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我省村镇土地利用规划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时间:2022-09-12 05:10:08

刍议我省村镇土地利用规划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我省村镇建设的现状

一是乡(镇)、村、组、较为分散,农户建房较为零乱,竞相分散建设、村建断头路、标准不一的路到处皆是,不管建设点合理与否,不管土地质量优劣,随意划占土地。村庄的无序建设导致村容村貌脏、乱、差,旧房不拆。旧宅基地不腾,横七竖八,形成通街难、行路难、排水难。门前屋后垃圾乱扔,脏水乱倒。受山区条件和民族风俗以及农村旧的封建思想影响,比着垫高地基、争比台阶、增加层高等,造成房屋高低、朝向、地坪标高不一,设计风格和色彩装饰各异。二是存在“空心村”现象。“要致富,修房要靠公路”。改革开放以来,许多解决了温饱问题的农民纷纷在公路旁、乡村道路旁建新宅,聚集新村,而建了新房原老房又多数闲置。年轻人外出打工、儿女分家建新房也致使老村存在大量空闲宅基地和闲置土地,形成了内空外延的用地状况。且老宅基地人均占地面积大多超过标准规定,因此,老村存量土地浪费严重。另外,由于地质灾害隐患和频发,也造成很多废弃宅基地。三是土地浪费严重,违法、违章建房现象时有发生。新批建房用地实际建设过程中,每户占地面积在批准的面积上擅自扩大,蚕食土地,宁愿被查处交罚款,以罚代法。贵州山区交通条件不发达,尤其乡村道路通达度更差,且村、组较为分散,每个乡镇国土所、建管所就只有两三人,在执法管理上难免有顾此失彼的现象,往往发现问题时房子都快建好。因省内大部分地区为贫困地区,农民收入很低,盖房很不容易,所以对违法部分大都没有采取强拆,而是罚款处罚。长此以往,滋长了农户建房在批准的面积上擅自扩大、乱搭乱建、蚕食土地,宁愿被查处交罚款,以罚代法的这种心理,部分农户占用的宅基地面积超标,有的甚至超出相关标准的好几倍,而且还存在一户多宅的现象。有些是占用村庄外的土地。甚至也有占用基本农田的严重违法现象,造成土地资源的破坏和浪费。四是基础设施条件很差,水、电、道路、广播、通讯、电信、绿化等生活基础设施配置还需解决,完善。

如何正确引导农民建房、搞好农村建设、搞好农村居民点用地规划、推进农村城镇化、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摆在国土资源部门面前的重要课题和现实工作。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意义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决策,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也是很好解决“三农”问题的切人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质就是要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发展农村社会事业,使农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得到不断的提高。特别是通过加强农村道路、住房、水利、能源、通讯、生态环境等的建设,既可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节约用地,又可以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有利于缓解农村的社会矛盾,缩短城乡差距,减少不稳定因素,从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

党的十六届五中垒会提出了新农村建设村过程中的总体目标和要求,即:“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在此要求下的新农村,应该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协调推进。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同步发展,建设生态型、发展和谐型、创建知识型、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多位一体的新农村。

四、新农村建设中我省村镇土地利用规划应注意的几点建议

作为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最主要的是首先要把握好规划的龙头作用。

1、严格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保护耕地”这一基本国策,按照“科学规划、分类指导、尊重意愿、循序推进”的工作机制,在符合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前提下,因地制宜来搞好乡镇土地利用规划,指导新农村建设。我省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喀斯特地貌、地质灾害频发、人多地少、土地贫瘠、人地矛盾突出。各地的村镇地理条件各异,经济发展水平不一,风俗习惯也有很大的差异。因此,要实行因地制宜的不均衡发展模式,才能实现土地利用规划的最优化。具体的方面表现在,根据不同速度、规模和标准来区别对待村镇规划。对经济实力较强的地区可以规划的更超前一些,经济一般的地区可以更务实一些。在贫困地区,结合扶贫开发,围绕以道路交通,水利设施等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来搞好规划;在生活基本殷实地区,结合小康建设,为完善路、水、电、讯、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建设预留用地-在生活相对富裕的地区,结合城乡一体化推进和村庄整治、小集镇建设,新建、改建农村居民点。要充分考虑农民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居住方式对村庄建设用地的要求,制定村镇土地利用规划,应当以服务农业、村镇和农民为基本目标,要考虑村镇最需要解决的基本生产、生活设施不够所需建设的预留用地,才能使村庄规划获得农民的接受。编制规划时,合理确定乡和村镇的发展目标,集约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城乡可持续发展。着重加强村镇基础设施、生产生活服务设施建设以及公益事业建设与管理,从村镇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科学引导,体现地方和村镇特色。

