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防治知识的认知干预调查

时间:2022-09-12 03:09:41

狂犬病防治知识的认知干预调查

狂犬病是一种死亡率极高的传染病,从狂犬病疫苗的使用量来估算,全国每年狂犬病暴露人数超过4 000万人次[1]。缙云县狂犬病暴露病例也逐年增加,年均暴露率为100/万人左右。有研究资料显示,狂犬病防治知识知晓率的高低与狂犬病疫情的发生呈现负相关[2]。为了解缙云县狂犬病暴露者对狂犬病防治知识的了解程度,开展了狂犬病防治知识认知干预的调查,为以后制定狂犬病防控的健康教育宣传策略提供参考依据。

1对象与方法

2014年1月1日至2015年5月15日,在缙云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犬伤门诊就\的狂犬病暴露人群中,选取年龄在15~65岁、文化程度在小学及以上的暴露者作为调查对象。按就诊先后,用随机数字法抽取干预组与对照组各350例。

1.2调查方法

干预组暴露者就诊时先让其自行填写课题小组自制的“狂犬病防治知识问卷表”,然后采取医护人员给予面对面口头宣教、暴露者自行翻阅宣传画册、知情同意书等方式,实施认知干预。在暴露者首次复诊时让其填写相同内容的问卷,进行干预后调查,并记录每次复诊的按时性与接种期间刺激性食物的进食情况。对照组暴露者仅按常规处理,只记录复诊的按时性与刺激性食物的进食情况,并与干预组进行全程接种的依从性比较。

1.3统计学分析

利用Excel 2007和SPSS 19.0进行统计分析,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基本情况

两组样本人群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前调查发放问卷350份,收回有效问卷340份;干预后调查发放问卷340份,收回有效问卷336份。

2.2干预前后狂犬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比较

10项狂犬病防治知识,干预前知晓率最高的是“接种狂犬病疫苗能预防狂犬病吗”(97.62%),最低的是“被动物舔舐破损皮肤黏膜也可能得狂犬病吗”(19.35%)。干预前狂犬病防治知识的总知晓率为49.20%,干预后为97.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项知识中只有“接种狂犬病疫苗能预防狂犬病吗”一项干预前后的知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311,P=0.128);其他9项干预前后的知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3不同人群的知晓率分布

干预前,不同性别的暴露者10项狂犬病防治知识总知晓率无明显差异(χ2=2.834,P=0.092),不同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地区、既往暴露史的暴露者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25.827、6.390、42.220、44.679、91.792,P值分别为0.000、0.041、0.000、0.000、0.000)。见表2。2.4干预组与对照组暴露者的依从性比较

两组暴露者均以“211”方式接种,比较第二次、三次复诊时注射疫苗的按时性,干预组的按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第三次复诊时刺激性的食物进食情况进行比较,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按时注射疫苗及未进食刺激性食物的三次复诊合计的依从率进行比较,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讨论

干预前,缙云县狂犬病暴露人群对狂犬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较低,干预后则有明显提高。提示该地民众对狂犬病防治知识相对匮乏,而干预后的效果明显。调查结果显示,年龄偏大、文化偏低的农村居民群体对狂犬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明显偏低,这一结果与王韵等[3]的报道基本一致。这可能与农村居民受教育程度较低和获取狂犬病防治知识的机会较少等因素有关。有既往暴露史的人群狂犬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无暴露史的人群,这与以往受伤后在处置过程中接受到相关知识的宣教有一定关系,这也提示认知干预对提高狂犬病防治知识知晓率的重要性[4]。

干预组按时注射疫苗与不进食刺激性食物的总体依从性远高于对照组,说明健康教育的宣传干预能影响暴露者的就诊行为和态度。但两组暴露者随着间隔时间延长,依从性均逐步下降,这一结果与王传林等\[5\]的报道相似。究其原因,可能与随着时间延长,暴露者伤口逐步痊愈,对狂犬病的恐惧心理也慢慢消退,对预防接种的重视程度也有所降低等因素有关[6]。

缙云县曾出现1 例被鼬獾咬伤,没有到医疗机构就诊处置,引发狂犬病而死亡的病例[7]。提示当地狂犬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工作没有完全做到位,还存在着许多薄弱环节。现实别是年龄偏大、文化偏低的农村居民这一群体,对狂犬病的认识非常有限,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暴露后主动就诊意识[8]。另外,许多村民对“除犬类之外的其他动物咬伤也会传染狂犬病”这一知识知之甚少。这也提示在今后制定狂犬病防治知识宣传策略时,传染源的识别防控与暴露后伤口的规范化处理两者应并重,将农村人群作为重点关注对象,利用当地的报刊、电视、网络等媒体,开展丰富多彩的健康教育干预活动,才能有效提高群众的狂犬病防控意识和知识水平。

参考文献

[1]姜里迦.我国狂犬病人间流行特征及防控策略\[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1,27(2):148150.

[2]舒采祥,荆其清,刘剑梅.溆浦县狂犬病流行病学分析及防治\[J\]. 实用预防医学,2007,14(4):11161117.

[3]王韵,陆彩萍.犬伤病人对狂犬病的认知及其治疗行为调查\[J\].护理研究,2011,25(12):33283330.

[4]郑金鑫,关世阳,王婉丽,等.安徽省某乡镇农村居民狂犬病知识态度的调查\[J\].江苏预防医学,2014,25(1):8284.

[5]王传林,张晓威,俞永新.狂犬病疫苗接种程序的依从性调查及经济成本分析\[J\].中国疫苗和免疫,2010,16(3):254257.

[6]黄瑞辉,何瑛,龙智钢.684例疯动物咬伤者免疫全程认知干预及依从性调查\[J\].实用预防医学,2013,20(3):312313.

[7]应丽红,章国宝,柯森华,等.对抓捕鼬獾引起狂犬病死亡病例的调查与思考\[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5,35(7):910911.

[8]王玮,柴程良,孙继民,等.浙江省2008―2010年狂犬病流行特征分析\[J\].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12,23(4):320323.

(收稿日期:20150706)

上一篇:江苏省启东市1993―结直肠癌发病情况分析 下一篇:中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发展的时代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