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艺术的几点思考

时间:2022-09-12 07:19:40

关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艺术的几点思考

数学教学每天都和数字打交道,看似枯燥无味,但是细究起来,却大有文章可做,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能尽快将所学知识入心入脑,并灵活掌握,绝非一件简单的事情。作为一个优秀的数学教师,除要拥有端正的教学态度和扎实的理论知识之外,还必须掌握教学的技巧和课堂教学艺术,在课堂上更好地推广运用互动教学和体验教学的方法,让课堂成为思维碰撞、观点交锋的阵地,让学生从被动的接受者成为主动的参与者,老师发挥好协调、组织、引导的作用。在这一过程中要注意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一、营造互动氛围,提高学生主动意识

根据心理学的研究,在教学实践中,生动活泼、互动积极的课堂问答氛围较容易当堂感化和熏陶学生的向学情感,促进学生大脑皮层的兴奋度,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兴趣高涨,从而更好地接受新知识。在课堂教学中,老师首先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思考,鼓励由学生自己先探索,然后教师引导,启发学生从多个方位、多个角度对一个问题去思考,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数学的兴趣,便于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有利于培养他们主动参与、积极参与的意识,还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老师尝试给学生呈现一种贴近实际生活情境的问题,就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在学习一次函数时,设置一个问题:请你列出你们家每月应缴的电费y元与用电度数x度之间的关系,看看是什么函数关系?类似场景的设置一下子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也对生活中可能涉及的数学问题也加深了理解。

二、科学设置题目,培养学生解题兴趣

在题目的设置过程中,我们要注意把握几个原则:一是适宜性原则。问题的设计要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以所掌握的理论知识作为设计问题的起点,能让学生“跳一跳,摸得着”,在短时间内经过思考能较准确且有条理地答出来,不要出偏题、怪题。比如说要用20张硬纸壳做火柴盒,每张纸壳可以做盒皮2个,或者做盒底3个。如果1个盒皮和2个盒底组成一个火柴盒,那么多少纸做盒皮,多少纸做盒底才能正好配套?二是挑战性原则。也就是说题目必须有一定的难度和深度,必须经过学生的认真思考,动一番脑筋后才能解答。所以提的题目必须是紧扣主题,以点带面,适时适度地突出重点、难点,灵活多样地引导学生思考、理解。比如问,“一个三角形,锯掉一个角,还有几个角?”个别学生会回答“三个”,也有的学生发现还有四个角。可以让学生通过实验找到真实的结果,他们会发现自己都只是答对了一半。三是差异性原则。老师可以在课堂上设计一些难易相当的问题,帮助全体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同时也要根据实际情况设计不同的有梯度的问题,做到因材施教,让学习一般的学生基础牢固,同时鼓励尖子生更具创新精神和挑战能力。

三、创新教学模式,保障学生学习效果

作为老师,在讲课中要灵活掌握教学技巧,尽量有启发与点拨,适当进行变式,深刻领会课本,尽可能地用精练的语句来启发学生,使绝大多数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方法概括和灵活掌握定义、法则、性质或公理等。同时,老师还要时刻做好随机应变的准备,当在课堂提问发生偶然状况时,注意巧妙地把意外情境融进自己的教学中,使之与讲授内容快速合理的契合。在互动教学中,还有一个非常好的方法是成立学习小组,推进小组合作讨论与学习,分组时要考虑学生的能力、兴趣等因素,保证每个小组顺利展开合作学习。还必须要确保小组成员明确小组合作的目标,只有理解了合作目标的意义,才能保证使合作顺利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多提供一些发言的机会,让各层次的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有利于学生之间的相互启发,共同发展提高。

总之,作为一名合格的初中数学老师,必须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充分重视教学形式的改变,学会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为他们设计题目并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的机会;依托学习小组,用适当的方法和技巧点拨、去促进他们在自主探索、合作讨论的过程中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在此过程中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方法的获取对于学生而言远远大于做题的效果,教学相长,相信在这一过程中老师也会获得许多不一样的感受和收获。

参考文献:

[1] 卢林霞,焦娅琼.如何有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J].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0(5).

[2]鲁友明.试论高中数学后进生的激趣教学[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9(7).

(作者单位:山东省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凤林学校)

上一篇:学生不再沉默,课堂不再无言 下一篇:小学语文古诗词教育之美育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