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名窑之哥窑

时间:2022-09-12 07:19:52

摘 要:本文系统的介绍了宋代哥窑的确切窑址、烧制时间、器物及釉色特征作了归纳,对釉色产生的机理做了具体的分析,及对“金丝铁线”做了细致的分析。

关键词:宋代五大名窑;哥窑;金丝铁线

中图分类号:J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11-0032-01

宋代的五大名窑(定、汝、钧、哥、官)是我国陶瓷发展史上的重要窑厂,它们所产的制品窑器制作精美、釉色新颖、各具风格,在海内外享有崇高的声誉。作为五大名窑之一的哥窑,由于缺乏同时代文献资料记载,后代文献又相隔时空而且常有传说推测的成分,有的还自相矛盾,所以,至今对于哥窑的的产生年代和烧造地点及其真实面目都是未决的悬案。但是,对于哥窑烧造青瓷的高超技艺,哥窑纹片釉青瓷“缺陷美”的艺术魅力,是不容置疑的事实。

说起哥窑,必然要和弟窑联系在一起,它们都是南东时期龙泉窑的代表作,创始于五代或北宋初期,鼎盛于南宋。据明嘉靖四十年《浙江通志》中记载:“相传故地重游章生一,生二兄弟,二人未详何时人,至琉田窑造靑器,粹美冠绝当世,兄曰哥窑,弟曰生二窑……”。“哥窑”之名由此而来,“弟窑”实际上是以青瓷为特色的龙泉窑。根据龙泉瓷厂人员反应,被称为哥窑和弟窑的产品一直是在同一个窑厂里制作的。

宋代哥窑“瓷胎体非常紧密,呈紫灰色、灰色或土黄色……传世哥窑瓷胎厚釉薄,胎色种类较多,有淡青色、淡白色、靑黄色、黑色……釉色也较多,有粉靑、灰青、翠青、米黄等”。哥窑最明显的特征,除了釉面沉厚细腻,如同凝脂,表面有一层酥油光泽之外,最令人称道的是它的“金丝铁线”,这种龟裂纹路因器而异形成的大小不一,或密匝或疏落的网纹。其网纹呈现色泽不同,大多数瓷器的小网纹为橙黄色,大网纹为深黑色,二者相互交织,耐人寻味,因此后人称之为“金丝铁线”。

在宋代,线条审美观除了器型的外观线条外,主观表现为两种形式:一种是刻划花装饰,追求人工线条美,二是利用瓷釉龟裂技术追求另一种线条美。至于印花装饰,实际上也是充分展现饱满的、立体的线条美。正是注重这种线性美与釉饰美的结合,形成了宋人含蓄内向的审美取向,与唐人张扬外露的审美取向不同的时代特征。

对于宋代哥窑的“金丝铁线”特征,不是简单的釉龟裂技术的重复,而是更进一步附加人工创造的艺术表现形式。首先,大多数宋代哥窑瓷器上的“金丝铁线”都呈现出黑色的大开片和橙黄色小开片结合。其表现形式一致,色泽一致。而宋代哥窑的釉色、胎骨是多种多样的。其次,这种哥窑瓷器上面“铁线”线条粗细深浅一致;而“金丝”开片线条较细且不一致,色有深有浅、色块也明显过渡变化。最后,通过查阅具有权威性的资料和书籍,发现了哥窑的标准器,底部支钉痕均为黑褐色圆点,有的哥窑器有“紫口铁足”的现象。

哥窑瓷器现存较少,很珍贵,与汝窑、官窑、钧窑一样,是一种供以观赏的器具,成为宋代宫廷的器具,而不是民间日常实用器,这是更改的事实。经过分析哥窑瓷片发现,哥窑瓷器虽然胎质釉色不同,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点,即是在胎釉之间有一层薄厚不一的黑色护胎釉,正是这层护胎釉提供了我们再研究哥窑装饰的依据和装饰结论。过去一般认为,“金丝铁线”是瓷器出窑后由于胎釉收缩系数不同,在温度骤变时变成开片。在此基础上由人工搓擦草木灰和橙灰色的颜料而形成,现在看来不完全是这样。若此说法或方法成立,就不能解释笔者前面所提到的现象了。何况若先后擦不同的颜料,就不能保证釉面干净整洁,莹润光泽,“金丝铁线”也会变的眉目不清。后认为,宋代哥窑工匠创造性的在瓷胎和釉之间加了一层护胎釉,加上薄厚适度的釉层,在瓷器入窑烧制的过程中,由于护胎釉层和釉面收缩程度不一致而形成龟裂。同时,护胎釉从裂缝中渗出,形成线条较一致,黑色较一致的龟裂纹。由于龟裂是在烧制过程中形成的,釉层裂纹深入黑色的护胎釉层。将哥窑瓷片在放大镜下观察铁线裂痕贯穿护胎釉,其裂痕一致,与护胎釉色泽一致,两侧没有浮色,可作为铁线形成的依据。至于金丝,我认为是瓷器出窑后由于釉面层较厚,突遇温度变化,再次形成较细小,且不规则的龟裂纹。然后工匠们趁机用橙黄色的颜料擦搓,使颜色渗入细小不均匀的裂隙中,由于人工擦搓颜料,形成我们看到的“金丝”的色泽不均匀的现象。用放大镜观察,可以发现“金线”的颜色浮于表面,泛于裂纹两侧。正是这种工艺流程,保证了哥窑瓷器不论胎骨是什么材质、瓷釉又是什么颜色,但因为当时工匠们用同样的黑色的护胎釉和同样的橙黄色颜料,形成了同样的效果,纹饰的表象都是“金丝铁线”的美丽线条。这种“金丝铁线”都是以墨色线条较粗、开片较小并与釉色相互辉映、形成趣味无穷的线性美。也正是由于这种工本复杂的工艺,形成产量小、存世少、弥足珍贵的现实。

宋代五大名窑是我国陶瓷史上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哥窑作为五大名窑之一,其窑器制作之精美,釉色、釉种及装饰之新颖,都是陶瓷工匠们智慧之结晶,同时也显示出我国古代陶瓷科技的相当水平。

参考文献:

[1]中国的陶瓷.轻工业出版社.

[2]中国陶瓷名著汇编.中国书店出版社.

上一篇:戏韵画意 第4期 下一篇: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始见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