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至、圣、贤

时间:2022-09-12 04:14:04

十年前读商学院的时候,被老师教诲:世界上只有三种公司可以持续发展、基业常青:

第一种:技术领先型,比如Intel只管追随“摩尔定律”不断开发生产出新的芯片,整个行业和用户只有追随;

第二种:流程优异型,比如麦当劳,就是有本事以很低的成本保持全球范围内的质量高度稳定,永远有忠诚的客户;

第三种:客户成长型,盯住一个高速成长的客户群体,及时发现客户未被满足的新需求,扩大自己的服务范围,比如腾迅、中国移动等。

商学院毕业后,至今在医疗信息行业从业十年,发现商业战略上“客户成长型”是我们这个行业内公司能够生存和发展的唯一选择。还真是没有见到哪个公司凭借核心技术优势在行业中呼风唤雨,更没有见到有人能够靠着标准化、低价格产品大行其道。回首这些年来,经历行业跌宕起伏,风风雨雨还能历久弥新的企业,或家底殷实,或决策高明,反正都跟得上政策和用户的步伐。从疾病直报、应急指挥,到成本分析、绩效考核;从门诊医保、患者满意,到远程医疗、基层建设。跟得上脚步的不一定有收获,跟不上脚步的一定很惨淡。

这还仅仅是从宏观角度的鸟瞰,如果深入微观在具体的产品开发、技术实现和项目实施方面,用户的接受程度往往是一切技术想像力的终点。现在各大医院有板有眼地推动门诊持卡挂号、预缴金结算,甚至可以做到银行发卡,实时医保结算。而在十多年前关于门诊患者卡中的预缴金余额在财务上如何处理就是个说不清道不明的问题,甚至会被扣上“事业机构非法集资”的帽子。

在电子病历领域,“编辑器是不是电子病历的必需?”争论多年。几乎所有IT技术开发人员都对此持反对态度,毕竟信息系统的核心使命是流程控制和数据交换。但是在用户那里的实施人员会告诉你,在现场用户近乎吹毛求疵的打印版面要求下,“编辑器”是最有效率的方案。

对比一下海峡那边的台湾,同文同种,医院门诊量都很接近,但是他们的电子病历系统确实不需要一个强大的“编辑器”,系统的重点是解决好临床数据的集成、展现和流程协同。根源是:台湾的医护人员和质量控制部门对病历版式的要求不高,甚至不同系统输出的文件版式有差异都可以接受,内容准确一致最重要。

当然,并不是说大陆这边的医院用户就停滞不前了。大道相通,在“便捷录入,版式精准”两个基本要求满足之后,临床数据集中展示,流程协同等需求也就逐渐出现了。可以看到最近各个厂商的新一代电子病历产品中,多少都有了些台湾同类产品的影子。不是产品两岸三通了,是用户需求三通了。

在跟随客户成长的行业里面,遵循的是道家“道法自然”的哲学,不仅要有能力看得到未来的趋势,还需要有敏感度把握得了客户发展的节奏,二者缺一不可。道家把“法自然”的达人分成四个级别:真人――可以“提挈天地,把握阴阳”,既有宏观远见,又有微观执行力,是能够在关键时刻推动客户变革的神人;至人――可以“合于阴阳,调于四时”是能够与客户同呼吸共命运,和谐进退的牛人;圣人――可以“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是能够灵敏感知客户动态,亦步亦趋,与时俱进的高人;贤人――“逆从阴阳,分别四时”是大原则上不糊涂,跟得上形势的明白人。

凡是达到上述四个“达人”级别的养生人士都可以寿延过百,如果是行业中的企业就能够基业常青。你的企业在哪个级别上呢?

(欢迎反馈至blog.省略/u/1880795034)

上一篇:公共卫生信息化助力新医改 下一篇:肺炎支原体抗体1131例检测结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