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空中乘务》课程改革初探

时间:2022-09-12 10:41:27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空中乘务》课程改革初探

[摘 要] 探讨了基于工作过程导向课程改革的基本概念,提出了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介绍了本校《空中乘务》课程改革的实践,期望共同探讨,以有利于开发出适合高职教育特色的课程。

[ 关键词 ] 工作过程导向 课程改革 学习情境

一、引言

十余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研究与实践已经取得了十分丰硕的成果,但人才培养的效果与市场需求之间的差异和距离仍然存在,导致这一差异和距离的最直接原因是课程建设问题。高职院校建设的重点与核心是专业建设,它是体现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志;而专业建设的核心是课程体系建设,课程体系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障,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建设与实施,已成为目前高等职业教育研究的热点和课程建设改革的主流方向。

二、基于工作过程导向课程改革的基本概念

1.工作过程:“工作过程”是对人的“职业行动”这一复杂系统进行科学分析的工具,是工作人员在工作情境中为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行动的程序。所谓“工作过程导向”的模式,即从实际工作岗位的典型任务出发,以完成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为学习内容,以培养企业所需的职业能力为目标,以实践过程的学习为主要过程的一种全新的职业教育模式。这种模式的显著的特点是加强了职教课程内容与工作之间的相关性,整合理论与实践,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效率。一方面,它是一种基于特定项目载体的项目化课程开发,是一种从实际工作过程出发又回归到一种“可编撰”的工作过程的过程,它的物化形式是课程内容及标准;另一方面,它是基于完成典型工作任务所需要知识的、基于认识过程的内在逻辑顺序的、由简单到复杂的特定的组织形式,它的物化形式是形成一种教材及相关的教学方案等。

2.行动领域.行动领域是与本专业紧密相关的职业、生计和社会的行动情境中,构成职业能力的工作任务的总和,它是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相关技术领域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和岗位能力标准的集合,是课程开发的基本平台。

3.学习领域.学习领域是一个主题学习单元,由能力描述的学习目标、任务陈述的学习内容和工作要求的学习时间三部分构成。学科体系中各门课程的知识相对孤立、自成体系,缺乏沟通综合,而学习领域包括了学科体系中相关的课程知识,将相关课程知识融合于一个学习领域,在一个学习领域的学习中按照工作过程组织教学,使学生的学习贴近生产实际。

4.学习情境.学习情境是学习领域的具体表现,是每门课程的具体实施方案,在形式上相当于课程体系中的章节,但又有所区别。课程的章节是按知识的结构由简单到复杂进行排序,而学习情境在选择合适的载体基础上,由工作任务引出,按照任务的过程进行排序。

三、工作过程导向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

第一阶段:社会需求调研和分析。高职院校开展人才培养工作的目标是为了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故社会需求调查与分析成为基于工作过程导向课程改革的出发点。根据高职教育应首先服务地方和区域经济的要求,高职院校应在所在区域选取有代表性的行业企业进行充分调研。包括现有职业岗位需要的职业能力调查;新的岗位发展趋势对从业人员要求的职业发展能力分析;学科体系和行动体系课程设计的比较分析;对以工作过程导向的行动体系课程设计的关键问题、重点问题和难点问题进行分析。只有充分掌握了市场需求状况,才能有的放矢的开展课程改革工作。

第二阶段:岗位工作过程分解。必须要与行业企业合作,由学校的专业教师与企业的专家、一线技术人员和基层管理人员共同组成课改小组,针对一个岗位和一个岗位群进行调查分析,将其所要求的专业知识、操作技能和工作规范一一进行排列,整理出一整套从业人员岗位能力培养需求标准,描述出能较好完成岗位工作所应具备的能力。

第三阶段:工作任务转化。继续与行业企业合作,对每个工作岗位职责进行分解,将其转化为更具体的工作任务,每一个任务都将是一个教学项目,项目可以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教学单元,也可以作为一堂课的教学内容和训练内容。

