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技术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

时间:2022-09-12 06:39:54

建筑施工技术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

摘要:随着社会人群的聚集和人们对生活的高需求化,高层建筑逐步崛起。高层建筑属于城市中的建筑群体,形体大、层数高。在施工过程中有较多的工序,工程量比较大。因此,需科学合理的应用建筑施工技术。本文就此分析了高层建筑的施工特点,并阐述了建筑施工技术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

关键词:建筑;高层建筑;施工技术;应用

时代的进步,给工程建筑领域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城市的消费水平和生产水平到了某一种程度,便会对城市建筑的层数进行增加。高层建筑能够获取大量的社会经济效益,不但减少了城市土地的使用空间,而且缩短了部门间联系距离。现阶段,我国高层建筑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建筑规模不断扩大,出现了许多不同的建筑外形。为了确保高层建筑的安全和质量,建筑施工技术在发展和创新方面,研制了许多新型的技术手段。

1.高层建筑的施工特点

1.1施工周期长

一般而言,高层建筑有两年的施工周期。高层建筑和传统建筑有很大的不同,需要解决的工程技术问题更多。如果要将施工的周期缩短,可以缩短结构施工周期和装饰施工周期。高层结构体系不同,那么它的施工方法也略有不同。目前,高层建筑主要工序是现浇混凝土,若要将主体结构工期给缩短,需选择合理的模板体系。这样,也能够降低部分施工成本。

1.2高空作业频繁

高层建筑物垂直运输有较大的工作量,其高度也比较高。高空作业要负责制品、材料、人员、机具的垂直运输。施工全过程负责确保建筑的防火、用电、用水、通讯等问题。许多材料可能会因重力影响,发生坠落打击事件。

1.3工程项目多

高层建筑涉及的工程项目比较多,而且工程量大、工种多。一些复杂、大型的高层建筑,设计和施工基本保持同向,工程内有许多单位协作关系。这就使得高层建筑的组织、协调、施工计划和管理难度很大。施工时需认真负责,加强管理。除此之外,高层建筑的工作面很大、层数比较多,施工单位基本采取平行流水式的作业模式。

1.4基桩埋置较深

为了确保高程建筑的整体稳定,地基埋置不能小于1/12的建筑物高度,而桩基不能小于1/15的建筑物高度。同时,还要有一层地下室。桩基深埋在地下5m处。国内一些超高层建筑,其埋置深度可能达到了20m。深基础的施工,有着负责的地基处理。特别是软土地带,对工期和工程造价都有影响。因此,高层建筑施工要研究解决深基础的开挖支护。

2.建筑施工技术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

2.1混凝土施工

在开始浇筑混凝土之前,首先要利用图纸作为参考,确定好测温点。用电流温度传感器作为主要的测温设备。先要对接头线焊接处用环氧树脂进行密封,然后仔细的调查好测温点的情况,利用一些技术措施固定好并保护周到。混凝土进行配置时,选取水化热低的水泥,另加入中粗砂、石子、减水缓凝剂和粉煤灰。 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不能低于十个小时,才能保证大体积混凝土顺利浇筑完成。混凝土的浇筑,要做好要做到薄层浇筑、定点分段、循序渐进、坡度一致和一次完成,把握好分层的厚度,并适当的进行振捣。振捣的时候,需要在流淌坡度内多设立几个振点,振点之间的距离为半米,并保持振点的均匀分布。施工时,振点要均匀分布成梅花状,插入下层混凝土之间的距离在半米左右,并进行两次的振捣。

2.2钻孔灌注桩

高层建筑的上部常常负荷比较大,这是因为它含有大量的钢筋混凝土,属于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因此,对建设工程桩也需要提出更高的要求。操作中,工程管理人员要确保工程的质量,也要考虑业主的设计需要,所以在建设工程中显得格外的复杂。在钻孔灌注桩中,可以用硬地施工法进行施工,钻孔时,使多台钻孔机运作,利用自然土体的造浆护壁。清孔时,先开展两次的正循环清孔,再进行气举反循环的清孔。在灌装时,用模具来制作钢筋笼。沉放钢筋笼时,需要将钢筋笼和桩孔合理的对应,插放要合理。混凝土导管水下灌注桩体,并用法兰相联结。

