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颅脑损伤术前护理体会

时间:2022-09-12 01:06:54

重型颅脑损伤术前护理体会

摘 要 总结对3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前护理经验:保持呼吸道通畅、密切观察意识瞳孔变化、随时监测生命体征、建立有效的静脉通路、高流量给氧、完成术前准备、做好家属的心理护理。上述手段使手术能够及时进行,大大提高了颅脑损伤患者手术成功率。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术前 护理

重型颅脑损伤是指广泛颅骨骨折,广泛脑挫裂伤、脑干损伤或颅内血肿,意识障碍逐渐加重或出现再昏迷 ,有明显的神经系统阳性体征和生命体征改变[1]。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来势凶猛,病情变化快。多数患者需通过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来挽救生命。必须争分夺秒,做好术前准备,为手术赢得时间。2006年1月~2007年1月,我科共收治重型颅脑损伤患者33例,其中手术治疗30例,存活27例,存活率90%。现将自己在术前护理方面的体会总结如下。

资料与方法

30例中,男21例,女9例;年龄2~60岁,平均31岁。于受伤后30分钟~1天入院。致伤原因:交通事故18例,钝器伤4例,坠落伤8例。损伤部位:硬膜外血肿16例,硬膜下血肿10例,颅骨骨折并发颅内血肿4例。GCS评分3~8分。均经颅脑CT确诊。以上病例均无胸、腹部及四肢合并伤。

护 理

接入院通知后,立即准备床单位,迅速备好吸引器、氧气、心电监护、呼吸机等,同时通知值班医生。

根据CT结果需急诊手术者,可不必过床,将平车推至抢救室,完成各项准备工作。一般认为幕上急性血肿超过20~30ml,幕下急性血肿超过10ml,即可产生症状而需手术处理[2]。

患者平卧位,头偏向一侧,快速清除口腔内血块、呕吐物、假牙等。张口困难及抽搐者放置开口器。对于大量呕吐及口鼻内有血块的患者,专人吸痰,并随时用手指挖出呕吐物。必要时通知麻醉科医师行气管插管建立人工气道。如口腔内出血注入气管,病人又牙关紧闭,或有躁动不安,存在窒息危险,则应当机立断行气管切开术。自主呼吸停止者,立即给人工呼吸、并呼吸机辅助呼吸。

高流量吸氧(6~8L/分),有血块堵塞鼻导管时,及时给予更换。

监测生命体征,充分暴露上肢和胸部,便于测量准确,对于秋冬季穿着较厚的患者可用剪刀剪开衣服,避免因脱衣而搬动患者。先测呼吸,再测脉搏,最后测血压[3],血压升高,呼吸深而慢,脉搏缓慢时提示颅内压升高。

建立静脉通路,按医嘱给予20%甘露醇、速尿、止血剂。为了确保甘露醇快速输入体内,应采用输血器输液。对于躁动患者,最好用留置针,可避免多次穿刺而贻误抢救时机。

随时观察意识和瞳孔情况。如意识障碍加重,一侧瞳孔散大,对侧肢体瘫痪,提示脑受压或脑疝;双侧瞳孔散大,眼球固定,多为原发性脑干损伤或临终状态。

为患者剃头,理发师需经过专门培训,注意保护头部,防止头部过度活动;动作要干净利落,尤其对躁动患者要防止刮伤头皮;头部有开放性伤口者,先用敷料保护。

给予留置尿管,静脉采血,急查血糖、凝血系列、血常规,备红细胞悬液2~4U、血浆400~800ml,急查心电图。

做好患者家属的心理工作。讲解手术方式、目的、愈后等,使其认识到手术的必须性和迫切性,积极配合治疗。

讨 论

重型颅脑损伤的术前护理强调紧张有序,忙而不乱。护士长应安排多名护理人员,合理分工,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上各项操作可同时进行。在以上的各项护理中,清理呼吸道,保持呼吸道通畅是最首要,最关键的一步,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另外,科室护理人员必须熟知抢救程序及病情观察的要点,熟练掌握负压吸引、心电监护、呼吸机等的使用方法。

参考文献

1 吴在德.外科学.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9

2 吴承远.临床神经外科学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3

3 熊云新,外科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

上一篇:急诊游离第二足趾移植再造拇指术后血液循环的... 下一篇:手术室对择期手术患者实施整体护理的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