第四阶段:课程内容构建。课程内容要按照“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相一致,突出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的要求进行构建,将一系列的专项任务转化为教学单元,将专项职业能力目标转化为教学目标,将相关的知识技能转化为学习、训练内容,并以此为依据制订课程标准,即教学大纲,其内容应包括:学习目标、课程内容、课时细目、对知识技能掌握程度的要求、教学重点难点、实践教学的组织和要求、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对实验实训设施设备的要求、考核考试的标准和方法等。

第五阶段:学习情境设计。通过与精通岗位技能的企业行业专家顾问和专兼职教学团队的合作,以“教、学、做”为一体,工学结合为设计指导思想,设计具体的学习情境。以企业行业真实工作流程和岗位操作规程为导向开发教学与训练项目,作为学习情境的任务单元并开发相应支撑教学资源。

第六阶段:教材编写。由于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是建立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的,工作行业、地域、工作性质、工作岗位、工作任务、职业能力要求等因素的不同,会导致各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建立出现差异性,所以很难有统一的通用教材。各高职院校必须结合当地行业企业的具体情况和本校的实际,组织开展教材编写工作,以提高教和学的效率。

四、我校《空中乘务》课程基于工作过程导向改革实践

1.课程开发步图1:

2.课程内容重构:课程内容设计为4个模块:飞行前的预先准备、飞行前的直接准备、飞行中的飞行实施、飞行后的航后讲评。每一个模块之下,以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为单元,设计出若干完整独立的学习情景(任务)。在每一个情景中,按照工作过程开展的顺序,找出支持情景完成的关键技能点。全部课程设计了4个模块,19个任务,即19个学习情景。飞行中的飞行实施模块包括9个学习情境,如图2所示。

3.教学模式设计:围绕工作过程的教学内容,采取“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任务驱动”教学过程包括交待任务背景、进行任务描述、关键技能点学习、综合任务训练、任务考核5个环节,以学生为中心,实现教学过程行动化,为学生提供融“教”“学”“做”为一体的学习机会。

4.教学方法设计:①启发引导法:教师先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并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由教师介绍解决问题的方法,归纳总结出一般规律或概念。②情景模拟法:通过设置一些真实场景,组织学生积极参与教学。③角色扮演法:在教师创设的特定情境之下,让学生扮演特定组织中的有关角色,通过体验式学习演练,达到掌握技能的目的。只有在课堂上做到了变教师主导为学生行动,才能保证职业特色培养目标的实现。

5.课程的考核:考核方式注重过程考核和能力综合测评。在课程总成绩评定中,平时考核占70%,期末考核占30%。平时成绩包含出勤、课堂提问、讨论、角色扮演、模块小结、实习表现等内容,在考核指标中加入了相应的素质考核指标。

五、体会与思考

1.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课程教学改革,改变了传统学科知识体系统领课程设置的方式,成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两种不同类型教育相互区别的显著特点。

2.在课程改革过程中,岗位工作过程分析是课程构建的基础,学习情景的选取是课程建设的关键。

3.工作过程导向课程体系的实施需要一支强有力的专兼结合“双师”型师资队伍和企业行业专家顾问,以及丰富的教学资源、充分多样的教学方法和训练项目,这为本次改革提出了新的建设课题。

4.工作过程导向的职教课程教学有利于学生获得全面、和谐、切实有效和有用的教育,这种课程模式在国际上已经非常普及。但要真正实现按工作过程导向的行动体系重构,还有待进一步探索与实践,因此有必要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总结自己的经验,开发出适合中国特色的高职课程。

参考文献:

[1]孙薇:高职教育工作过程导向课程开发的思考[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8,8:94-96

[2]赵志群:对工作过程的认识,职教论坛[J].2008,7

[3]姜大源: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系统化设计――关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的解读[J]. 中国高教研究,2009,4:66-70

[4]姚虹华 廖正非 武智慧:航空服务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探索――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学习领域整体开发[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3:6-9

[5]瞿凡:高职院校基于工作过程导向课程体系建设研究[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9:129-130

上一篇:高校辅导员工作科学化的内涵及构建路径 下一篇: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的开发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