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双人舞中的呼吸配合

时间:2022-09-12 08:19:43

双人舞,是舞蹈艺术中的一种重要的表现形式,一般而言,它是指由两位演员表演的、结构完整的、有独立主题的舞蹈作品的舞蹈,是以相互协调和对比性较强的动作、姿态造型来共同表达一个主题的舞蹈。舞蹈的表现介物是“运动”,表现工具是“人体本身”。从这个角度上说,双人舞则是以二人“呼吸的配合”为前提的,以“人体本身”为表现工具的,以“肢体运动”为表现介物的舞蹈。

笔者以自己多年的艺术学习为基础,结合实践经验,对现代舞中双人舞中的呼吸配合谈点个人体会:

一、舞蹈呼吸及其一般规律

呼吸,是人体运行的支柱,停止呼吸生命就停止了。这种呼吸是人的本能,不需任何训练。它与人体的自然形态同步,协调一致,不必用意识去控制它的运行,因此,称之为“无意识呼吸”。然而舞蹈艺术的人体动作摆脱了自然形态的习惯,“无意识的呼吸”是不能适应舞蹈艺术中人体的需要的,这就需要一种被称为“有意识的呼吸训练”的人体呼吸训练,我们可以将其命名为舞蹈呼吸。舞蹈中的呼吸不同于生活中的呼吸,它具有舞蹈呼吸中的普遍性,同样具有可循性。其基本规律主要有:

(1)快吸、快呼:这种呼吸方法常出现在动作小而快,并带有跳跃性的动作。它所表现的情绪多为欢快的、喜悦的。

(2)慢吸、慢呼:这种呼吸方法常出现在节奏较慢,上下起伏节奏平均的动作中。它给人的视觉感受是缓慢、悠长、恬静、连绵不断。

(3)慢吸、快呼:这种呼吸方法常出现在慢起快落的动作中。用这种呼吸可使动作显得流畅、有重量,脚下有根。

(4)快吸、慢呼:这种呼吸方法常出现在快起慢落的动作中。用这种呼吸可使动作看上去很轻盈、柔美、秀丽。

以上这四种呼吸方法是最容易出现也最容易掌握的,只要我们把这四种基本的呼吸方法掌握好,并合理的恰当的运用到作品中,那么我们的舞蹈会更具有感染力。

二、呼吸配合在双人舞中的重要性

双人舞是两个独立个体的配合,那么,个体要配合的完美,就需要两人中的个体自身有良好的素质。呼吸配合也是这样,要有正确的个体的呼吸,才谈得上二人的配合。不言而喻的是,双人舞中呼吸的重要性更是显而易见的,它对双人舞动作的重要性是凌驾于独舞、三人舞、群舞等任何舞蹈形式之上的,那么我们来从一般形式做特例式分析。从舞蹈呼吸的普遍重要性来归纳双人舞呼吸的重要性。

(一)正确的呼吸能让双人舞呈现出整体的动作美

舞蹈,属于直观艺术,舞蹈演员通过肢体表现感情。常用胸式呼吸方式呼吸,多于腹式呼吸或胸腹混合式呼吸。舞蹈演员只有掌握了正确的呼吸方法,才能把握动作的内在力量。并能解放身体各部位,使肌肉充分舒张、收缩,动作松弛、流畅。舞蹈中呼吸的正确方法是:吸气时腹部肌肉处于良性紧张状态,既不向里紧收,也不向外挺出,同时使胸腔向两旁扩展;吸气时,小腹仍保持良性收紧,只有这样,才能使形体表现始终处于自然、可控的状态。舞蹈演员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还有利于完成和提高动作技巧。在从事姿态性控制动作或组合时,一般采用慢吸-蓄气 -慢呼的呼吸方式,这样有助于加长平衡时间,使动作更具美感。在进行有规律、有节奏的运动时,应采用口鼻式呼吸,同时加大呼吸深度,提高换气效率,还应根据动作特点注意呼吸节奏的协调配合。呼吸节奏的模式包括吸入、停顿、呼出,它有均衡、强弱、快慢之分。不同的呼吸过程对舞蹈可起到不同的作用。其主要功能在于潜在的支撑着身体从一次呼吸到下一次呼吸的过渡,在舞蹈的律动、时间长短、空间利用等方面进行着多种变化,使舞蹈产生不同的韵律风格。

