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军人养老险规则模式及原则

时间:2022-09-12 12:48:11

论军人养老险规则模式及原则

作者:许京峰 张学礼

总理2011年6月20日,在参加全国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部署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经验交流会议时指出,国务院决定在全国范围启动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试点,并加快新农保试点进度,在本届政府任期内基本实现制度全覆盖。作为社会保险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和构成社会保障制度体系的一项保障制度,军人保险制度必须要跟上社会保险制度建设发展的速度。但目前军人退役养老保险制度尚未建立,这与中央提出的把各类人员纳入社会保障覆盖范围和推进各类社会保障制度整合的要求不相适应,同时也影响社会保障体系的协调发展。只有尽快建立军人退役养老保险制度,与国家政策协调同步,才能跟上国家社会保障改革步伐,实现军地保险政策配套、待遇衔接,促进国家社会保险制度的发展。再次,建立军人退役养老保险制度,是维护退役军人切身利益,促进部队稳定、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现行军人保险政策制度下,军人服现役期间不建立个人账户,不缴纳统筹基金,只是按照社保部、财政部、人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关于转业到企业工作的军官、文职干部养老保险有关问题处理意见的通知》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关于印发军队转业干部安置暂行办法的通知》等相关规定,对转业到企业工作的军官、文职干部给予养老保险一次性补贴,军人的军龄视同参加社会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年限,但军龄视同缴费年限这一待遇在大多数省份也较难“实账”落实。退役军人养老保险问题如果长期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和有效解决,待若干年后大批退役军人达到退休年龄而享受不到相应水平的养老保险待遇时,就很有可能积聚演变成潜在的社会矛盾。这要求我们尽快建立退役军人养老保险制度,把军人面临的相关风险解决好,解除其后顾之忧。

军人退役养老保险制度的基本模式

军人保险既是国家社会保障体系的组成部分,又是军队人员生活待遇的组成部分。因此,建立军人退役养老保险既要遵守国家社会保险的原则和规律,又要充分体现军人保险对象的特殊性,形成中国特色的退役军人养老保险制度。保障对象。按照对应国家事业单位、企业、城镇和农村实施的养老制度,区分干部、士官、义务兵和供给制学员建立既统一又灵活的基本养老保险和补充养老保险制度的原则,保障对象包括计划分配到党和国家机关、团体、事业单位和企业的转业干部,复员干部,士官,义务兵和供给制学员。操作模式。鉴于当前国家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新型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均实施“统账结合”型养老保险模式的现实,军人退役基本养老保险总体上亦实施“统账结合”模式,实行个人账户和统筹基金相结合,保险基金均由军费转移支付,军人个人不缴费。干部退出现役时,选择计划分配到党和国家机关、团体、事业单位转业安置的,按党和国家机关、团体、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政策执行(目前党和国家机关、团体、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尚在探索中,无参照模式);选择计划分配到企业转业安置和复员的,依据公民身份证号为其创建社会保障号,根据服役年限、基数和比例,一次性计算个人账户基金数额和单位统筹基金数额,建立养老保险账户,由部队财务部门与地方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实施保险基金转移和养老保险关系转续,个人账户基金和缴费年限累计计算;选择自主择业的,不享受个人账户和单位统筹基金待遇,退役后就业的,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依法参加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其缴费年限从其在当地缴纳保险费之日算起。士官从下达命令之日起,创建社会保障号,建立养老保险账户,按个人账户和单位统筹实施账户基金挂账积累,退出现役时由部队财务部门与地方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实施保险基金转移和养老保险关系转续,个人账户基金和缴费年限累计计算;士官提干的,账户封存,退出现役时按干部养老保险模式运行,符合累计计算条件的一并转移。义务兵和供给制学员在服役期间也不建立养老保险账户,义务兵退出现役的,创建社会保障号,根据服役年限、基数和比例,一次性计算个人账户基金数额和单位统筹基金数额,建立养老保险账户,由部队财务部门与地方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实施保险基金转移和养老保险关系转续,个人账户基金和缴费年限累计计算;义务兵和供给制学员选改为士官的,建立账户时一次性计算个人账户和单位统筹基金数额,一并挂账积累;提干的按干部养老保险的模式运行。军人退役补充养老保险模式,根据国家补充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发展确定。账户规模。考虑到军人团体的特殊性,军人本身承受风险、担负任务的相同性,军人退役养老保险账户规模应坚持统一性原则,并且个人账户的规模要略高于全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平均水平。据调研,2010年1月1日国家颁布实行的《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明确参保人员跨省流动就业转移基本养老保险关系时,个人账户储存额,1998年1月1日之前按个人缴费累计本息转移,1998年1月1日以后按计入个人账户的全部储存额计算转移;统筹基金,以本人1998年1月1日后各年度实际缴费工资为基数,按12%的总和转移,参保缴费不足1年的,按实际缴费月数计算转移。2010年全国大多数省市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缴费比例,个人账户为缴费基数的8%,单位统筹为缴费基数的20%。军人退役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比例,个人账户为缴费基数的8%、单位统筹为缴费基数的12%;缴费基数为干部或士官当月基本工资和生活补贴之和。基金管理。军人退役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不得提前支取,义务兵、士官个人死亡后,其个人账户中的余额可以全部依法继承,军人退役养老保险账户建立后,未发生转移和继承支取的长期挂账封存。保险基金实施挂账式积累,无货币形式的基金存储运行过程,不计息。个人账户基金和单位统筹基金除军人死亡,由其继承人以现金形式支取外,均不能以任何形式支付本人,基金转付由部队财务部门和地方养老保险经办机构通过银行完成。养老保险基金实施预决算管理,发生一笔转移支付一笔,年底逐级汇总通过决算领报。接续程序。军人退出现役时,部队财务部门为其开具《军人退役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缴费凭证》和《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申请表》,主要记录参保人的自然情况、社会保障号,参保的起止时间、缴费比例基数,个人账户基金、单位统筹基金数额和通联方式等信息,是与地方接续养老保险关系的有效凭证。退役军人确定参加城镇职工、城镇居民或新农村基本养老保险的,将此两项凭证交由地方社会基本养老保险经办机构,经办机构以此向部队财务部门发出《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联系函》,财务部门填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信息表》,并按联系函提供的地址、开户行、银行账号等信息,传递《信息表》,划转基金,以及终止军人在部队期间的保险关系等手续,地方经办机构凭《信息表》和转移基金为其办结接续手续。保费来源。建立军人退役养老保险制度,是适应国家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发展和确保社会和谐部队稳定的必然要求,军人的职业风险特殊,军人保险待遇适度从优,完全符合国内外的惯例。军人退役养老保险,个人不缴费,个人账户和单位统筹基金均由中央政府承担,纳入军费,实施预决算管理。

