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贝,放轻松点!

时间:2022-09-12 08:47:29

宝宝到了两岁左右,进入人生的“第一反抗期”,“自我”意识初步形成,开始用“我喜欢什么”或“我要什么”之类的词汇,同时宝宝会更加大声、更加频繁地说“不”,他们发脾气时持续的时间比较长,而且也更激烈……

案例分析

最近4岁的乐乐报名钢琴班后显得特别的反常,一到周末不是头疼就是肚子疼,不是显得有气无力就是特别容易发脾气,而且几乎是从周五晚上床时就开始发脾气了,到周六早上时脾气大得一触即发。乐乐妈见到人就苦恼地诉说乐乐这个样子,每个周末都无法好好去上钢琴课,哪怕去了也是无精打采的,我的心急得呀!要知道那个钢琴老师可是名师呀!别人想报上名都没机会呢!……最后爸爸妈妈软硬兼施了,乐乐的情况却越来越严重。

诊断

乐乐 “生病”的缘由主要是因为不喜欢去上钢琴课,精神过份紧张,进而导致身体真的出现种种情况。所谓名师出高徒,自然这样的老师会对学生比较严格,而且能有机会接受名师调教的孩子都比较出色,老师的严格,同伴的出色,因此乐乐感到了很大的压力,才会造成这样的情况:一到周末上钢琴课就显得这不舒服,那不顺眼,再加上爸爸妈妈“望女成凤”的过高期望,精神过于紧张,孩子当然会得“心病”了。

药方

1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任何一种兴趣都是由于获得这方面的知识或参与这种活动而使人体验到情绪上的满足而产生的。例如,一个人对跳舞感兴趣,他就会主动地、积极寻找机会去参加,而且在跳舞时感到愉悦和放松,表现出积极而自觉自愿。那么爸爸妈妈切忌因为自己个人的爱好而决定孩子该学什么东西。因此首先要搞清楚乐乐是否真的喜欢钢琴,如果实在不喜欢,就应该放弃。

2 调整对孩子的期望值

名师的严格要求,爸爸妈妈的过高期望,就像两座大山一样把孩子压得喘不过气来。孩子毕竟是孩子,一切发展还不够完善,需要更耐心,需要更多的关怀。几岁的小孩子还不懂得什么叫“勉力”,所以,不要总是根据“一般”的情况而设定让老师和父母都满意的标准。我们更应该告诉自己:她毕竟只是一个4岁的小家伙。我们要做的是:尽力不要使自己的期望与孩子的能力相差太远,以免给自己和孩子增加压力。父母在设法了解孩子的潜能后,调整自己的期望值就显得比较重要。这就好象推孩子前进一样,用力过轻起不到促进的作用,用力过重又会把孩子推倒。

3 多方面培养孩子的兴趣

孩子的兴趣,一开始表现出来都是广泛的,有时喜欢这个,有时又喜欢那个,但只有孩子真正感兴趣,才会乐在其中,才会愿意去学。在引导孩子的某种特长的过程中,要多方面引导其他兴趣。这样也能减轻某种特长单一地给予孩子的压力。感受孩子的情绪

4 父母一定要理智地去感受孩子的紧张情绪,要充分倾听孩子的心声,并允许孩子用积极的途径去发泄。例如孩子在大声地哭,那就让他尽情哭一下吧。等他哭完后,再听听他想说什么,而你作为父母又能做点什么。双方良好的沟通,是让孩子重新找到安全感以及平衡感的基础。

消除紧张情绪的小锦囊

生活中,总会有种种情况的出现进而刺激宝宝形成紧张情绪。如何消除宝宝的紧张情绪,这里将给您一些有效的小锦囊哟!