2、新农村建设中,土地利用规划要和村镇建设规划相衔接,要注重科学性、协调性。从村镇规模上说,既要与基础设施建设相适应,又要体现小城镇以后发展的需求,既要在布局上以村镇为中心,又要为以后的发展留下余地;既要立足于满足村镇居民的居住要求,又要准备未来可能成为农产品加工基地、集散地的新型社区;既要节约用地,也不能因此制约村镇建设与农村经济的发展,要开源与节流并举。要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收获,取得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发展。有些地区,以立项目、上企业、盖住宅为工作重心,不把基础设施建设和居民文明素质提高作为工作重点,致使村镇“脏乱差”,出现“黄赌毒”。因此,土地利用规划要协调好各部门、各级之间的关系,保护好土地资源、环境资源。

3、“国家鼓励土地整理。县、乡(镇)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提高耕地质量,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改造中、低产田,整治闲散地和废弃地”。因此,新农村建设中,村镇土地利用规划要做好土地开发、整理、复垦的专项规划,把新农村建设和土地整理有机结合起来。

(1)要做好农村居民点整理规划,要充分考虑农民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居住方式对村庄建设用地的要求,着重加强村镇基础设施、生产生活服务设施建设以及公益事业建设与管理,留足预留用地。采取人口迁移聚集、旧村拆建、新村建设、改造“空心村”、

全面改造散居户、复垦旧村拆建后宅基地,建设中心村、农业园区等办法进行,整洁村容村貌,享受文明进步。对与城市辐射区内的中心村庄,严格按城市总体规划组织建设t对乡镇驻地村庄,进行综合开发,配套建设,鼓励有条件的村民、个体户进住住宅小区一对地质灾害频发和存在隐患地区、水库库区的村庄,实施整体搬迁。尽量占用非耕地建设中心村,合理合并自然村,小村、穷村向中心村靠拢。腾出村庄旧址造良田,所得的新增耕地指标,还可用于新农村建设中需占用耕地的“占补平衡”。

(2)搞好土地整理特别是基本农田整理规划,这是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战略目标、确保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我国耕地保护面临十分严峻的形势,当前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还要不可避免地占用一部分耕地。保护耕地,确保国家粮食安垒的压力将日益加重。贵州省因山区地貌所致,田块、地块都比较零乱,通过土地整理特别是基本农田整理,采取归并小田块土块,降低田土坎系数,对中、低产田土进行改造、培肥,增加可利用的耕地质量和数量。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形成“田成方、路成框、林成行、沟成网”农业生态系统,同时也减少土地水土流失和石漠化,增加绿化面积,使得农业生态环境得到整体优化。有效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田生产能力,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改善传统的农用地利用格局,扩大经营规模,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3)积极搞好土地开发、复垦规划。土地开发是在保护生态环境、防止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的前提下,采用工程、生物等措施,将未利用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增加耕地面积,提高新增耕地质量。土地复垦是整治挖损、塌陷、压站等造成破坏的土地,使其恢复到可利用状态,增加可利用的土地资源质量和数量。贵州地处山区,受交通条件制约,有一部分地方存在宜耕土地但农民无法上去耕种,可采用改善道路交通条件,采取工程、生物等措施,将未利用土地资源开发利用。贵州是矿产资源大省,每年因矿产资源的开采,挖损、塌陷、压站部分土地。按照“谁破坏,谁复垦”的原则,督促建设单位按照复垦规划方案进行复垦。通过土地的开发、复垦,既增加了耕地面积,农民又得以增收,同时所得的新增耕地指标,还可用于新农村建设建设需占用耕地的“占补平衡”。

因此,无论是农村居民点整理、土地整理以及土地开发复垦,都能充分利用农村闲散地和废弃地,增加农村可利用的土地资源质量和数量,增加耕地占补平衡指标,为新农村建设中实现耕地“占补平衡”提供土地资源保障。

五、结 论

村镇土地利用规划作为村镇建设的龙头,决定村镇的规模、性质、布局和发展方向,在新农村建设中尤为重要。村镇土地利用规划的合理编制有利于各类相关规划的相互协调和各部门、各级之间的关系协调,有利于村内经营管理、生产管理、产业发展和土地利用管理的有机结合。同时,村镇土地利用规划还要做好土地开发、整理、复垦的专项规划,搞好新农村建设占用耕地的“占补平衡”,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经济和用地保障。

上一篇:居民住宅小区网络深度覆盖解决方案 下一篇:速溶硅肥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试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