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公共图书馆公益讲座的创新路径

时间:2022-09-12 10:04:02

论公共图书馆公益讲座的创新路径

摘要:公共图书馆是国民教育的终生课堂,新时期公共文化体系建设对公共图书馆讲座提出了更高要求。近年来,全国公共图书馆讲座工作得到很大发展,讲座品牌大量兴起,服务形式不断创新,受众范围日益扩大,馆际合作逐步推进,讲座工作日益成为各成员馆的核心业务之一。本文结合南京图书馆开展“南图讲座”的具体实践,针对公共图书馆创新公益讲座模式的路径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 公益讲座 创新路径

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8(c)-0251-01

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坚持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图书馆讲座作为一种面向社会各阶层开放的公共文化服务形式,以公益广大社会公众。近年来,我国公共图书馆普遍开展了公益讲座,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但是,目前的公共图书馆公益讲座存在同质化趋向,各地公共图书馆所开展的公益讲座,在讲座主题、宣传方式等方面都比较雷同。本文结合南京图书馆所开展的公益讲座,探讨公共图书馆公益讲座的可行创新路径。

1 南图讲座的基本情况

南图讲座自2005年7月创办以来,坚持以人为本、公益服务的理念,逐步形成了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军事、历史、生活等板块的格局。自2009年起,南图讲座每年维持在100场左右。截至2012年5月,南图讲座共举办了577场,先后有427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做客“南图讲座”,听众人数累计达到了20万余人次。六年多来,南图讲座在选题策划上始终紧扣时代脉搏,关注社会民生,逐步成为南京公共文化生活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南图讲座邀请了多位热心公益事业、且拥有一定社会知名度的专家学者担当演讲人,王蒙、余光中、易中天、葛剑雄、阎崇年、郦波等社会名流都曾走进南图讲座,这些名家的讲座进一步提高了南图讲座的影响力和号召力。

2 南图讲座的主要创新路径

为进一步形成南图讲座的差异化特色,必须在现有的基础上积极创新,南图讲座的主要创新路径有以下几种。

2.1多方延请专家学者、建立主讲嘉宾信息库

高质量的讲座内容是公益讲座的生命线,而讲座内容需要依靠邀请有实力的专家学者来保证。在这方面,南京图书馆充分利用南京高校云集的优势,邀请了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财经大学等多所高校的知名教师开展讲座。此外,南京图书馆还密切关注国内学界动态,利用多方面资源邀请大家、大师开办讲座。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主讲嘉宾信息库,将六年多来南图讲座的主讲人信息进行收集、分类和整理,形成了稳定的主讲嘉宾团体。

2.2开展多方合作、共享学术资源

南京图书馆在举办南图讲座的同时,积极开展与政府、媒体和兄弟图书馆的合作,共享学术资源。例如:南图讲座与江苏省委宣传部合作举办“江苏论坛”,邀请在经济、政治等领域的著名专家为江苏省省级机关领导干部举办高端学习型讲座。其次,南图讲座与报刊、电视台、广播、网站等媒体联手宣传讲座信息,《扬子晚报》、《新华日报》、《南京日报》、《江苏科技报》、江苏城市频道、南京教科频道均对南图讲座进行了报道。第三,南京图书馆与省内外兄弟公共图书馆进行合作,邀请外馆提供讲座嘉宾。

2.3发展衍生产品、扩大讲座影响

单一的讲座模式不足以进一步提升南图讲座的影响力,为此,南图讲座发展起了多种衍生产品。这主要有四类产品:一是出版了《人文大家谈》和《艺文行思录》等两本正式出版物,收录了南图讲座举办以来较有代表性的嘉宾讲座内容。二是网络产品,在南京图书馆网站上开办了南图讲座专栏—— 网上报告厅,为广大不能到现场聆听讲座的读者提供了讲座视频和文稿。三是宣传资料,根据南图讲座的内容,每月精心编制《南图讲座内容介绍》,在一楼大厅的导读台免费发放给读者。四是录音录像资料,南京图书馆对每场南图讲座进行录音录像,并将其转录成DVD光盘存档保存,并定期向文化部全国文化信息资料建设管理中心提供光盘资料,2009年至今被选用了20部。

3 公共图书馆公益讲座的创新方向

3.1加快全国公共图书馆讲座联盟建设

目前,公共图书馆讲座还存在着讲座业务发展程度参差不齐,专业队伍建设滞后,馆际合作与资源共享缺乏有效的协调协作机制等问题。许多图书馆迫切希望秉承公开平等、互利互惠的合作原则,共建共享讲座资源,组建全国公共图书馆讲座联盟,倡导公益讲座,提升讲座质量,创造更多为社会公众喜闻乐见的文化精品,这是公共图书馆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时代赋予公共图书馆的使命。

为此,国家图书馆和全国65家公共图书馆发起成立全国公共图书馆讲座联盟,吸收全国各级公共图书馆自愿加入,开展讲座资源共建共享,通过行业交流和协作活动,提高图书馆讲座整体水平,促进讲座工作良性发展;组织行业调研,为相关管理部门制定行业规范、发展规划、管理政策及考核标准提供依据;通过各类活动和合作项目,扩大讲座工作的社会影响,发掘图书馆社会教育潜力,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3.2提供组合服务,提升讲座价值

首先,图书馆应突破“斋讲”的思维,将讲座与展览、培训、阅读等服务紧密配合,以组合方式提供给公众,以达到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效果。国内很多公共图书馆会经常举办展览和阅读活动,若能在活动期间举办与活动主题相关的讲座,相信可以大大提高活动的效果,提升讲座的价值。其次,图书馆可借鉴美国的“Author talk”活动,将讲座与阅读服务结合起来。可以尝试与作家协会等相关部门或个人合作,邀请知名作家、畅销书作家为读者举办作品鉴赏类、新书推荐类讲座,与阅读服务相互促进,使讲座得以增值,使阅读得以推广。

3.3争取社会支持和资助

由于图书馆讲座面向各个阶层,讲师来自各个领域,工作涉及面非常广,因此积极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非常重要。社会公益组织的支持和资助,一方面可解决讲座的经费问题;另一方面又能为讲座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国内图书馆应加强与文化馆、博物馆、基金会、各类学会协会等公益机构的联系与合作,争取这些公益机构对图书馆讲座的支持甚至是经费资助。另外,还可采取冠名等方式,积极吸引企业、个人等社会力量参与举办或资助公益讲座,提高图书馆讲座的社会影响力。例如:与知名企业联合举办讲座,大大减少经费支出的同时可以利用企业的名气吸引更多听众。

参考文献

[1] 吴惠茹.中美公共图书馆讲座服务对比与启示[J].图书馆情报,2011(6).

[2] 王咏梅.公共图书馆讲座工作规划研究[J].河南图书馆学刊,2008(3).

[3] 李红,石焕发.公共图书馆讲座与公众科学文化素养[J].晋图学刊,2007(5).

[4] 肖佐刚.对公共图书馆开展讲座活动的思考[C].全国公共图书馆讲座工作论,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0.

上一篇:后库区时代的旧城中心区控规编制方法 下一篇:《微波技术与天线》课程教学中理论性与工程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