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环境规划与经济发展的思考

时间:2022-09-12 04:00:05

关于环境规划与经济发展的思考

【摘要】 城市环境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建设的基础性工作之一。近年来,由于环境保护规划没有与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同步落实,使城市环境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城市环境不能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针对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 环境规划;经济发展

一、环境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个城市的建设,必须有一个具有前瞻性和科学性的城市总体规划;一个城市要建设优美的人居环境和可持续生态环境,就必须有一个与之相适应的城市环境规划。以前城市的环境规划是单项规划,而且要服从城市总体规划,不易科学且合理地落实。如果一个城市的总体规划不合理,不利于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而环境规划若必须服从于它,则可起的作用是微乎其微。现在许多决策者们都认识到,必须强化城市环境规划,将城市环境规划纳入到城市总体规划中,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城市与经济建设,使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城市环境规划的主要内容

1.提高城市环境质量。实施城市形象工程。绿化是城市生态文明的标志。要围绕建设国家级现代化园林城市目标,进行城市总体形象的策划和塑造,做好绿化与文化、自然与历史文化的结合,进行街道、河流、城市内部功能区及城区边缘等窗口部位的形象设计建设,搞好城区公园的策划设计和建设。搞好交通主干道绿色长廊建设。努力增加绿化面积和提高绿化质量,改善投资和生活环境。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保护市民身体健康为根本出发点,树立“环境优先、持续发展、绿色文明”的理念,预防和控制城市发展对环境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将绿化、林业建设作为城市生态发展的第一需求,大规模推进城市绿化、林地建设,重视物种多样性和绿地的保护及修复,全面开展城市环境治理和保护,创造舒适优雅的城市环境和人居环境,不断提高市民的生活环境质量,推动城市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2.加强城市污染控制。城市总体规划则应根据环境规划中确定的环境容量和功能区划来制定,并依据环境容量明确城市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这样既有利于保护环境,也有利于经济发展。如水体污染的治理,由于早期人们环境意识淡薄,形成工业布局不合理及污水大量排放。如香港政府为了解决吐露港的水污染问题,先后多次投入巨资用于治理,但吐露港的水质继续下降,未见好转。这是建污水处理厂时,没有进行全面水质规划的典型例证。

3.高起点、高要求规划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环境规划和空间形态设计,合理规划城区的区域划分和功能布局,充分兼顾经济功能和其他社会服务功能,营造高水平的人居环境。要针对城市环境现状及未来发展需求,在科学指标体系的指导下,通过调查研究、信息的收集和加工、环境预测,对过去和现在存在的及未来可能发生的环境问题进行定性或定量的描述,抓住主要的环境问题,确定环境保护目标,根据城市布局和土地利用规划提出相应的环境功能分区,确定工业布局调整、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污染控制措施等,实现功能分区要求的环境质量目标,促进城市经济建设、城市建设与环境建设协调发展,实现城市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三、对城市环境规划的几点思考

1.坚持环境规划和城市规划同步进行。城市环境规划要与城市建设发展规划相匹配,既要有长远的城市发展规划,也要有近期的城市环境建设计划,要按照人口对环境生存空间的基本要求和生态城市建设发展的基本规律,规划建设一定面积比例的广场、绿地、水域等环境功能区,使环境容量与城市发展规模相适应,环境建设与城市发展步伐相统一,环境质量与市民生存要求相一致。目前,我国多数乡镇功能区划和发展空间布局未确定,需要加强小城镇城市化的总体规划和环境规划,把规划纳入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计划中,坚持环境建设、经济建设、城镇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的方针。环境规划要突出城市的特色和地区的优势,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制定环境保护规划目标,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统一。

