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符号妙而可“言”

时间:2022-09-12 05:31:06

有幸聆听了四川省特级教师郑大明执教的“与玩数学”一课,很受启发。他大胆地对教材资源与学生经验资源重新整合,利用和学具,带领三年级学生将第一学段已学过“比差”与“比倍”关系的知识,进行系统化构建并符号化陈述,有效诠释符号化思想的渗透方法。听后让笔者感受到:数学的抽象符号,原来也妙而可“言”。纵观此节课,体现了前瞻性、系统性、延续性。

片段一 玩中感知对应,言之有“实”

课前,组织学生用1、2、3等数字做“玩口令”“唱歌曲”“走舞步”活动,体会数字符号与动作、节拍之间的对应关系。

师:下面来做抢凳子游戏。

(第一轮:4人2张凳子)

师:请两位男同学和两位女同学上来。我先给4个人编个号,不然谁赢了都不知道。

(1、2、3、4的号码贴在学生胸前,随鼓声走动。鼓声停,四人挤到两张凳子上,全班大笑)

师:1人只能坐一张凳子,现在几个人坐一张了?再抢一次。

师:现在是几号先抢到了?

生:2号和3号。

师:为了备忘,怎样记录比赛结果呢?

生:用笔写在本子上。

师:好,还有呢?

生1:看他是几号。

生2:找规律。

师:请看(图1),老师用1、2、3、4这四个号码表示同学,表示椅子。

图1 图2

师:看出谁抢到了凳子?

生:2号和3号。

师:好,我们给他们记一个符号。

(课件:在2号和3号下分别对应1个)

(第二轮游戏,4人4张凳子)

活动结果记录如图2

……

师:一人一张凳子这种现象在数学上给它取个什么名字呢?

生1:平均分,

生2:人凳相等,

生3:一模一样,

生4:一人一张。

师:在数学上有专门的名词:对应。又叫“一一对应”。可以简称它“一对一”。

【赏析】在一唱、一跳、一抢间,让学生初步感知了歌词与音符对应、舞步与节奏对应、人与椅子对应,并在记录抢椅子的结果时产生了新的需要——用符号更简洁方便。从而自然引出数字符号、图形符号,并行动感知“一一对应”。就在可爱的孩子们出现了“4人挤在2张凳子上”时,引起全班的哄笑,很明显是大家犯了“一凳一人”的规则,也就是“不对应”,从而“再玩一次”,给了学生一次纠错和体验成功的机会。教师没有动怒,而是解读孩子错误的原因,并进行引导:“一人只能坐一张凳子,现在看看几个人坐了一张凳子?”教师找到了孩子学习的认知起点和经验起点。在这样开心的“玩”中,创造“对应”的事实,学生真实地用“平均分”“人凳相等”“一模一样”“一人一张”等表达自己的想法,描述什么叫“一一对应”的事实,初步形成动作表征。

本节课的教学决策践行了《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新理念中的“双基变四基”,不仅关注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也发展了“对应”“分类”“符号化”等“数学思想”,并且积累了一定的“基本活动经验”。对第一学段一类知识进行系统疏理,“实现了概念到行为的认知穿梭。”同时,也给我们一线教师以启发,要“跳出教材教教材”,在学习过程中,适时来个“深深的回眸”,回看来时路,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才能对后面的学习有的放矢。符号化思想,是《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提出的重要的数学思想之一,常被一线老师所忽视,但却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思想。郑老师前瞻性地看问题,不愧是一个数学特级教师,更不愧是一位优秀的、具体引领理念的数学教研员。

片段二 做中体验对应,言之有“理”

课件出示:

(1) 摆一摆:取出信封里的纸片,把形状相同的摆在一起。

(2) 比一比:先数数和分别有几个,再比和谁多谁少。

(3) 说一说:用一句话说一说和的个数的关系,看谁的说法多。

(课件出示小组汇报结果——图3)。

图3

师:如果要把第一小组与“1对1”,怎么办?

生:可以增加两个。

师:对,增加两个,就成了第二组了。在上面的两组图形中,第一组,总数上比标准少,叫“比少”。一个一个看,不够“1对1”。第二组,总数上与标准相同,叫做“同样多”。一个一个看,正好“1对1”。下面的能够这样说下去吗?

生:第三组,整体上比标准多,叫“比多”。6个与4个比,比多,除了“1对1”,还有两个。

师:第四组一个一个地对应有什么特点?