2.3支撵与挖土

建设高层建筑时,浅坑处可采用混凝土支撑体系,深坑处则采用钢支撑体系,深浅坑交界处可采用钻孔灌注排桩支撑体系。另外,操作中要做好降水。上层土轻型井点的降水,深层土深井泵长期降水,浅层土喷井短期降水。井点都设置完工后,就可以开始降水。在这段期间, 地下水位要在坑底1米以下。准备挖土时,可以先将喷射井、轻型井点移除,深井井点可以保留。挖土时要严格控制,不能让基坑长期在外。而且,挖土施工之后,应准时的铺设道路,使车辆运输正常,运行畅通。

2.4地下连续墙

建设高层建筑,首先要做好基坑周围的防护。在这方面,可选用地下连续墙。地下连续墙能够作为建筑物地下室的外墙,并且在其施工时,要严格把握好混凝土浇捣、成槽的质量。用刚性接头作为地下墙体的接头。在具体施工时,先做好楔形封头板,再加设止水板,然后慢慢的伸出水平钢筋。当外层薄铁板钉固好了以后,就可以把伸出来的水平钢筋弄成一个钢性接头。刚性接头的封头板上经常会存有泥皮,在浇注的时候会导致突然的疏流。伸出的水平钢筋也会阻碍抓斗工作,并且不能彻底清除混凝土,钢筋便无法合理的入槽。此外,为了钢筋能有充足的插入空间,需要再增设接头箱,顺利沉放钢筋笼。具体操作时,清基完后就准备吊放接头箱,接头箱的吊放、插入、拼装都要利用履带。在钢筋笼吊放的标准下,要确保接头箱之间的距离。接头箱底部充分贴合槽底,不会出现混凝土倒灌。另要控制好混凝土的初灌量,及时清刷泥皮。

2.5大体积柱梁

钢筋混凝土形成的高层建筑,梁截面和结构柱非常的庞大。所以,要适当的采取措施,对大体积柱梁的施工质量进行保证。实际操作过程中,设计人员要计算好混凝土的配合比,根据大体积混凝土的标准,选择合理的施工材料。振捣时需要用内芯振捣和保护层交替振相结合,保证保护层混凝土和中心混凝土的下沉状况一致,并让混凝土达到符合的标准密度。

2.6轴线与高程

高层建筑常会利用多套轴线控制网,要控制好复核制调节垂直度和轴线的误差。在控制中,要先对建筑物的测量误差、结构沉降、混凝土沉缩等因素进行考虑。实际检测标高时,要注意从基准点开始引进,慢慢的从首层向竖向传递、根据每次的检测结果,挨个的逐层修整标高,并在同时确定好上层的基准点检测。施工时,监测建筑的沉降,混凝土的沉缩、收缩。在柱墙上设立观测平台,并做好多个观测点,挨个对部分结构进行检测,充分掌握混凝土结构的收缩沉缩现象。并从而确定和了解整个建筑物的高程状况。

2.7施工安全管理

高层建筑土建施工中会存在一些隐蔽工程,这些隐蔽工程也属于施工技术的范畴,并且也有一定的重要性。隐蔽性工程主要包括钢筋替换、安装提升架以及焊接钢管等。因为一些功能设计施工和多层建筑的建筑造型等方面的需要,经常设置钢结构的塔桅,并处于结构顶部。高层建筑施工中,常常会出现距离主干道近和施工范围小的问题。这些问题会给施工带来一定的影响,并造成施工的困难。用模板和脚手架进行支撑,让施工人员攀爬作业和立体作业,能够减少够触不到而造成的诸多问题。使施工能够顺利的进行,并保护好闹市区、主干道的安全。

结束语:

随着现代商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城市内出现了大量的高层建筑。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不断出现,使得建筑结构复杂性增加,高级装修、技术管理要求也更高。因此,要不断总结建筑施工技术的经验,让建筑施工技术在高层建筑中真正起到作用。

参考文献

[1]黄伟.建筑施工技术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之探析[J].科技与企业,2012,(7).

[2]李克文.试论建筑施工技术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J].大陆桥视野,2012,(20).

[3]高之当,陈芙,秦永发.建筑施工技术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之探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25).

[4]林雄飞,林茂贵,孙文光,周国伟.建筑施工技术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之探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32).

上一篇:浅谈注浆施工技术 下一篇:桥梁钻孔灌注桩桩头质量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