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量清单在招投标过程中的应用探讨

时间:2022-09-12 11:38:26

工程量清单在招投标过程中的应用探讨

【摘 要】采用工程量清单进行工程招投标,与以往的传统报价方式相比增加了投标人的报价难度。面对这样的现实,就要求施工企业的造价管理人员要有很高的业务素质,要及时了解人、材、机等生产要素的市场行情,能与企业自身的项目管理水平和施工工艺结合起来,快速、准确、合理的组价,并能逐步建立、完善企业定额。

【关键词】招投标;清单;报价

1、引言

招标文件中所提供的工程量清单一般是预算工程量,它是由招标单位按照国家或地方颁布的计算规则(统一的工程项目划分方法、统一的计量单位、统一的工程量计算规则),根据设计图纸计算工程量并予以统计、排列,从而得出的清单。其目的在于将投标价格中的工程量部分固定不变,由投标单位自己询价,这样把所有参与投标的单位基本上确定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减少了计算失误。这样既可以节约投标时间,也可以减少投标开支,对双方都有好处。参加竞争的施工企业只要测算出保本价,就可以测算出优惠系数,大大简化投标工作;招标单位也可以经过综合实力的考评选择施工单位,不仅仅以投标的价格来确定中标单位。现在普遍提出的不保证最低价中标的投标规则,正体现出这个原则。而大多数施工单位也认为这个作法比较公平、公正、合理,起码可以在同一目标下开展工作。

2、工程量清单招标投标办法的具体操作要点

(1)工程量清单应由取得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批准、得到相应资质的工程造价咨询单位编制,使清单的准确性有相应的保证。

(2)工程量清单编制人,应是获得造价工程师资格且具有一定实际计算经验的人员。由资深人员编制的清单较具准确及权威性。

(3)工程量清单的编制依据:应按国家规定的工程量计算规则,以及工程子项划分、工程计算单位等规定,根据设计图纸、设计说明和投标文件等的要求进行计算。

(4)工程量清单编制方法:工程量清单中包括土建、给水排水、电器照明、暖气、空调、电话电视、消防、报警、计算机系统等多种工种项目。在计算时应将人员分成不同的计算小组,对多套不同方面的设计图纸有序地分层、分部进行计算。

(5)工程量清单的发放时间:应与招标书、设计图纸的发放时间一致。

(6)工程量清单的审批:工程量清单由工程造价咨询单位编制后,作为招标文件的一个组成部分由招标单位发给投标单位,招标文件在发放前须报经招标管理部门审核备案。

(7)工程量清单的答疑会议:投标单位在接到招标文件、设计图纸和工程量清单以后要进行研究,提出不明的地方,书面提交给招标人或招标机构,招标人会汇总、回答所有的提问,并书面发放给所有投标单位,作为统一调整的依据。

(8)工程量清单的投标报价:投标单位应按工程量清单的排列顺序,逐项填写综合单价,并将工程量与综合单价相乘求得综合合价,再将综合合价合计得到该单位工程的投标报价。在标书发出前,必须有多道手续反复检查,确保无误。

(9)工程量清单的标底价格。标底价格的编制与投标报价的方法相同,只是投标单位的综合单价依据的是企业的个别成本,而标底价依据的是一定地区的平均水平。

(10)工程量清单投标报价方法:无论是单价包死还是约定价格风险承担范围的招标文件,投标人都必须认真分析施工期内人工、材料、机械等生产要素的价格变化趋势,在兼顾风险防范和积极竞争两方面的前提下,测算出自己的分部分项工程综合单价。目前施工企业面对工程量清单招标时,综合单价多数还是用总价下浮率套定额反算的,国家推行工程量清单招标,除了可以统一各投标报价对应的工程量,还是要引导施工企业加强成本管理,建立企业自己的成本信息库。

3、工程量清单在投标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招标方存在的主要问题。①工程量清单编制质量不高,主要表现在工程量清单缺漏项严重、项目特征表述不清、工程量计算规则不明确、工程量有较大偏差等;②工程合同条件设置不合理、片面扩大承包人风险。在实际招标过程中,很多项目“量”和“价”的风险均要求由承包人承掘,从而扩大了承包人的风险,有悖于《计价规范》的建设方与施工方风险均衡的特点;③盲目追求低价中标,不能对投标报价进行正确分析。采用工程量清单招标的一个重要优势就是可以对投标人的报价进行对比分析,可往往由于各种原因,致使招标人对投标人的报价并没有进行认真正确的分析和研究,而仅仅比较投标总价。采取盲目追求低价中标的态度,一是会由于投标人采用不平衡报价,导致结算价大幅度提高;二也可能造成过低的中标价使项目工程质量得不到保证。

(2)投标方存在的主要问题。①对工程量清单报价模式重视不够,对《计价规范》缺乏学习、理解不深。由于企业长期形成的根据政府部门预算定额进行投标报价传统习惯,没有对工程量清单报价引起足够重视,没有意识到在投标报价阶段工程量清单报价与项目赢利的关系;②对市场价格信息把握不准确。投标人往往对市场价格信息把握不够准确,不能适应工程量清单计价的要求;③对招标文件和工程量清单研究分析不足,给合同执行带来隐患。采用工程量清单形式进行招标的建设项目,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投标方对招标文件研究分析的困难。

4、投标企业对工程量清单招标的应对措施

(1)建立工程造价信息系统。为投标报价提供基础信息工程量清单报价的基础是全面和准确的价格信息,包括人工、材料、施工机具等方面的价格信息。市场价格信息的准确性和竞争性将直接影响投标报价,工程造价信息系统应建立在工程项目签订的采购合同和分包合同实际价格的基础上,参考当地造价管理部门编制的工程造价信息,并结合市场的变化情况而确定。

(2)认真分析招标文件,重点把握投标组价过程。投标方应认真分析招标文件,清楚理解招标文件规定的承包人应承担的责任和风险、对质量和工期的要求、合同价款的支付和调整、竣工结算等方面的内容。

(3)适当运用投标技巧,合理使用投标策略。在工程量清单报价中运用合理的投标技巧和策略,是取得投标成功和项目赢利的重要因素。

(4)认真分析评标办法,争取最优报价。目前对经济标的评分一般采用基准价为基础进行评分的方式。针对这种评标方式应认真分析竞争对手状况,测算评标基准价的大致范围,进行投标决策争取最优报价。

(5)合理分析和测算项目成本,为投标决策提供依据。随着建筑工程施工投标竞争的日趋激烈,工程量清单投标竞争,更可以说是投标企业工程成本的竞争。因此,合理分析和测算项目的成本变得越来越重要,分析和测算项目成本,应做好以下几个方而的工作:①通过优化施工组织设计,达到项目成本最优;②测算项目成本必须遵循实事求是、科学严谨的原则,不能主,观臆断;③项目成本与业主的付款条件、对质量和工期的要求、工程量计算规则密切相关,测算项目成本应注意与合同条件相结合。

5、结语

新时期下施工企业的造价管理人员应在实践中加强学习、总结经验、采取有效应对措施适应工程量清单给招投标工作带来的变化,这样才能使企业在竞争中不断发展。

上一篇:现代计算机技术在国有企业的应用 下一篇:智能化变电站的通信网络可靠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