建立军人退役养老保险的原则

国家负责原则。军队是国家的柱石,军人是奉献的职业。通过为军人提供相对优厚的保障来解除军人的后顾之忧并激励其为国效力自古皆然。军队是国家的军队,维护的是国家安全与全民利益,军人的保险责任自然由国家承担。新制度的建立,不仅可以有效保障军人的保险权益,而且由于转移了单位统筹基金,减轻了地方政府的负担,增强了社会保障能力。近几年,国家财政实力持续大幅增强,在面向普通劳动者和全体公民的社会保险制度加速推进的背景下,建立军人退役养老保险制度有了相应的物质基础,在经济上完全具有可行性。军地统一原则。现行兵役制度和军人退役安置政策决定了大部分军人最终要退出现役,纳入社会保障制度体系,依托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现晚年的基本生活保障。军人退役养老保险制度主要组织实施服役期间的参保和记录转续缴费情况,并通过军地养老保险关系的有效衔接,归属纳入社会基本养老保险体系,才能完成退役军人真正意义上的“老有所养”,确保退役军人保险权益有效落实。军地养老保险关系的能否有效衔接,是军人退役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因此,退役军人养老保险制度要保持与国家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一致性、同步性。一方面,军人退役养老保险制度要跟上国家社会养老保险改革进展的步伐,国家新出台的政策中,凡与军人相关的政策,必须及时跟上。另一方面,要建立军地协调机制,充分发挥省军区、警备区系统与地方联系密切的优势,与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建立军地保险关系衔接工作机制,明确军地双方的工作职责和义务,规范衔接的具体程序和办法,实现所有军人养老保险关系的顺畅衔接。依法实施原则。军人退役养老保险是国家社会保险的组成部分,不仅具有社会保险的性质,而且应体现军队高度集中统一和规范化管理的特点,注重制度配套工作,按照国家统一和政策规定,结合军队实际,增强政策制度的权威性和操作性,通过国家和军队立法强制实施,依法维护和保障军人合法权益。一方面军队应协商人社部、财政部出人退役养老保险管理办法,规范指导业务操作,明确军地各级主管部门和承办部门人员的职责分工、权利义务等,做到操作模式、运行方法、保费来源、保险金给付环节等方面的规范统一。另一方面总部机关要成立军人退役养老保险协调办公室,负责政策研究、方案制定、协调保费筹集领报等事宜。

上一篇:黑龙江省艺术类职称审定条件 下一篇:浙江省艺术美术类中级资格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