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时间:2022-09-12 04:53:10

高中化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摘 要:创新教育是现代化教学的必然产物,体现了教育的本质和发展趋势,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严峻课题。化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化学综合能力,还能帮助学生拓展思维。培养学生的多向思维、求异思维,让学生学会创造是化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本文从当前化学创新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在化学教学中构建创新模式两方面对化学创新思维的培养进行论述。

关键词:化学教学;创造性思维;措施

随着高中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培养具有创造性思维的人才已经成为教育的主要任务,化学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学好知识,全面发展各方面的综合能力。因而,创造性是化学教学的灵魂,首先表现为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一、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存在的问题

创造性思维的化学教学主要是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但是一些化学教师的教学观念没有及时更新,行为与能力等方面不能适应新时期的教学要求,跟不上教育改革的步伐,创新教学存在许多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的化学教学观念陈旧

有的教师认为,好学生是课堂上认真“听”出来的,不需要思考、创造。这些教师教学理念的陈旧,必然导致学生对化学学习没有兴趣。

2.教师的化学教学方法落后

化学知识比较抽象,学生需要理解和掌握。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地位,教师占主导地位,许多教师的化学教学处于封闭状态,教学模式比较陈旧,授课方式单一,以传授知识为主,学生没有学会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对所讲内容没有产生怀疑。教师忽略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缺少Υ丛焖嘉和创造性人格的培养。

3.以考试类型为主要教学内容

教师的教学内容以试卷题型为标准,引导学生去冥思苦想标准答案。这样的教学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违背了化学教学规律,与时代对教学的要求相去甚远。这种现状谈不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无疑是不适应时代要求的。

二、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措施

1.提升教师能力,更新教育观念

教师只有先提高自身的能力,才能有效帮助学生,化学教学水平的高低与教师自身的素质是密切相关的。高效的课堂教学会使效果事半功倍。学生喜欢知识面比较广的教师,能带动学生无限探索,因此,提高教师自身的能力至关重要。学生的潜能非常大,教师要运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把潜能发挥出来,不断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教师自身创新能力的提高,是学生构建创新思维的前提条件,教师应多接触新事物,不断充实自己。教师应树立正确的创新教育思想及创新教育观念,从观念上转变传统的化学教学模式。新的教学观念要求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自主探索学习,教师要注重学习方法,总结规律并传授给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一点一点地渗透。所以,提高教师的素质与能力是创新教学的前提条件。

2.为学生设置情境,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发展创造性思维

设置化学情境进行教学,这种情境不同于一般的教学或艺术上的情境,而是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自由思考的教学情境。教学情境包括学科的因素、人的因素、物的因素,多种因素的巧妙结合,才能成为教学情境。创设化学教学情境,从操作来看,方法多种多样,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学生创造情境,提高教学效果,当然也离不开先进的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是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是现代化教育技术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表现形式,受到教师的喜爱。多媒体具有图文并茂、声像俱全的特点,它将文字、声音与动画有效地整合起来,以此来传递信息,化静态为动态,使教学方式丰富化、形象化,给教学课堂带来了勃勃生机与活力,对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兴趣的培养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十一世纪是创新的世纪,经济飞跃发展,科技文化也在不断创新。创新的时代需要创新的人才,创新的人才需要创新教育来实现。总之,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大胆想象,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多思考,多问为什么。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构建学生的创新思维。二十一世纪需要创新人才,因此,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时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刘碧云.化学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激发[J].新课程学习(综合),2014(5).

[2]陈隆升.化学课堂教学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4.

作者简介:袁治国(1968― ),男,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化学实验教学。

上一篇:提高初中美术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讨 下一篇:更新评价理念,提升教学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