不要给宝宝贴情绪标签

作为父母,很重要的一点是你要检查一下自己描述宝宝的方式。一个“顽固的…折腾人的…‘爱哭的”“野孩子”,也可以是一个“坚持不懈的”“有能量的”“敏感的”宝宝――一个拥有让人喜欢的品质的宝宝。和亲戚或幼儿园老师谈起宝宝时,最好也要用正面的词语,这样他们也会看到他的优点。同时,宝宝也会因此而知道如何描述自己:“我今天精力充沛!”而非“我是个坏孩子!”如果你注重宝宝的优点,他也会给自己良好的心理暗示,从而向正面的积极的方向发展。

了解宝宝能够控制的极限

每个宝宝的控制力都不太一样,有的宝宝能较长时间地控制自己,但是另外一些宝宝则根本就难以控制自己,他们总在不停地动来动去,一会儿对这个好奇了,一会儿又对那个好奇了,似乎永远也没有可能受到约束。尤其带着宝宝逛商场的时候,如果妈妈翻来覆去试上5―6套服装,或者父母在一起没完没了讨论该选择哪件家具的时候,谁也没法指望宝宝能够老老实实待在一边等待父母做出正确的结论。

让宝宝知道即将要发生的事情

所有的宝宝在不知道将要发生什么的时候都会担心,而我们所说的这种情绪容易紧张的宝宝,他的表达可能会超出你的预期。因而你要格外注意避免这种境况突然改变对他的刺激。例如搬家、转学等生活变迁,哪怕是去一下游乐园,最好事先对宝宝说过。尤其是刚进幼儿园的宝宝,处于陌生的环境中,精神会特别紧张。你必须要答应他几时接,就尽量几时去接,他会怀着你准时接他的信念一直坚持到放园。

当然,你不可能把宝宝遇到的所有意外都能想到并事先有所铺垫或解决,但是你可以尽可能地帮他减少这种压力。

不要用“道理”压抑宝宝的情绪

父母在与宝宝沟通的过程中,很容易犯“讲道理”的错误,其实那些道理对宝宝的表达有压制作用,孩子会觉得自己本来应该那样做,而不应该这样做,于是更加觉得自己错了。其实如果换位思考,成人遇到这样的事也难免处理不好,也可能犯不应该犯的错误。宝宝还小,即使做得不好,做的不应该,也是情理之中的。父母不要把成人的要求用于孩子,更要少讲“你本来应该那样做”或者“你以后应该那样做”。

父母保持平静的心态

“当孩子发脾气的时候,最要紧的是父母不能发脾气。”辛格门博士说,“培丽亚是我们七岁的女儿,她常常会情感用事,有时我实在受不了了,我就告诉她我需要离开房间静一会,我发现她已经到了能够宽慰自己的年龄,所以我告诉她感到悲伤或愤怒是正常的,然后我让她的愤怒自个儿慢慢地消失。”

小孩子常常需要向父母“借贷”平静的心态,孩子要平静下来之前必然要求父母的平静内化,如果父母自己行为失控,孩子就不可能做到这一点。那么父母遇到宝宝紧张的情绪的表现,自己首先需要平静,不要认为这是什么大事。

给宝宝清晰并有连贯性的规则

精力旺盛的孩子需要安全感,因此清晰而具有一致性的规则对于他们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如果到了午休时间,你三岁的宝贝还捣乱不睡,那你就应该坚持让他去睡觉。如果你不允许他在晚饭后看电视,但是今天你为了自己要去打个电话,破例让他看了一次,以后他就会试着要求每天晚上都看电视,甚至是通过哭闹的激烈方式。规则不仅仅是用来“限制”的,规则是生活的一部分,很多时候,它们是用来保护我们自己的。

培养宝宝的良好性格

培养宝宝的好性格最好从胎教就开始,如果没有进行胎教的话,也可以在他不会说话前就进行沟通,让宝宝多接触和自己差不多大的小朋友。有些父母怕宝宝有个三长两短,对宝宝管教太严厉,不让宝宝出去玩、去走动,将其天天闷在家里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在培养宝宝良好性格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点是,父母一定要对自己的宝宝充满信心,这样才能鼓励宝宝更活泼自然地与人交流,不要对宝宝讲太刺激性的语言,不在宝宝面前与家人争吵……幼儿时期是人的一生非常重要的时期,当时父母的一些小举动,可能会影响宝宝的一生。与此同时,适当地与宝宝进行肢体互动,比如说,亲亲他、抚他的头等,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上一篇:婴儿哭闹时应注意什么 下一篇:父母如何“治理”粗口宝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