(二)双人舞动作美的关键在于抓住双人舞中呼吸的配合

二人呼吸的配合是将两个独立的个体联系在一起的唯一途径,只有配合好呼吸,二人才能在做动作是做到“气口”的吻合。“气口”的吻合不仅对身体接触动作很重要,同时对于身体未接触动作也有不容忽视的重要性。只有“气口”配合的好,两人在所有的动作连接中才会行如流水,才会有一气呵成的完整性,也就有了双人舞动作的美感。

双人舞中呼吸的配合与独舞中个人呼吸掌握不同之处是,它不单单停留在能让个人可以流畅的“顺”好每个动作的层面上,更多的是将来你两个无迹可寻的人紧密联系在一起,这点对于混合双人舞是很有挑战难度的,首先男女双方的身体机能就不一样,尤其在不接触动作上把握画面的意境很难把握,反而在难度较大的接触动作上会有比较出色的表现。尤其在混双托举中,掌握好对方的动律,以及呼吸的节奏,“气口”间的衔接,是成就完美双人舞的必要条件。

掌握好双人舞中呼吸的配合,可以运用它来贯穿动作与动作之间的连接,找到两人动作的“延伸”,可以用内在的气去感受彼此身体的内空间与外空间的关系,去体会身体对空间的占有。这时整个舞蹈的动作美就会被展现的淋漓尽致,也就是说抓住双人舞中二人呼吸的配合,就等于拿到了开启双人舞的金钥匙。

三、呼吸的配合在双人舞于创编中的运用——以《未了情》为例

《未了情》是双人舞中的经典作品之一,曾获得了舞蹈比赛中的多项殊荣。这个作品讲述的是在战争年代,一对新婚燕尔的夫妻,因为抗战需要,丈夫毅然决然的选择保家卫国的正义之路,留给红妆未去的娇妻无尽的等待。

本故事的主要情节大体可以分为三部分,而呼吸配合的运用则主要体现在前面的两个章节之中。第一节为“娇妻独自盼君归”,主要表现独守家中的娇妻的思绪只有丈夫。此时,男舞者以记忆的状态出现在舞蹈之中。虚实结合的画面要求男女舞者呼吸有高度的一致性,最明显的就体现在舞蹈的开始,二者同呼同吸舞蹈,呼吸配合所营造的“气场”将女演员所有的情感体现出来。第二节为“喜盼夫君归”,主要演绎了娇妻盼得夫君归。在此运用了大量的双人舞托举动作。无论是托举类的造型或复合型托举动作,都要求舞者做到呼吸上完美的配合,这样使男女舞者无论是在单一托举或是连续性的托举都能一气呵成的必要条件,整个作品才能做到天衣无缝,无懈可击。

《未了情》这一作品能够取胜在于它有“新”的诠释,其编导将内心体验表现于舞蹈之中,将本质的东西——呼吸及其配合灌输在舞蹈中,实现了舞蹈艺术的升华。

综上所述,舞蹈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双人舞的艺术是精细的美的艺术也是心的艺术,是表达着人类的思想感情、生活状态、聆听人类内心呼唤的美的艺术。在这一艺术形式中,呼吸的配合是其生命源泉,因为心与形的高度统一必须需要呼吸的配合,而且动作幅度的大小、发力的大小以及对身体的控制都离不开呼吸的配合。双人舞中的呼吸的配合需要根据所做的动作来对个字的呼吸进行控制,它的频率不是平均的自由的,而是需要跟随动作的幅度、大小和节奏的变化来加以变化和调节。正确的调节呼吸使其适应动作的变化,可以使动作更具有生命力,增添舞蹈的魅力。在双人舞的创编中,将呼吸配合贯穿于整个舞蹈中,才能真正让观众感受到舞者灵魂与肉体的结合,动作与心境的统一,实现艺术形态的飞跃。

参考文献:

[1] 朱培科.编导和舞者共铸的美之韵—有关双人舞训练与表演的思考[J]. 戏剧文学,2009,(05).

[2] 张延杰.现代主义的灵魂舞动——论邓肯“新舞蹈”的文化根源[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0,(01).

[3] 张建民.想方设法编中国双人舞──双人舞编导技巧初探[J].舞蹈,1996,(01).

[4] 孙亮.浅谈双人舞接触技法中接触点的运用[J].黄河之声,2008,(04).

[5] 刘曼利.从“扇舞丹青”看“舞蹈呼吸”[J].剧影月报,2006,(04).

上一篇:户外广告现状分析 下一篇:论室内设计的空间修辞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