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咒”:跨文化的游戏

时间:2022-09-12 12:03:35

“魔咒”:跨文化的游戏

关伟是重要的华裔澳大利亚当代艺术家之一,他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曾参与中国现代主义艺术运动,80年代末移居澳大利亚,其艺术开始融合中澳多重文化特质,探讨在全球化背景中不同文明传统在当下的遭遇及多样发展的可能性,作品以史诗传说、神话叙事和宏大的空间场景展示历史与现实、经验与超验、冲突与融合并置的世界图像,而内敛幽默风格又往往使他在完成这些严肃课题时表现出举重若轻的独特气质。

他曾代表澳大利亚或以独立艺术家的身份多次参加亚太三年展和上海双年展等重大国际展事。他的作品曾被澳洲学者评论为:“诗歌传统中的想象和来世,让‘另一种历史’成为在精神世界存在着的陈述与对谈、运动与互动的故事。”目前,由黄专策划,正在何香凝美术馆0cAT当代艺术中心进行的个展“魔咒”是关伟近年来在国内最重要的个展之一。在这场“魔咒”他将给中国观众展示怎样的奇异世界?

有人评论关伟的作品有

种耐人寻味的幽默,也有人说他的作品融入了中国和澳洲的不同文化元素,并且表现出的融合极为自然,他的作品没有像众多当代艺术

样,和观众有着不可逾越的距离。从他的作品的内容来看,其创作资源尤其丰富,天文、地理、人像、动物、各种现代社会的符号,甚至宗教典籍、东西方神话故事囊括其中,艺术家对于现代世界的想象既是建立在自身对中国文化的积淀之上,同时也是对他身处的社会、不同文化空间作出回应。

观察关伟的艺术轨迹,可以看到个中国艺术家如何成功地在跨文化背景下获得成功并独善其身。关伟于20世纪50年代生于北京,在上世纪80年代轰轰烈烈的现代美术运动中,他和不少中国艺术家

样,在广泛学习西方现代艺术的过程中探索自身的艺术语言。1989年他得到个去澳大利亚交流的机会,不久之后开始长期生活和创作于澳洲,澳洲这个在地缘上接近亚洲,而文化上更接近欧洲的大陆给了关伟自由创作的土壤。在这段从中国艺术家到中国澳大利亚艺术家再到澳大利亚当代艺术家的身份转变中,关伟的作品不断地对身份问题进行反思和探索。

关伟的作品在澳大利亚很受欢迎,1990年,他的《二指禅》整套50张画被悉尼当代艺术馆收藏,三年后,他的《活标本》系列被布里斯班的昆土兰美术馆收藏了三张。澳大利亚驻中国大使馆中也挂着关伟的大幅作品。关伟曾说:“我很幸运,到了澳洲不久就可以不断在公众媒体露面,被邀请参加各种重要的展览。”关伟的“幸运”得益于他对自身的把握与对跨文化语境的思考,他对自己作品的要求(评价)为:幽默、智慧、知识性,这三点有意无意地迎合了澳大利亚上层社会,在上世纪90年代,当澳洲观众普遍认为中国没有自己的当代艺术之时,关伟的作品以接涂的手法传递出东方式的幽默,带着跨文化审视的方式给当地观众带来新的艺术体验。

在他的作品得到学术与市场的认可之后,关伟也面临新的问题:必须在商业艺术家与博物馆艺术家和之间作出选择,他选择了后者,壁画创作是他抵制作品过分商业化的方式之一,耗时几个月的壁画创作,往往在展览后全部毁掉。

上一篇:欧洲艺术基金会全球艺术品市场监测报告系列报... 下一篇:大千另一幅礼寿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