2.把环境做为城市的重要资产来经营,是推动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有效途径。现在,越来越多的城市政府提出“经营”城市的理念。经营城市的主要目标之一是促进城市土地增值,提高城市的吸引力和辐射力。环境质量的好坏是土地能否增值的基本条件之一。如南京市多年来一直想把江北新区变个样,做了区划却没有好规划,想搞建设又没有资金来源,大发展的梦想迟迟得不到实现。2000年,南京市从德国请来两位世界知名战略规划专家。两位专家注重特色塑造,活用新加坡经验,对江北新城作了崭新的概念式规划,几百亿投资源源涌来,地价涨了3倍。可见,规划是城市发展的首要条件和第一资源,规划在城市化进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是一个城市发展的方向标。

3.规划做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一个地区经济发展前景的优劣,这已经成为各地实现大发展的共识。大连市较早提出环境问题也是经济问题,在城市建设中始终坚持环境优先的原则,加强工业布局调整,实行“退二进三”,对甘井子工业区进行集中改造,拆除旧厂房,扩大绿地面积,保留下来的工业项目也进行产品结构调整,放弃污染重的上游产品,发展精细的下游产品。这些措施大大改善了市区环境质量,带动了房地产、旅游、会展、商贸等产业的发展,吸引更多的企业到本市投资。据估算,大连市在环境治理方面的投入产出比是1:5。大连的经验生动地证明,优美的环境是最有效的“招商广告”。

4.制订规划,要敢于跳出行政区划的限制,实现最大范围的规划布局。城市,是区域中的城市,它不可能孤立地发展。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和国内城市发展集群化、连绵化的形势下,区域经济既融合又竞争的态势更加明显。制订大规划,还要以更宽广的视角、更长远的目光,综合分析城市在区域中的区位优势、竞争优势,正确把握城市在区域中的职能分工,积极争取错位竞争、互动发展,提升城市的区域功能地位。例如南京,河西新城、仙西新市区、东山新市区、江北新市区,露面就是“一城三区”。本来1000多平方公里的城区面积,马上发展到4730平方公里。隔江相望变成了跨江发展,长江变内河。南京江宁开发区一次规划了72平方公里的园区,里面所有的村庄都搬迁,“十四通一平”一次完成,所有的管线一次下地,路边美化绿化一次完成,地下共通管沟,路上只留路灯。这些大思路的规划、大手笔的建设推动了发展上的大跨越。如苏州,近几年的经济发展速度也令人叹为观止,真正原因是他们有勇气突破地域间的行政壁垒,借他人的优势为己所用,甘当配角,实现错位发展。苏州不仅是江苏省的苏州,还是上海的苏州、浙江的苏州、世界的苏州。只有跳出城市,站在区域化的大视角上看城市发展,才能为城市未来的前景描绘出更科学更宏伟的蓝图。

5.弘扬环境文化,建设人与自然相协调的环境。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环境意识、环境质量和环境文化,是这个国家和地区精神风貌、文明形象、文化品位和先进程度的重要标志。保护碧水、蓝天、绿地,营造人与自然相协调的环境,让百姓呼吸上新鲜空气,喝上洁净的水,吃到无污染的放心食品。这正是环境文化总和具体事物而上升为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思想内涵。深刻认识环境文化的具体内涵,认识环境保护工作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位置,把环境文化纳入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范畴,是时代进步的特征。环境文化的高与低,体现着一座城市的内在气质,也决定着一个城市的外在形象。人类以文化的方式生存,所有先进文化都是生存于自然中的文化,环境文化的核心是生态文明。生存于自然中的文化不能反自然。文化与自然环境的辩证统一,就是人类生存的本质。促进人与自然相协调的环境,就是要实现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汪光焘.气象、环境与城市规划[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4

[2]城市规划与大气环境[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4

[3]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4]李晓江.关于“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的思考[J].城市规划.2003(2)

[5]陈欣欣.建筑的科学之维[J].建筑学报.2003(6)

[6]叶小群.关于城市规划概念语言的思考[J].华中建筑.2004(4)

上一篇: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创新能力的培养 下一篇:试谈工业设计中的仿生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