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电打响数字化三大战役

时间:2022-09-12 01:59:55

广电打响数字化三大战役

有线网络的光纤化、双向化改造,地面无线电视数字化,卫星直播传输技术和接收机的技术试验以及建立卫星直播“村村通”节目平台,是2007年广电数字化的三大重点。

3月30日,第15届中国国际广播电视信息网络展览会在北京国际展览中心开幕。

国家广电总局副局长张海涛在中国国际广播电视信息网络展览会(CCBN)主题报告会上透露,经过3年的“整体转换”,有线数字电视用户达到1266万; 而与此同时,随着8月1日地面数字电视国家标准开始正式实施,以及10月中星9号直播卫星升空,广播电视有线、地面以及直播卫星的全面数字化已经拉开序幕。

张海涛表示,在地面数字电视方面,“国家广电总局首先做好重点地区的频率规划,在北京等重点地区进行试验播出,保证明年北京奥运会期间开展地面数字电视业务。”

500亿元投入有线网络改造

作为拥有1.2亿用户的庞大接入网络,有线网络的数字化堪称近3年国家广电总局的头号工作重点。2003年,国家广电总局首先推出了“青岛模式”,从而拉开了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的序幕。目前已经有25个城市完成了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有线数字电视用户达到1266万。

虽然这条“整体转换”之路一度颇受争议,且1266万的用户数量与最初3000万的目标相距甚远,但2006年仍旧是有线数字电视快速发展的一年,其用户数量增长了两倍。

“2007年将是由试点到全面铺开的一年。”张海涛说,“目前上海、北京、天津、重庆等重点城市的有线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已经展开。”而根据IDC预测,2007年我国有线数字电视用户将有望达到2240万。

电信运营商向视频领域渗透,以及全球三网融合的大趋势,使得有线网络面临越来越大的生存危机,除整体转换实现终端的数字化外,另外一个关键便是有线网络的光纤化、双向化改造,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开展更多的新型业务,推动有线网络向双向、交互、多动能、多业务发展。据称,广电系统将在有线网络改造上投入500亿元。

国家广电总局科技司司长王效杰透露,国家广电总局将《有线电视网双向化改造指导意见》。总体原则是,在基础传输网络改造方面,有线网络要基本实现光纤到楼,逐步实现光纤到户。

地面无线 “公益”优先

2006年8月18日,国家标准委地面数字电视国家强制性标准《数字电视地面传输系统帧结构、信道编码和调制技术要求》,该标准将于今年8月1日正式开始实施。

“地面无线电视数字化的原则是,地面电视以公共服务为主,不加密播出; 同时要确保模拟和数字同步播出。”王效杰解释说。

国家广电总局统计显示,我国目前仍有2.2亿家庭通过地面无线方式接收广播电视,且主要集中在农村地区。因此,今明两年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的重点是无线覆盖工程。

“我国地面电视由模拟向数字转换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模拟与数字同步播出将长期存在,数字电视的频率规划、业务顺序、转换安排都必须首先保证公共服务。”从张海涛这一表述可以看出,“公益性”将是地面无线覆盖的首要原则,地面数字电视的发展必须在这一基础上逐步推进。

目前,国家财政部已为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落实30亿元经费,用于3000多座无线发射台站的更新改造和维护工作。

在坚持公益性、模拟与数字同步播出的基础上发展地面数字电视,要远比有线网络数字化艰巨得多,难怪张海涛一再强调:“这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

由于去年公布的地面数字电视国家标准也仅仅是一套基础性标准,要正式开展地面数字电视业务,还需要配套标准和产业准备。

据了解,目前国家广电总局已经成立了地面数字电视国家标准实施领导小组,下设了技术政策、技术标准、频率规划、技术试验、节目政策和经济政策6个工作组,主要工作是完成17项配套技术标准的制定、确定应用模式和技术参数、加快相关设备产业化以及频率规划。

直播卫星服务“盲村”

去年6月份发射的我国首颗直播卫星鑫诺2号发射失败,作为备用星的中星9号将于今年10月份升空。但对于直播卫星的使用范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新时期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的通知》规定: 对于地面无线覆盖无法解决的“盲村”,要通过直播卫星方式来解决。

上述规定无疑为这颗直播卫星划定了应用范围,即20户以上的已通电自然村。据统计,目前该类自然村数量有72万多个。这也同样意味着,在欧美国家出现的直播卫星与有线网络竞争局面,短期内不会在中国重现。

张海涛表示,作为“村村通”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发改委将在 “十一五”期间安排资金34亿元,对上述“盲村”直播卫星平台给予补助,但总体原则是见物不见钱,直接为农民提供卫星接受设备。张海涛说:“今年的主要工作任务是进行卫星直播传输技术和接收机的技术试验,建立卫星直播村村通节目平台。”

此外,为了保证广播电视卫星直播安全的要求,我国直播卫星所采用的并非国际普遍采用的DVB-S或者DVB-S2技术,而是由国家广电总局组织研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卫星传输技术ABS-S。

据相关企业透露,目前基于该标准的信道接收芯片已经面世。

链接:“地面国标”市场角逐日趋激烈

CCBN展会上,“清华系”的凌汛科技以及“交大系”的上海高清数字科技产业有限公司纷纷展出了符合国家标准的芯片或者解决方案。展会上,中国地面数字电视国际标准(简称“地面国标”)相关技术及应用也非常引人注目,显示出地面国标相关产业链正在形成之中。

虽然整个产业“尚处于准备阶段”,但市场角逐已日趋激烈。去年12月19日,上海高清宣布获得国家开发银行首批3000万元贷款,用于支持地面数字电视技术的产业推广,并牵头组建了中国地面数字电视国标产业化推进联盟。上海高清公司总裁助理王尧透露,目前上海高清已经与15家运营商签订了合作协议,其中有6家为省级网络。

而与此对应,凌汛科技也在CCBN期间宣布,从英特尔募得4000万美元投资,并推出一套完全基于中国地面数字电视标准的端到端的解决方案。该公司副首席战略官董弘表示: “目前,凌汛科技已经推出了多款基于国家标准的信道解调芯片,初步形成规模。此外,我们还与国内外近百家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例如,康佳以及创维已先后宣布推出了基于DMB-T的一体机、机顶盒等终端产品。”

但是,对于目前地面数字电视国家标准的产业准备,相关单位却持谨慎乐观的态度。广电总局在今年2月2日的《关于进一步规范地面数字电视系统技术试验的通知》称,目前还没有完全符合国家标准的测试机、发射机。为此,国家发改委将建立一个数字电视工程中心,以加快产业化进程; 另外,由地面数字电视特别工作组提供数字电视激励器和标准测试接收机供测试用。

上一篇:设计主导PC未来 下一篇:信息化遭遇新雷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