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冶市县域生态治理的问题及对策

时间:2022-09-12 05:34:19

大冶市县域生态治理的问题及对策

摘 要:本文从大冶市实际出发,把生态环境作为公共产品,对其县域生态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困境进行分析。着重分析了大冶市应对生态问题,走出生态困境,成为百强县市的做法,为其他县域生态治理提供思路。

关键词:生态环境;生态治理;变革

一、大冶市生态环境状况与问题

(一)大冶市生态环境状况

1、水体环境状况。近年来,大冶市的主要湖泊大冶湖(外湖)与保安湖(大湖区)两湖的水质均为轻度富营养,水质呈现有机物污染和富营养化特征趋势。由于矿产资源的开采、地下水的超量开采,使矿区附近居民的饮用水保证率低;植被差、水土流失等因素也是造成水体环境日益恶劣的重要原因。

2、空气环境状况。近年来,大冶市大气环境污染以煤烟型为主。主要污染物是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粉)尘。工业废气及污染物排放主要集中在冶炼、电力和建材等行业。

3、固体废弃物状况。大冶市工业固体废物种类主要是尾矿、冶炼废渣、粉煤灰和炉渣。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主要行业是采选、冶炼、电力等行业。

(二)大冶市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

1、城市资源日渐枯竭。随着日益增加的开采年限,主要资源的产量和保有储量都在不断下降。2008年3月,国务院确定了首批12个资源枯竭城市名单,大冶市作为中部地区典型城市名列其中。

2、以采掘业污染为主的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各工业企业“三废”的排放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其中,煤炭采掘,矿石采选造成的水污染问题和由水泥业、钢铁制造业造成的大气污染问题尤其突出。

3、水生态系统损坏,净化功能减弱。工业生活污染、水土流失造成大量废渣废土、生活垃圾流入湖泊港渠;大面积的养殖围栏,增加湖水富营养化。生态的失衡,也减弱了水体自净能力。

二、大冶市生态环境治理的主要举措和困境

(一)大冶市生态环境治理的举措

1、加强污染源头控制,严格环境准入。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严把环境准入关。严格管理建设项目,确保各项环保措施落到实处。对不符合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违法行为,要依法追究相关企业和人员的责任。

2、加强环境监督管理,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环保部门对重工业加大监察频率;加大“五小”企业①的整治力度;严厉查处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创新监管执法手段,创新环境监管执法机制,加快环保警察机构组建及运行步伐。建立和完善环保与公安联动执法监管机制,严厉打击环境违法犯罪行为。

3、加强环境污染防治,努力改善环境质量。推进工业、城乡生活、农业农村和河道源污染治理,加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水环境质量;加强农村、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深化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全面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示范村创建活动。

4、加强环境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环境意识。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环境保护宣传活动,加大环境信息公开力度。

(二)大冶市生态环境治理困境

1、自然条件先天不足。受地势地形的影响,大冶市森林覆盖面积大部分分布在南部低矮山区,北部地区、矿区、湖区周边森林植被稀少,使大冶市森林覆盖率低且分布不均匀。自然条件的先天不合理,分布不均使生态环境治理措施的实施有难度。

2、经济结构不合理。随着经济快速发展,资源逐渐枯竭,大冶市经济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由于大多数企业属于资金密集型产业,在其发展建设过程中,形成了大量固定资产,资金的流动性较差,制约了资金的合理分配,使有关的生态经济措施得不到有效实施。

3、高新技术的缺乏。大冶市的产业发展单一的依赖于资源开采,地区的生产总值提高也主要是以加大原矿开采为手段,缺乏高新的技术含量,使大冶长期处在传统的“高消耗、高污染、高投入、低效率”的“三高一低”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中。

4、财政资金的缺乏,政策法规机制不健全。在大冶市经济转型的过程中,一些乡镇和部门为了追求一时的经济效益,引进项目时没有办理关于环保手续就兴建并投入生产,造成了新的污染和纠纷。缺乏合理利用资源的方法、有关环境容量指标控制和资源补偿机制等。

三、走出生态环境治理困境的对策

(一)加快产业转型,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政府须以生态文明为约束条件,适应建设需要,率先进行范式转换,更新执政理念,重新界定政府角色,转变政府职能重点,提升政府能力。”②以变革创新总揽全局,全力打造生态文明、产业发达、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美丽大冶。

(二)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增强可持续发展

“以生态文明的优势来保障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可以将社会文明推进到一个更高的层次,这样既能满足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发展,又不威胁到后代人的生存。”③

(三)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坚定不移做大做强工业,优化各区建设格局;大力发展现代特色农业;突破性发展第三产业,完成现代服务业、物流业产业发展规划编制和商业网点规划修编。

(四)加大改革创新力度,激活大冶发展内动力

深化税收征管体制改革,加强税源管控。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改革,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推进政府投资市场化改革,允许民营资本的进入。对民营资本的进入,参与生态治理修复项目给予政策支持。

(五)围绕建设美丽大冶,增强发展凝聚力

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建设,推进城市创建工作,构建城市综合管理精细化、智能化、长效化机制。

“政府应该大力发展现代农业,鼓励农户进行规模化养殖。企业要增强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并积极改进新技术、采用新工艺,从源头把关做到“零污染”。村民在增强自身环保意识、积极参与农村环保事业的同时要通过建立相应的民间环保机构来努力争取自己的监督权与话语权。”④

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较好地解决全市城乡供水问题。

“绿色决定生死”的新理念是改变大冶前途和命运的重大抉择。牢固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促进经济与生态相融合、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把生态发展作为大冶市县域发展的重点,是大冶市走出县域经济发展困境的新途径。(作者单位:湖北大学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

注解:

① “五小”企业:指小选矿(小选金)、小化工、小水泥、小钢铁、小造纸等生产规模小、能耗高、工艺简单、产品质量差、设备落后、环境污染严重的小型工业企业,属国家明令淘汰对象;

② 洪富艳著.生态文明与中国生态治理模式创新[M].中国致公出版社.2011.

③ 张建英著.区域生态治理中地方政府经济职能转型研究[M].广东人民出版社.2011.

④ 康瑶瑶.武汉城市圈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机制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10.

参考文献:

[1] 袁占亭.资源型城市环境治理与生态重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2] 石存惠,汤杰.浅析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性发展[J].商业经济.2012(03).

[3] 康瑶瑶.武汉城市圈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机制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10.

[4] 洪富艳.生态文明与中国生态治理模式创新[M].中国致公出版社.2011.

[5] 张建英.区域生态治理中地方政府经济职能转型研究[M].广东人民出版社.2011.

[6] 黄石市环境保护局.二一三年黄石市环境状况公报[R].2014年6月9日.

[7] 黄石市水利技术推广水土保持监测中心.黄石市水土流失监测公报[R].2006年4月.

[8] 大冶市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通知[R].冶政办发[2013]52号.2013年4月5日.

[9] 东楚晚报.谋生态――贯彻落实市委五届四中全会精神暨学习丽水经验纪念特刊T01-44[N].今日大冶.2013年12月.

上一篇:农村土地信托流转的研究综述 下一篇:高校绩效管理中的平衡记分卡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