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山地区人文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时间:2022-09-12 06:22:39

长白山地区人文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摘要] 旅游资源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长白山地区旅游业一直是以开发自然旅游资源为主,而对人文旅游资源的重视不够。而该地区有着丰富的有形、无形的人文旅游资源。开发长白山地区的人文旅游资源,是更深层次地发展旅游业的前提。

[关键词] 长白山圣山人文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一般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自然旅资源以奇特、壮观、秀丽的自然景观吸引游客,人文旅游资源以人类历史、现代生活、传统习俗等吸引游客。如果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能够有机结合,人文旅游资源会给自然旅游资源注入灵魂,增添其神秘感,大大提高旅游资源的品位。长白山及周围的旅游资源,一直是以自然旅游资源开发为主的,而该地区蕴藏着可以大大提高该地区旅游资源质量的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亟待开发。

一、长白山人文旅游资源地域范围

关于长白山山系作者认同刘厚生的看法。长白山山系,为中国东北地区东部和朝鲜半岛北部山地的总称,介于北纬38°46'~47°30',东经121°08'~134°之间;北起完达山脉北麓,南延千山山脉老铁山,略呈纺锤形,由多列东北一西南向平行褶皱断层山脉和盆、谷地组成。最西列为吉林省境内的大黑山和向北延至黑龙江省境内的大青山;中列北起张广才岭,至吉林省境内分为两支――西支老爷岭、吉林哈达岭,东支威虎岭、龙岗山脉,向南延伸至辽宁省千山山脉;东列完达山、老爷岭和长白山主脉,面积约28万平方公里。长白山山系区域在我国境内的区划,属于辽宁省界内的有沈阳市、抚顺市、鞍山市、大连市、丹东市等共计24个市县;吉林省境内有长春市、四平市、吉林市、通化市、延吉市等29个市县;黑龙江省境内有哈尔滨市、佳木斯市、牡丹江市、鸡西市、七台河市等26个市县。长自山山系总的特点是襟四水而跨两海,山峦起伏的平行山脉与宽广的东北大平原及山间盆、谷地相间分布。站在长白山白云峰(海拔2691米,我国东北地区第一高峰)极目四望,地脉水源,辐射千里。向东出图们江进入日本海及北岸滨海地区;向西出鸭绿江口进人黄海,那里有富饶的辽东半岛和辽河平原;向北顺着天池瀑布奔泻的方向,是碧波荡漾的松花江,它携嫩江、黑龙江和乌苏里江,形成了广阔的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北部完达山、老爷岭和张广才岭之间有牡丹江平原,吉林哈达岭和龙岗山脉间有辉发河宽谷,吉林哈达岭和大黑山间有饮马河和伊通河河谷平原,龙岗山脉和老爷岭间有浑江谷地等;向南延伸为太白山,形成朝鲜半岛。著名的盆地有吉林、敦化、延吉、和龙、蛟河、挥春、桦甸等。同时,溶岩高原广阔,分布在抚松到密山一线的东南,在熔岩高原上,镶嵌着众多的火山锥体及火口湖、堰塞湖,其中美丽多姿的天池、镜泊湖和兴凯湖最为著名。茫茫海疆、绵绵山峦,山海相拥,江海相携,上有可以摩天的奇峰险石,下有可以窥探地核的深深峡谷,长白山和它周边的山海关系,这就是长白山人文旅游资源的地理范围。

二、开发长白山人文旅游资源的潜力

1.崇拜长白山的无形人文旅游资源

许多民族都把长白山当作圣山,因为长白山以其丰富的水资源和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养育着生活在它周围的人类,而且有些民族认为本民族是从长白山天池里发源的。

作者有幸听到一些老学者描述长白山形象。他们说上面是大泽(天池)下面是高山,这是人类原始文化的象征,并意味深长地说“你去查查天书《周易》,西方正在掀起《周易》热呢!”。果然,《周易》下篇第一卦,即全篇第三+一卦“咸”卦里就是讲这个形象。

《周易》“咸”卦的卦辞是“咸,亨,利贞,取女吉。”孔子在解释此卦辞的彖传中写到:“咸,感也。柔上而刚下。二气感应以相与。止而说,男下女,是亨利贞,取女吉也。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观其诉感,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这段话的意思是,“咸”是交感的意思。比如山代表阳性、少男,泽水代表阴隆、少女,阴阳二气上下交感,两相亲和。交感之时稳重自制又能欢快欣悦,就像男子以礼下求女子,所以亨通,利于守持正固,取女可获吉祥。天地交感带来万物化育生长,圣人感化人心带来天下和平昌顺。观察“交感”现象,天地万物的性情就可以明白了!

