消耗大户恰恰就是左右投资增长的中坚力量。

投资中坚力量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07年,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17414亿元,增长25.8%。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25280亿元,比上年增长30.2%。制造业投资35497.25亿元,同比增长34.8%。房地产开发投资占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的21.53%,制造业投资占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的30.02%。

从这个角度看,钢价的真正反转,经济增长的复苏,在更大程度上依赖于房地产投资和制造业投资的全面扩张。从目前的形势来看,情况似乎并不尽如人意。以房地产投资为例,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08年下半年以来,房地产投资增速一路下滑。2008年上半年房地产投资13196亿元,同比增长33.5%;1~7月为15884亿元,同比增长30.9%;1~8月为18430亿元,同比增长29.1%。1~9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26.5%,1~10月为23918亿元,同比增长24.6%。1~11月为26546亿元,同比增长22.7%。

行业增长“配合”

我们注意到,一向唱好中国经济的摩根大通,日前也对国内钢铁业的景气泼凉水。摩根大通认为,首先,由于企业争相储存现金,2009年中国的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可能进入停滞状态。如钢铁消费大户房地产开发已经显著降低了投资开发的力度。其次,2009年钢铁出口市场可能持续疲弱。此外,国内需求在激励措施推动下的恢复速度仍不确定,而这是影响钢铁需求的重要因素。实际上,摩根大通对钢铁行业的不看好,显示了对中国“保增长”的担心。

“保增长”是中央政府的宏观目标,这一国家目标对于企业的现实意义,要通过信贷、行业增长、市场交易、利润等具体环节来实现。政府推出巨额投资、替老百姓花钱的目的,是实现GDP数字的增长目标,但如果关键行业的增长不能“配合”,恐怕最终的增长还会有不确定性。

上一篇:打造申城一站式购物市场航母 下一篇:一周人物 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