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培智中年级生活适应课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时间:2022-09-12 12:16:01

如何在培智中年级生活适应课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生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教育的轨道,面向全面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健康,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成长。”目前,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整个素质教育结构的一个组成部分,而素质教育的目标是让每个孩子在不同程度上得到相应的发展。

通过劳动技能教育除了可以培养弱智儿童的劳动观点、劳动态度,进行劳动技能训练和提高他们适应家庭、社会生活的能力之外,还有助于矫正和补偿他们的身心缺陷,发展健康的个性品质,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一、 通过培养劳动技能,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弱智儿童大多从小受到周围人的关心、帮助和家长的过分爱护,习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无形中滋长出惰性,导致了他们对学习劳动技能产生恐慌,信心不足,个别智障学生啥事都不会做,自己能干的事不愿干。劳动技能的培养和训练不仅能矫正弱智儿童的感官缺陷,而且还为唤起和发展他们的思维和想象创造了条件,从而树立他们的自信心。

首先,我教他们学会简单的自我服务劳动,以增强其自信心。如剪指甲、洗头、洗澡、刷鞋、会整理个人用品、整理自己的床铺。教《剪指甲》时,我先指导学生认识指甲钳及其组成部分,接着检查并表扬班里指甲干净的学生。然后,我通过谈话导入:“你们的指甲是谁给你们剪的?”当全班同学异口同声地说是爸爸或妈妈时,我鼓励学生道:“同学们,你们一天天长大,而爸爸妈妈却一天天的老了,有一天离开了我们,那么我们还靠谁帮我们剪呢?所以,我们也要自己学会这个本领,你们愿意跟老师学习吗?”学生们都大声喊:“愿意!”最后,我详细地演示剪指甲的方法,学生也都非常认真地看着。可是,当组织学生练习操作时,我愣住了,发到桌子上的指甲钳,有的学生碰都不敢碰,其中有一个中重度弱智学生说:“我妈妈说过,小孩子不能拿刀具的,扎到手会很痛的。“我接过他的话说:“是啊,如果不专心剪,眼睛东张西忘,那肯定会剪到皮的。”我走到这位学生面前,微笑地拉出他的小手,一开始,他立即缩了回去,经过我苦口婆心的劝导,并保证不会伤到他的手指,这才把手伸给了我,我把他左手的一个手指甲伸入刀口处,刀口靠近指甲盖,右手用力按挫齿板,小心翼翼地把指甲剪下来。只见这位学生松了一口气。我顺口说:“小永,老师说没事就没事的。这下你们可以放心了吧。“请全班同学拿起你们的剪刀开始练习剪自己的指甲。只见小丽”耶“的一声认真地剪了起来。我巡视了一番,发现小丽很快剪好了,便立刻给予表扬。小彬同学肢体协调能力差,我发出请求“同学们,谁愿意做好事,帮助我们身边需要帮助的同学。”这时,全班同学纷纷举起手“我,我,我……”一个个情绪高涨。课后,我组织帮助低年级学生剪指甲的活动,他们个个跃跃欲试,满怀热情。这样,劳动积极性提高了,自卑心理随之消失,进而大大提高了学生心理素质。

二、 在发展弱智学生的生活适应能力的同时,注重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

生活适应能力首先是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处理身边和家庭中的日常事务,能够从事不同性质的社会劳动。

大扫除是中年级劳动训练的重要项目之一。这是一项脏活、累活,是中度学生最不感兴趣的劳动内容。因此,学生参加劳动时间的长短和强度要适度,对弱智学生各自的特殊情况要作适当的安排,特别要注意劳动保护,避免事故,确保安全。对学生的劳动成果要注意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参加校内义务劳动,我事先向学生讲明目的、要求和意义,准备好所需的工具,在学生中间做好分工,使每个人都明确自己的任务。到现场时,让他们简单回忆一下有关事宜再动手劳动。这时我发现有的同学很认真扫地、清理水沟,有的同学嫌灰尘多、脏,拿着扫把站在一边。看到这些现象时,我赶紧帮助他们排除心理障碍。劳动后,我就地进行小结,激励表现好的学生以后更加努力,引导做得差的学生更正错误和缺点,以后搞好劳动。

三、 有意识的选择合适的劳动教学内容,发展和形成弱智儿童的个性心理品质

人的个性心理品质是在各种活动过程中发展形成的。不同弱智学生在劳动承受能力、对劳动技能的接受能力、兴趣爱好诸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应充分估计到每个儿童的特点,安排一些力所能及的,而且他们感兴趣的,有一定的使用价值,并便于他们完成。对于接受能力好的,我安排他们切黄瓜、切萝卜丝、煎荷包蛋、切肉片、……,对于体力差,或有明显动作障碍、手脚不灵便、理解得慢的,要求应低些,教师的帮助也应多一些。如洗毛巾、洗茶杯、洗菜、洗头、洗澡等。让他们能“跳一跳,够得着。”都能摘到自己想要的果子。

上煎、煮、炒食物的课,学生劳动积极性很高,最后品尝劳动成果,学生们都吃得很开心。我在教学《煎荷包蛋》时,先示范教学,再组织学生做好准备工作:打蛋(把蛋打在碗中,不搅拌),加作料(在蛋上面撒些盐和味精)。煎半圆饺子状荷包蛋比起煎圆形荷包蛋和煎煮荷包蛋来得复杂些。越是复杂的劳动技能越要注重调动其积极性,要加强直观教学,通过演示和操作,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当倒入适量的油,待油泡散开,开始冒烟时,即将蛋倒入锅中,可学生没等蛋清凝结,就用锅铲把它掀起,对折起来,结果蛋黄被搅破了,做不成半圆形了。于是,我站在小林身后,手把手地再训练一次,边说边握着小林的手拿着锅铲道:“一定要等蛋清稍微凝结,再用锅铲把它掀起,对折起来,稍停顿,等蛋的颜色微黄,就可以起锅把蛋盛入盘子里。”一会儿,色、香、味、形俱全的“半圆形荷包蛋”呈现在大家面前,小林开心地笑了。在品尝小林的劳动成果时,一个个像馋嘴猫似的,吃了一口还想再吃。我让学生们每人都试一试煎荷包蛋,学生学得很起劲,煎得成功的及时表扬肯定。这样,学生从不愿学到乐学,有效地发展和形成弱智儿童的个性心理品质。从而获得了一定的劳动技能。

综上所述,通过对弱智儿童进行劳技训练,养成良好习惯,进而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使其在自立、自强的过程中,培养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提高了生活能力,减轻了社会、家庭的负担,真正做到“为智残儿童生活的进步与提高而教育。”相信在社会、家庭、教师、学生的共同努力下,弱智儿童终会战胜自我缺陷、发展能力,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参考文献

[1]劳动技能教学用书

上一篇:用“爱”浇灌荒地成良田 下一篇:宝宝受委屈了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