上面所讲的山和水的关系,指的是少男和少女,而可以代表父母和子女、上级和下级、主人和客人、本民族与外民族、本国与外国。《周易》上经首卦是乾卦和坤卦,喻指整个宇宙的自然之大道;下经首卦是咸卦和恒卦,主要喻指人类社会之大道。可见长白山的高山和天池象征着人类的始原,象征着人类的和平理想,象征着主人虚怀若谷尊敬客人的人类最基本的文明道德,这是全人类性的文明标志。在这样一个伟大的象征物面前,从最单纯的少男少女到最伟大的政治家都要甘拜下风,恭然起敬地领悟到什么。古代各族人民,从肃慎人,夫余人、巴娄人、高句丽人、渤海人、女真人、满族、朝鲜族……都生活在这伟大思想的象征物周围,领受着长白山树林的恩惠和保护,饮用着图门江、鸭绿江、松花江的“圣水”,一代代繁衍生息直到现在。因此,长白山最古老的名字是“不咸山”,这个名字最早出现在《山海经》上,周秦时代已经成为人们熟悉的名字。它在蒙古语中是“天主、神明、神巫”的意思。汉语用“不咸”二字指称,不是简单的音译,古汉语里“咸”就是周易里讲的“咸”,是山上有泽水的象征符号,是一个寄托了汉民族理想的象征符号。“不”在古汉语里有“大”的意思,那么“不咸”应译成“大咸”。因此,不咸文化既长白山文化应该是满族、蒙古族、朝鲜族和汉族以及国外日本民族等多民族的泛民族文化。

我国北方,尤其是东北各民族的萨满文化是崇拜山水风雷等自然物的文化。自古以来,各民族都把长白山奉为神山,现在仍有不少民族(包括国外的朝鲜人)把长白山当作圣山,而且认为向它参拜是很自然的。这就是萨满文化的神秘象征,也就是长白山无形的人文旅游资源魅力之所在。只要我们开发好这块宝地的人文旅游资源,不久的将来它必定会更加熠熠生辉,成为东北亚各族人民潮水般涌来参拜的神秘“圣山”。

长白山区的各民族都是山民,长白山就是他们的家乡,绵延数千里的长白山和它的支脉以及生长于其间的茂密的原始森林,为他们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物质生活资料。所以,这里的民族都有崇拜山岳的传统。《后汉书・东夷传・秽》中记载“其俗重山川,山川各有部界,不得妄相干涉”。高句丽“常以三月三日,会猎乐浪之丘,获猪鹿以祭天及山川”。这里虽然没有明言他们祭祀、尊崇的是哪一座山、哪一座峰,但有崇拜山岳的思想意识则是明确的。到了南北朝时期,祭祀、尊崇的山岳已经非常具体了,就是长白山。关于这一点,《魏书・勿吉传》、《北史・勿吉传》等均有明确的记载。当时人们称长白山为“太白”或“太皇”,“俗甚敬畏之”。金朝的女真人因为长白山是其民族的发源地,对长白山更是尊崇有加,他们对长白山“议封爵,建庙宇”。大定十五年(1175),祭祀长白山的庙宇落成后,朝廷举行了庄严隆重的第一次封祭仪式,礼用三献,仪式与祭礼五岳一样。自此,金朝帝王将故里正式命名为“长白山”,就像中原王朝祭祀五岳一样祭祀。人借山威,山借神力,长白山在中国便逐渐与五岳同尊。满族兴起并建立清朝后,继承了其祖先女真人的传统,视长白山及其周边为“龙兴之地”。康熙十六年(1677),内大臣吴木纳率人亲至长白山巅祭祀。雍正十一年(1733)正式确定:每年春秋两季,择其吉日祭祖长白山。毫无疑问,这种思想意识的本源,是对养育民族生命的大山的一种真情回报。流风所及,直到现在东北地区的山民,仍有祭祀“山神爷”的传统。

2.长白山地区历史人文旅游资源

长白山不仅有文化,而且长白山文化具有源头性,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发源地。“安图人”和“榆树人”,距今已有二、三万年的历史。地质年代的全新世,是长白山主峰基本定型的时期,在考古学中属新石器时代。在这一时代,长白山地区原始文化的重要标志是距今约5000年的红山文化的祭坛、女神庙、积石冢,这是一个具有国家雏形的原始文明社会。通化王八脖子遗址考古也有新的重大发现,是距今6000年的原始文明遗迹。这些重大发现,使中华文明史的起点提前了二、三千年,由此证明长白山原始文化是中华文明的起源之一。