生1:12个比4个多8个。

生2:一个一个看,12个与4个对了三次,就是三个同样多。

生3:一个一个看,每个与每个也对了3次。

师:所以,我们就说12个是——

生:12个是4个的3倍。

【赏析】在一摆、一想、一说间,有机渗透了分类思想和对应思想。四个小组从操作中发现,材料“标准量”都是4个,比较量则是个数在不停变化的,从而引出两数相比出现的四种情况:“比…少”“同样多”“比…多”“…是…几倍”,这样过渡不仅妙在浑然天成,而且实现了教学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并在“统一标准”下,通过“一一对应”,降低了学习难度,从而把“差比”与“倍比”问题化归为“对应中的数学问题”。就在学生观察分析,发现规律后,教师突然话锋一转“如果要与‘1对1’,怎么办?”把这节课的思维推上了高潮,在动手操作的经验基础上,学生很快想到了实现“1对1”的可行方法——去多补少。在回忆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对符号呈现出来的结果,因为有了明确的“标准”,所以陈述时就很有“理”,让感性的认识经历了“数学化”的过程,进而形成表象表征。

学生获得的知识往往是零散的,因为年龄小,很难自觉构建知识体系。郑老师的这一课,实现了一个学段一类知识的整合与梳理。整节课,教师从“比多”“比少”“比倍”的知识点,巧妙地由“点状知识”走向“网状系统”,即形成对应中的数学问题。这样的资源整合,颇有“大珠小珠落玉盘”之感。教师还耐心解读学生的错误之源,尊重每个学生的思考成果,为学生的后续学习疏通认识上的障碍,并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心里安然,开心投入学习。

片段三 比中领悟对应,言之有“据”

师:拿出和,摆一摆,说一说。(课件出示)

师:第一题,谁跟谁比?整体上看,谁多,谁少?

生1:与蔬菜比。蔬菜多,水果少。

生2:她错了,蔬菜比水果多2种。

生3:跟水果比,蔬菜多,多2种。

师:这题是跟水果比,水果看作标准,4种水果我们就摆4个(课件:4个)。蔬菜比水果多两种,接着摆下去,该摆几个?

生:我想,既然水果有4种,那蔬菜一定也有4种,而且一个一个数着看,蔬菜还多两种,要再加两个。(课件:在4个下面对应4个,又增摆2个)

师:说得太对了!怎样列式?

生:4+2=6。

师:现在看第二道题,谁跟谁比?整体上看谁多谁少?

……

师:现在是几瓶可乐?算式——

生:5瓶。2+3=5。

师:比较一下,两题中一个“比多”,一个“比少”,但都用了什么方法?

生:加法。

师:所以千万不能见“多”就加,见“少”就减,关键是要仔细读题,看清楚题目的条件和问题。

【赏析】此环节通过“摆学具——画图形——比异同——说想法”的流程,体现了“二巧”,即“巧过渡”“巧变式”。让学生从具体形象的思维过渡,逐渐抽象出数学模型。然后通过比较,用语言陈述符号的内在含义。这样设计,很符合中低年级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为学生的数学建模搭建阶梯。在“摆一摆”和“做一做”的习题设计中,也别具匠心,涵盖了“…比…多…”“…比…少…”“…是…几倍…”知识点,并作了“巧变式”:标准量已知,求比较量;比较量已知,求标准量;而这些,只要搞明白,“跟谁比”、“谁来比”,即可“一窍通,百窍同”,从而达到以不变应万变。先找标准,再来比较,成了此节课的抓手,也为高年级“比与比例”、“分数应用题”作了一个厚实的铺垫。最值得一提的是,在操作中证明了一个低年级多年的认识错误,即见“少”就用减法,见“多”就用加法的计算误区。让学生眼见为实,有理有据,最后形成了高层次的符号表征。

这节课,不仅实现了知识的再创造,而且在“抢凳子”“数纸片”“找规律”“摆图形”“画图形”等活动中,积累了“基本的活动经验”,玩转了加、减、乘、除的互相联系。这样的尝试,不仅是对第一学段整数对应中的数学问题作了一个总结交代,也为第二学段“比的应用”“分数应用题”的学习送上了一把金钥匙——在计算中如何找标准量。

布鲁纳认为:教学过程首先应从直接经验入手(动作表征),然后是经验的映像性表象(表象表征),再过渡到经验的符号性表象(符号表征)。本节课的教学正是遵从学生“已有经验——到直接经验——再过渡到经验的符号性表象”,为学生提供了经验的获得过程,从而实现了学生正确用语言陈述抽象的数学符号的内在含义。 (作者单位:江苏省淮安市新民路小学)

E-mail:

上一篇:把爱的触角伸进心里 下一篇:教育叙事的“一二三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