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个圈子来圈钱

时间:2022-09-12 05:08:19

丫头的店成了各样圈子的活动基地,而人气也在这些丰富多彩地活动中日益高涨。

“创意时代里,要么你被设计,要么你开始设计,总之,该干点什么了吧!”80后的湘妹子“丫头”爱玩爱闹,4年来,凭借着富有创意的菜品、独特的店面装修和不时策划的“饭友”活动,丫头在餐饮江湖里闯荡得有声有色。丫头打造的“酷虾逸族”系列私家厨房在北京已有四家,在南京和郑州有了加盟店,在云南还有一间客栈……这个“玩”着开店的丫头,还真是“玩”出了名堂。

餐厅像闺房

2004年,终于下定决心要逃离老板“五指山”的丫头辞职下海,投资10万元开了第一家餐馆。这家开在居民大院里的小店不过百来平方米,只有7张桌子。连丫头在内,店里的员工也不过寥寥几人。后来生意太好,居民投诉扰民,丫头才把这家叫“酷虾逸族”的餐馆搬走,堂堂正正占了五百多平方米做了大店。

朋友们说,丫头的店都很“丫头”,处处都留有这个老板的痕迹。乍一看,还以为这里是丫头的“私人地盘”。这个丫头实在是太喜欢玩,拉帷幔啦、画墙画啦、摆格局啦……都要亲自动手,装饰出“丫头风格”。

在北京团结湖的“类似渔”,一进门就能看见天花板上垂下的长长帷幔,座椅是木质的,搭配着暗色泽的靠垫,饭桌旁摆放着布偶娃娃和时尚特色杂志。而墙壁更为丰富多彩――有丫头在丽江拍摄的照片和“LOMO私生活”影像展的招贴画。如果你仔细观察,还能发现角落里挂着的一盏煤油灯……丫头一手一脚操持出来的店铺里,连菜单都是她用工整的小楷一笔一画地在牛皮纸上写的。

丫头也亲自下厨,跟厨师切磋厨艺。她的餐馆以湘菜为主,也会做一些改良,加入其他菜系的手法,常常让食客惊奇。

“酷虾逸族”偏重于健康饮食,在开餐馆前丫头就经常研读《黄帝内经》,开店后,她干脆用《易经》和《黄帝内经》之类的书来作为指导,同时听取顾客的一些意见,对菜品进行改进。在丫头的店里,即使是小炒肉、爽口云丝、拌木耳、干锅笋也做得别有风味。而像八喜富贵鱼、寻秦记――川味大盆水煮龙虾、花样年华――虾串BBQ……更是下了一番功夫“研究”出来的招牌菜。只是,每当老板亲自下厨的时候,也是客人们抱着饿瘪的肚子苦等的时候。服务生不停地帮他们磨磨蹭蹭的老板解释着……

新开张的武火侯设计饮食汇,丫头又玩起了新花样。把食材和身体特质方面的一些资料,印在精美得像杂志一样的菜单上,让顾客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和爱好来自己进行搭配。“我会注明什么是阴性体质,什么是阳性体质,顾客可以了解到自己适合吃什么,又应该避免吃什么。我提供一些资料,让他自己成为自己的饮食顾问。”

一起吃饭一起玩

圈子化的经营模式,是丫头开店的另一个特色。

丫头的顾客群最初是她以前工作过的广告圈,后来就以那个圈子为核心扩张,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但还是以文化圈、文艺圈的人为主。

餐厅开了没多久,丫头就忙活着成立酷虾逸族公社,制作了网站。每天醉心的事情就是以餐厅为纽带和平台,召集热爱生活的年轻人一起玩。

公社在丫头的领导下组织了各式各样的活动。

“带上你的美眉带上你的狗!”一帮养狗的朋友,陌生或熟悉,自驾车到郊野山间水边,和自己的宠物一起亲近自然,尽情撒欢。

“春天里,不是远足,就是音乐,当然更要有武火的美味。来吧,在望京让我们创出个不夜城吧。”

植树节、鬼节、七夕、情人节、愚人节这样的重磅日子,单身派对、影迷换碟、肚皮舞会、摄影展这样好玩的活动,被丫头的满脑子鬼主意凑在一起。活动不断,活动的地点或者纽带――餐厅,当然也是人声鼎沸,人气爆棚。

丫头开的几家店,名号、LOGO、装修、主打内容都不一样。每家店都有自己的特色,有偏民族风的、主打鱼的、做火锅的,或是刚开张不久的设计饮食汇,吸引不同的人群,但是却又统一于一个气场,一个吸引各样玩乐圈的气场。

甚至偶尔赶不上丫头办的活动,也会有人专门“到‘咱们家’吃一场,解气”。当食客们把丫头的餐厅当作“咱们家”的时候,生意能不好么?

出新也是丫头的绝招,爱玩爱闹的“圈中人”,往往被新奇的东西吸引。在武火侯设计饮食汇,有一种被称为“围炉”的奇怪装置。看起来像是,“火锅+煎盘”的组合――中间是火锅,周围是煎盘,可以煎牛肉、煎排骨、煎土豆……可谓一举两得。另外还有手工打造的“超级”紫铜大火锅,可以供20多人同时享用,那情形,想着就颇为壮观……

丫头的店成了各样圈子的活动基地,而人气也在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日益高涨。

管理就是放养

几年前,丫头游荡丽江,爱上了那里可以行走在云上的日子。

一年之后,一家客栈在束河古镇静静开张,取名“云上日子”,她把这里当作心里的家。丫头找来一个投缘的姑娘管这家客栈,管理、经营、客户培养都交给她,放心到从没问过人家尊姓大名。

这个老板对餐馆和客栈的管理,的确“非常感性”,奉行的宗旨是:没有要求就是最高要求。

那餐厅最该严肃考核的厨师招聘呢?

“师傅,炒个蛋炒饭和番茄炒鸡蛋吧”,丫头第一句话就把人家吓一跳。“这些简单的菜肴能看出厨师是否爱他的职业――其他的我自己可以调整。”

在丫头的店里,气氛很自由,管理很放任,信息很透明。没人叫她老板,都直呼“丫头姐”。连开会都是玩玩闹闹的。员工能随时知道工作中的重大决策,并且有足够的学习和升职空间。“我希望我的员工们能借此平台走得更远,每年锻炼一两个人出来出任店长之类的管理职务。”大家对这个“习惯放养”的年轻老板很服气,当初跟着创业的主力一直都没分开。

外地要求加盟的店都是对方主动找过来的,而丫头对来加盟的人的要求也很“不靠谱”。“首先他得热爱饮食,得和我的‘气场’相符。其次他得有‘玩’的心态,并不能只靠这个店生活。”在丫头看来,如果对方只靠着开这个店来生活,势必患得患失,对盈利亏损之类过于看重。这就很难坚持下去,把餐馆真正打造出来。而一旦认准了加盟对象,丫头就退居幕后主要交给对方去经营了。“我主要充当顾问的角色,在选址、装修设计等方面提供些参考。其他的我不会去干涉。因为当地人对当地最了解。”

上一篇:服装医院的赚钱处方 下一篇:奶茶名叫西门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