长白山作为人类文明的生长点,确实有其特殊的发展轨迹。长白山区的历史是长白山地区及更广大地域内的汉族、满族等各族人民不断斗争、不断融合、不断创造的历史。长白山区的民族从先秦时的肃慎到金代的女真以及大清的满族,实质上是一个族系。这个族系发展、称雄和衰亡的历史,是长白山区各族人民不断斗争、不断创造的历史发展的主体或主线。这是一个基本的事实。确认这个基本的历史事实,再论长白山文化的纵横经纬,也应当说是以满族文化为主要特征的或主要线索的文化发展史。我们这样说,并不排斥满族文化以外的各种文化的发展和交融。比如,在一定的历史时期,长白山区的高句丽文化就有一定影响,长白山区的渤海文化也有一定影响,这些都是长白山文化的一部分。而到了近现代,随着长白山区打破封禁的放垦,大量关内移民涌人长白山区创基立业;随着满文化的汉化及满族的逐步衰亡,实现了满汉文化合流,长白山文化开始形成由以满族文化为主体转变为以汉族文化为主体的各民族文化共同发展史。

长白山地区在军事上历来也占有重要战略地位。长白山、长白山脉一带,因山地多,平地少,隐蔽性强,从外界不易攻入,而从山地向平地进攻相对来说容易得多。因此,长白山脉一带历来是各王朝的军事要地。商朝统一全国时就是从东北往南攻打败了夏朝;元朝统一全国时,仍是先攻下东北后逐步统一了全国;清朝统一全国时,也是从东北往南攻下,统一了全国;中国共产党统一全国时,也是以东北为根据地往南攻下,打败了,统一了全国。

回顾历史,可以看出长白山是汉、满、蒙、朝等北方各族人民的“圣山”,长白山脉是历史上各王朝的军事要地,关于长白山有着不计其数的神话故事,这些只要得到开发就足以吸引国内外的游客,成为不可多得的旅游资源。这不是投资少收益大,一本万利的开发吗?

三、对开发长白山人文旅游资源的建议

1.组织长白山圣灵祭奠活动

长白山历来是北方各民族的圣山,各民族都有祭祀长白山山神的习俗。白头峰、天池、瀑布,以其奇特、壮观、秀丽的自然景观吸引着国内外的游客。若在长白山山顶设立祭坛,更能吸引各民族来长白山进行观光、祭祀活动,同时也能吸引亚洲及其他地区的宗教界人士,并形成到长白山朝拜的朝圣潮,形成长白山独特的旅游文化。祭奠活动并不是搞封建迷信活动,而是保存和扶持一种传统风俗、文化。我们要尊重传统文化,而不能抹杀它,而且这种祭奠文化能够形成高品位的人文旅游资源,满足人们渴望文化熏陶的心理,也能给生活在长白山地区的人们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显然是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好事。

2.组织学者发掘长白山的历史人文旅游资源

组织学者研究长白山地区各时期、各民族的历史、文化,挖掘更多有形、无形的人文旅游资源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到目前为止,各时期、各民族的历史、文化,各自单独存在,尚无综合连贯的综合性历史文化资料。挖掘长白山地区历史人文旅游资源有着充足的条件和坚实的基础。因为长白山地区贯通东北三省,各省都有相关研究人员,只要合理地整合研究人员组成跨省研究专家小组,就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推出一批有价值的研究成果。而且,长白山地区现已查实的高句丽、渤海、满清时期的文化遗址不少,这些遗址如果得以大力宣传,必将形成一种高品位的历史人文旅游资源,造福于东北三省。

参考文献:

[1]李天元王连义:《旅游学概论》.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1

[2]孙振声:《易经入门》.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8

[3]朴灿奎:《高句丽史研究》.黑龙江朝鲜民族出版社,2003

[4]孙玉良:《渤海史料全编》.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2

[5]李德山:试论长白山文化的特点.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3年4期

[6]刘厚生:长白山文化的界定及其他.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3年4期

[7]张福有高句丽:渤海国与长白山文化.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4期

[8]尹铉哲:浅谈延边地区渤海国文物古迹旅游资源与开发利用.延边大学学报,2008年5期

上一篇:增值税转型后的融资租赁业纳税处理设想 下一篇:虚拟培训组织在邮政培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