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江 给市场一针“强心剂”

时间:2022-09-12 03:15:50

刘江 给市场一针“强心剂”

数次采访刘江导演,每回见面,他几乎都是相似的装扮,休闲装牛仔裤,朴实自然,加上他的慈眉善目,更透着一股亲和劲。

尽管名气越来越大,身价越来越高,时间越来越忙,但接人待物的实在劲却没什么变化。在圈内,他更是出了名的随和、又好脾气的导演。采访时高圆圆提及刘江称“导演整日笑的,像个弥勒佛,特别有智慧。”

相信这“智慧”两字包含的绝不仅是对其作品及能力的褒奖,更是对其圆融、豁达处事方式的肯定。如同编剧王丽萍的评价:"他很有想法,但是会让你很舒服,是个性情中人。”

“拍戏原来还可以这么放松这么快乐。”六年未拍电视剧的高圆圆与他合作《咱们结婚吧》,找回了久违的感觉。

一个人的成功除了才学满腹,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历经十几年甘苦自知的摸爬滚打,刘江才踏上成功的台阶。的确来之不易,也练就宠辱不惊。

业内相传,电视台有份内部名单,四大高收视导演,他位列其中。他却坚称,如今拍戏依然如履薄冰,因为关注越多,期待越高。

因此磨剧本,他是出了名的严,从完成到开拍,至少还要五六稿,一个细节不放过。

但在拍摄中,他又是公认的最放松,让演员撒开去表演。一张一驰间,他捕捉最恰到好处的呈现。

羞于谈艺术,甘做手艺人。“在现有情况下创新,发挥自己所长并且坚持,拍些老少咸宜、温暖的作品。若能成为市场的‘强心剂’足矣。”

剧本要先过关'

“广电总局的意见是:《咱们结婚吧》是一部谐趣横生的情感剧,零意见。并在价值观和趣味性上给予高度肯定。”

采访当日,他正和剧组开会,审核《结婚吧》的片花。我们的话题自然由此开始。作为 “全新纪录”,该剧由央视一套联手湖南卫视黄金档同步播出,也成为国内两大最具影响力平台深度合作的试水之作。

“剧本的优良、演员的班底、导演的口碑、故事的题材几个综合因素决定了这个戏的受关注程度。”

一部剧的“卖相”如何,在他看来,剧本是首当其冲的。

三年后重新执掌爱情轻喜剧,刘江坦言因为这是永远不倒的热门题材。《咱们结婚吧》由其团队自主开发,历时三年才得以完成。剧中不仅涉及到当下热门的剩男剩女话题,并涵盖了包括恐婚、红杏出墙、升生两难、黄昏恋等多种情感模式,是汇集情感的大讨论。

时尚,并用鲜活的例子传递正能量,脱离说教,是该剧的路子。为此,他与编剧孟瑶特意考虑到了高圆圆、黄海波两人的感情发展,表现生活细节的小火花不断闪现,并随时更新。

早在去年探班时,笔者就见过前五集的剧本,五号字的打印稿上密密麻麻写着各种修改建议。剧务表示导演修改后,他们会马上重新打印,所以仅仅五集的剧本已经相当于一本时尚杂志的厚度了。

“从某种程度来说,能成功邀请高圆圆加盟,剧本好立了大功。”

的确,在采访中,高圆圆也表明对此剧的喜爱,真正下定决心参演,是因为剧本让她“欲罢不能”。

“我一口气看到天亮,它绝对是我近年看到过的影视剧本中的上乘之作。里面的人物不是靠桥段堆砌,个个都真实鲜活接地气。”

“每部戏都要保证品质,对得起投资方、演员、对得起方方面面。只要能保证品质与精彩度,市场就一定会给予回报。千万不要搬石头砸自己的脚。”

刘江的认知是清醒透彻的。尽管早已获得业内认可,却依然处处谨慎小心,皆因他也曾“掉沟里”。几年前因喝高了签了个让自己肠子都悔青了的合同,剧本的先天不足,致使导演也无力回天。尽管一直想放弃,但在各方面的压力下,还是完成了拍摄。这段经历让他念念不忘,时刻提醒自己要认真对待每部作品。

“人的成长过程中是要走些弯路的,这是经验的积累。这次之后我便更加居安思危,毕竟关注度增高后,一点破绽都会被放大,观众不会知道这些幕后,只会认为你水平变低。所以吃一堑,长一智,每接一部戏前,别的不谈,剧本先要过关,这样抗风险能力也会大大提升。”

由此想起,去年他曾提及自己将重拍《平凡的世界》,但最终因对剧本不满意,片方又希望尽快开机而退出。而今年8月,湖南电广传媒新片推介会上,同样热情邀请刘江出任旗下巨制《花开上海滩》的导演。问及新剧进展,他照例表示要“视剧本而定”。可见,剧本好坏几乎已成为这位名导择戏的唯一必要标准了。

“若想撒开拍戏,一年五六部不成问题。但我并不羡慕他们。”的确,与刘江今时今日的影响力,已具备更多选择权,但他不希望自己的作品成为过眼云烟,因此每部戏都精雕细琢。《结婚吧》后期历时五个月完成,年初播出的《乱世三义》,他愣是“软磨硬泡”了八个月之久,“因为拍摄的素材多,成片比高,可选择的东西太多了,需要来回斟酌。”

为了一部《乱世三义》他就与《悬崖》、《心术》、《夫妻那些事》、《金太郎的幸福生活》、《风和日丽》、《叶落长安》等多部热播剧擦肩而过。其中《金太郎》中丈母娘与公公同住屋檐下的桥段还是来自刘江的创意。“聊剧本嘛,我就把我的一些想法建议说出来,虽然错过了合作,但它播得好我依然很高兴。”

