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风险管理探讨

时间:2022-09-12 12:38:50

建筑工程施工风险管理探讨

【摘要】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需要面对复杂的施工条件,因而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风险因素较多,必须对这些风险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科学有效的风险管理,可以大大降低建筑工程施工中风险事故发生的概率,提升施工的质量和安全性。本文对当前我国的建筑工程施工风险管理工作进行了一些分析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提升措施,希望给相关建筑施工企业的风险管理工作带来一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风险管理;探讨

现阶段,我国的建筑施工企业虽然发展迅速,但是在工程施工风险管理方面仍然有很多没有做到位的地方。风险管理意义重大,关系到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也关系到施工的质量和建筑施工企业的效益,因此,对于当前建筑工程施工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相关建筑施工企业应当重视起来,积极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制定相应的策略来提升建筑工程施工的风险管理能力,保证工程施工的质量和安全性。

一、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风险是什么

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风险,不仅指可能危害施工人员生面健康安全的因素,也指可能对施工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风险,可以理解为可能引发事故的各类因素的集合。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风险就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各类不确定因素给建筑施工带来直接和间接损失的可能性。

二、建筑工程施工风险管理中存在的漏洞

我国的建筑工程施工风险管理和欧美发达国家相比,起步较晚,设施落后,目前仍然存在很多漏洞,导致很多风险因素隐藏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很容易造成损失,甚至引发严重后果。对于我国建筑工程施工中风险管理存在的漏洞,经过系统的总结,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一)施工人员风险意识严重不足

我国目前建筑施工企业的施工队伍,多是农民工,吸引不到技能优秀、素质高超的人员,这种施工队伍素质不高的情况,自然催生了施工人员风险意识不足的现状。施工人员对于施工环境了解不充分,对于施工环境中的潜在危险因素不能及时确认,缺乏规范的技术操作能力,风险意识严重不足。当然,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者中也不乏风险意识很强的人,但是由于建筑施工企业中管理者和施工人员的交流沟通做不到位,管理者的风险管理意识不能有效地传达给施工人员,施工人员对于管理者的告诫多数也会充耳不闻,从而造成工程施工人员整体风险意识严重不足的情况。

(二)风险管理的法律制度有待完善

我国的建筑施工事故发生频率较高,对此,国家制定和出台了很多关于建筑工程风险管理的法律法规,但是这些法律法规缺乏规范性较强的内容,对实际的工程施工风险管控能力不足。客观地看,我国目前在建筑工程风险管理领域的法律法规仍然有待完善,强制性有待提高。当前的建筑工程施工风险管理法律法规在完善性和强制性方面的不足,使其对实际的施工工作缺乏足够的指导力和约束力,虽然也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是效果不够明显,并不足以改变现在建筑工程施工风险管理能力弱的现状。

(三)建筑工程施工现场风险管理不足

风险产生和转变为事故的地方,是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所以对于施工现场的风险管理必须重视,然而当前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对于施工现场的风险管理工作却没有做到实处,作用较小。具体表现在,施工现场风险管理人员风险意识差,责任心差,对于风险的监管工作仅仅是为了应付差事,不能真正起到风险管理的作用,对于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风险隐患不能够及时发现;施工现场风险管理人员能力不足,有的不能发现风险,有的不能正确地分析风险,缺乏立体化的风险管理思维,在风险管理过程中存在很多盲点和误区,导致风险管理工作效果低下。建筑工程施工现场风险管理不足,是当前建筑企业在施工中的一个普遍问题,不能通过有效的安全管理提升施工现场的安全性和施工质量。

三、建筑工程施工风险管理提升措施

对于当前建筑工程施工风险管理存在的不足,应当重视起来,认识到风险管理不足给建筑施工带来的巨大隐患,通过制定科学的措施来实现建筑工程施工风险管理效果的提升。建筑工程施工风险管理提升措施的制定,可以参考这几点:

(一)紧抓风险管理教育工作

思想是行动的指导,有了正确的风险管理意识,才能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做好风险管理工作,因此,对于施工人员、管理人员的风险管理教育非常重要。建筑工程施工相关人员应当明确“安全第一”的施工理念,把安全常放心中,重视风险管理工作。风险管理教育工作应当覆盖到施工中各类人员,包括技术人员、项目经理、管理人员、施工人员等,并且还应当把风险管理的成效作为管理人员、项目经理和技术人员的考核内容,通过考核实现其风险管理理念和能力的提升。风险管理教育工作具体可以通过宣传、培训、考核的方式实现,多方面、多角度地对工程人员的风险管理意识和能力进行教育提升,制定完善的风险管理教育制度,让工程人员能够通过教育,真正地认识到风险管理的重要意义,提升自身的风险管理能力。

(二)完善风险管理制度标准

风险管理制度对于风险管理的成效是有重要影响的,一套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可以保障风险管理工作可续、有序地进行。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应当完善风险管理制度,完善风险管理的相关标准,让风险管理工作按照标准执行,从原来的定性转变为定量,这样才能实现风险管理工作的落实到位。风险管理制度和标准的制定,应当充分结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中的规定,也应当考虑实际的建筑企业施工情况,综合确定,这样才能保证风险管理制度的可行性和风险管理标准的科学性。

(三)明确风险管理责任

只有相关风险管理人员有足够的责任心,风险管理工作才能有条不紊地进行,才能将风险管理工作的真正效果体现出来。而保证风险管理人员的责任心,只靠风险管理人员的自觉性是完全不够的,应当有相应的规章制度对其进行约束,使风险管理责任明确地确定到具体人员身上,才能保证风险管理人员恶足够的责任心。明确了风险管理责任后,相关风险管理人员就不敢怠慢风险管理工作,才会有风险管理的压力和动力,从而把风险管理工作更好地做到位。对于风险事故责任人,应当严肃追究其责任,按照相关规章制度严肃处理,这样可以保证规章制度的权威,同时可以起到对其他人员的教育作用。明确风险管理责任,是提高风险管理工作实效的一项有效措施,科学地应用这个措施,将会给风险管理工作带来非常大的效果提升。

四、结语

现阶段,我国的建筑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建筑施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能否提高,决定了建筑施工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否存活。而核心竞争力涉及多个方面的内容,其中,风险管理能力就是其中重要的一项。对于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建筑施工企业应当充分认识,把风险管理能力的提升放在重点的工作内容中。对于我国目前建筑施工中风险管理能力普遍不强的情况,建筑施工企业应当担起责任、积极改进、加大投资、培养人才,力求把风险管理的能力提高一个档次,实现建筑施工能力的科学发展。风险管理能力的替身,可以使建筑施工企业对项目投资和工程质量进行更有效的控制,可以提升建筑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对于建筑施工企业的未来发展也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参考文献】

[1]刘文莉.高层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3.

[2]周田生.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风险管理研究[J].科技创业家,2013,09:37.

[3]王东艳.浅谈建筑工程施工风险影响因素[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26:183.

[4]施泽勇.建筑工程施工风险管理研究[J].科技风,2011,04:269.

[5]范伟洲.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管理[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11:107-108.

上一篇:城市水文地质管理应用研究分析 下一篇:监理如何在工程建设中协调组织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