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火点燃李宁

时间:2022-02-28 09:39:08

“这位被称为‘体操王子’的运动员,无论赛场内外,都与体育有着深深的情缘。”

2008年8月8日那个夜晚,在国家体育场“鸟巢”的中央,高举火炬的李宁腾空而起,在体育场上空凌空奔跑一周后,在全世界面前点燃了北京奥运会的主火炬。

那一刻,无数中国人流泪满面。

作为一名成功的运动员,李宁是“20世纪最伟大的运动员”之一;作为一名成功的商人,以他的名字命名的体育用品品牌标志,出现在中国奥运体育代表团的队服上,出现在阿根廷国家篮球队的战袍上,出现在大鲨鱼奥尼尔的球鞋上,出现在华尔街商业评论的文章中……

因其运动员与商人的双重身份,当李宁出现在点火仪式上,必定成为一颗巨大的奥运商业球。

作为一个运动品牌,在点火之前,李宁从没有远离奥运。在北京奥运会赞助商竞争中败给资金雄厚的国际运动品牌阿迪达斯后,李宁采取了一系列“曲线救国”的策略。仅仅在失利后的第三天,李宁便与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签订协议,协议规定2007~2008年播出的栏目及赛事节目的主持人和记者出镜时,均需身着李宁牌服饰。这意味着,在北京奥运期间,只要打开央视体育频道,李宁的Logo就会跳入观众的眼帘。这是一次巧妙的“偷梁换柱”,十分巧妙地躲过了奥运知识产权森严的壁垒,独辟蹊径去接近北京奥运会。因此,李宁和蒙牛等其他一些失去奥运赞助商资格的中国公司,被人们戏称为“奥擦委”(“奥运营销球委员会”)。

随着奥运的日渐临近,国家奥组委对此类行为进行了更严厉的查处。李宁主动宣布终止一些打奥运会球的行为,央视体育频道的主持人也按要求脱下了李宁牌服饰。然而2007年1月、3月和6月,李宁已分别签约阿根廷篮球协会、瑞典奥委会、西班牙奥委会,奥运会上,谁也无法阻止带有李宁标识的服装频繁出现在相应的赛场。而记者从在奥运会现场采访的同行处获悉,李宁公司向每一个采访奥运的注册记者发放了一大包李宁牌服装,这意味着,李宁的品牌,将随着奥运报道的镜头出现在世界各地的媒体上。

开幕式结束后,李宁迅速成为网民热议的焦点。很多网民表示:“天亮了就去买件‘李宁’来穿。” 第二天更是有网友发帖称:“还未到营业时间,已经有顾客等在李宁专卖店的门前。”

如果说网民还不够有说服力,那么还有股市。在李宁点燃圣火后的首个交易日,8月11日,李宁公司的股票一改上个交易日的跌势,股价大涨近5%。

李宁成为最终点火人选的背后,有一个很多人忽略了的细节:早在2007年初,李宁便将自己“请愿”做火炬手的申请通过体操中心主任高健上报国际奥委会和中国奥委会。经过层层审批,他在与许海峰等运动员的竞争中,最终被确定为本届奥运会的点火人。作为对手,阿迪达斯却只能有苦说不出,因为你只能防备李宁公司“借光奥运”,却无法阻止李宁本人走近奥运。

在北京奥运的营销战中,李宁公司不是赞助商,却很可能会成为最大的赢家。而成功的关键,在于在品牌推广的过程中,巧妙地使商业化的味道淡化到最低。当李宁“漫步”在奥运最高的荣耀之旅,他让全世界感受到的,没有商业的利益,只有奥林匹克的圣洁。圣火已经点燃,而这一幕的真正影响力,也许还远未完全显现。

上一篇:幸运餐桌 第10期 下一篇:从温州到重庆的服装流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