他认同稳扎稳打,即是对所有人负责。本着二年三部戏的节奏,这样的调性于他而言显然更踏实,一切皆在可控制之中。

给观众点不一样的'

面对《咱们结婚吧》的前景,刘江无疑是乐观的。毕竟央视及湖南卫视的审片人都给予了他极佳的反馈。“对于这些阅片无数的人来说,他们的肯定,就是很高的评价了。”

何况,久未演剧的高圆圆还贡献了自己“史上最松驰”状态。刘江用“大放异彩”形容她在剧中的表现。

为了调出女神的最佳状态,拍摄伊始,他并没拍她的重场戏,每天一两场戏,将她慢慢带入。“松驰的状态下就容易兴奋,就容易出好东西。”此前的海清、黄海波、吴秀波无一不在他的剧中找到最好的感觉。因为他信奉演员不是机器,给予足够的空间与信任,能激发他们无限的爆发力。“当然我也很幸运,每次都能碰上演员的好状态。”

没人会质疑他的才气,但他成功却不全靠运气。当年从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毕业,至拍摄自己的第一部电视剧作品,间隔了整整11年。他用大把的时间去琢磨如何成为一名不错的导演。

“创作者要加速观念和手法上的更新换代。近年来娱乐化倾向明显,雷剧盛行是因为它能满足观众的娱乐需求。但我们永远不能责怪观众,我们能做的是给观众更好看的,拿出高级的东西。在尊重市场的前提下,引导收视。希望《结婚吧》带给大家一个有审美的、有尊严的、好看的戏。给疲软的市场一针强心剂。”

虽然剧中也涉及了小三儿、出轨等敏感话题,但价值观始终是健康向上的。“从技术层面讲,这个戏又不是传统的现实主义,比现实主义离生活远一点点,给它一个相对易于接受的包装,用鲜活的例子传递能量。”

全剧的每一个环节都不容小觑。仅片尾曲就制作了三个版本,请来小柯助阵。张靓颖、杨宗纬与叶蓓分别献声,力求歌曲与剧情相互带动。

显然,如此有益地尝试是成功的,不仅促成了央视与芒果台的合作,还被两台一次性买断,给出了稳赚不赔的“天花板”价格。

幽默的桥段,感人的情节,通俗易懂,老少皆宜,轻松又温暖。是他多年摸索出的观众喜好,也成为他日后作品的基调。

“我不太会拍表达所谓个人情怀的东西,我的情怀不值那几千万,我是手艺人,我不是艺术家,我要对投资人负责。就像上学时说的所谓大我和小我,光是局限在个人的趣味上,不是不可能,令人尊敬。但如果是拍给大众的,那就要取大我而舍小我。”

他现在做得更多的是研究观众,这些年让他拥有了这种逐渐让观众接受的经验,他更在意的是能否让更多人喜欢,希望与每天面对柴米油盐酱醋茶的观众直接对话,产生交流感。

如李安导演所说:作品的本质是观众。

“都在说今年是电视剧小年,其实对于好戏,大家还是趋之若鹜的。作为创作和生产者,规避烂剧,提升品质是首要的,无论观众还是播出平台,大家的眼睛都是雪亮的。出几部能让大家记得住的作品是关键。”

“我知道悲伤的晚上还有最美的希望,小小的曙光就是飞翔的方向。”这曾是刘江电影处女作《即日启程》的片尾曲,多年来,他正一直向着那片曙光执著飞翔。

Q: 再度执导都市生活剧,《咱们结婚吧》与《媳妇的美好时代》会不会有相似之处,尤其又都是黄海波主演?

A: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故事。《结婚吧》中的果然与《媳妇》中的余味人物性格截然不同。果然内心拧巴,外表酷。余味是八面玲珑的小男人。

Q: 这样的演员阵容,是否意味着这部剧也是斥巨资打造?

A:这部戏一共投了六千多万,高圆圆和黄海波算是友情价出演。当然以目前演员身价飚升的速度,今年肯定不可能花这个价凑成这个盘子了。

Q: 最终这部戏是如何“情定”湖南卫视和央视的?

A:的确当初有很多卫视都表示过播这部戏的意愿。但发行主要是华录百纳来负责,最终选择这两家电视台一定是综合因素决定的,首先他们确实热情非常高,受众最广,而且他们联手后的排他性。当然为了这事也得罪了一些卫视,特别无奈。

Q: 您的作品向来有口碑保证,在雷剧当道的环境中,是否也担负着引领的重任。

A:引领不敢当,但确实要为了行业尊严打这场仗,让观众看到电视剧还是有智商、有审美底线的人在做。前阵子我也看了一些所谓高收视雷剧,真是叹为观止,业余的令人发止。这收视是真的吗,全是糟粕啊。如何用更艺术的手法讲故事,引人入胜,是需要探讨的课题。

Q: 听说您未来可能会“抛弃”年代剧或者谍战剧?

A:接下来的剧还是以时尚情感剧为主,幽默温暖。由《结婚吧》原班人马打造的。我们公司也在策划一些不狗血的偶像剧,像韩剧《绅士的品格》 这种精致度 时尚度都具备,更接近大众生活,更符合当下的审美情趣的剧,也更容易找到共鸣。从新媒体到传统媒体,都欢迎这类剧。

Q: 您喜欢创新,那么会不会挑战一下“”?

A:我们还真的在策划的剧本,这是内地比较薄弱的一块。我们的长项是故事的结实度,但在时尚度、接近观众这方面有一点点差距,这恰恰是有的做、能提高的一块。能在这个空白画更美的画。

上一篇:网络英语自主学习环境下学生积极情感的培养 下一篇:郭京飞 演来演去都是加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