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及策略探究

时间:2022-09-11 10:53:54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及策略探究

2011年12月,某高校的一名大一学生丧失了生活信心,割腕自杀未果之后跳楼自杀而亡。人们在惋惜的同时也应深深地思考,这件事情不是第一起也不是最后一起,但是纵观各种新闻和现实之后就会发现,目前有些学生的心理极不健康,缺乏基本的抗御生活挫折的能力。经过有关人士的调查发现,现在学校大约有40%的学生心理健康上存在问题,表现尤为突出的就是孤独、偏激、任性等等。在这种形势下,探究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压力的增大,学生承受着更重心理压力,如果不进行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势必会造成种种心理障碍。因此,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至关重要的。

1.心理健康教育关系着学生自身身心健康

新课程标准之中明确提出了学生发展内在要求,那就是心理健康的发展。随着物质水平的提高,现在的学生从小享受着温室效应,大部分的挫折和困难都是由父母来排除,加之社会上形形的诱惑和影响,极易造成学生心理出现扭曲现象。如果学生在学校以及社会中遇到挫折,就会出现心理矛盾、冲突,出现不良的心理问题。

2.心理健康教育是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市场经济激化着各行各业的竞争,而要应对竞争就必须引进综合型人才。因此,人才的培养成为了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经过有关权威机构的调查发现,我国学生具有不同心理健康问题的占据了学生总数40%左右。如果学生时代就具有心理问题,试想如何成为社会需求型人才。学生的心理素质直接关系到他们的心理健康与发挥潜能。只有采用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的心理素质,才能全面完善与发展人格。

3.心理健康教育是落实素质教育的前提条件

随着教育体制的转型,教育的整体核心问题就是提高学生的素质。而一个学生的综合素质又是受学生心理素质影响。由此可以看出要落实素质教育,必须要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二、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根源

总体来看,学生出现心理不健康有如下几个根源。

1.学业的影响

许多学生从懂事开始就在认真学习,可谓下足了功夫想遍了办法,尤其是一些比较呆板的学生从不思考自己学习的策略、方法是否适合自己,片面认为“只要功夫深,铁棒都能磨成针”,经过长时间的下苦工,但是成绩依然较差,必然影响到学生的自信心。经过多次打击之后,这类学生彻底绝望而丧失生活的信心,转变成为了心理不健康的学生。

2.教育环境的影响

现在的学生从降生那天开始,就是家中的宝贝疙瘩,一直在温室中长大。一旦走进学校开始独立之后,棘手的事情接踵而来,在学校这个大家庭中,搞不好师生关系、学生和学生之间关系,多次被环境击溃之后丧失信心。比如,2005年一位学生12岁考上了名牌大学,当时轰动全国。但是在2009年却主动退学回家,不是学业的因素,而是不能够适应环境,连最起码的穿衣叠被、洗脸刷牙都不会,必将被社会的环境淘汰。

3.人格特征的影响

2011年12月,某高校一名大一学生因为撒谎请假被班主任批评教育之后,跳楼自杀。这件事引起了社会各界热议。事实上,像这种从小受到家长保护而出现心理缺陷学生较多。

如今生活优越了,加之一家只有一个孩子,孩子一出生就被家长全方位地保护起来,无论是生活还是学习上都过度包办,加之对学生的期望过高,干涉过多,让学生失去了自由与天性,逐渐在自我接纳、认知需要、成就需要以及个人道德等等方面出现了不同程度缺陷,加之学生大多是未成年的人,在遇到挫折时极难控制心理上的冲动,有一些还会对身边人产生敌视心态。

通过调查发现,如今一些学生对成就上要求比较低,性情粗野暴躁,动不动就会对身边的人动怒,而且还喜欢开别人玩笑来显示自己。从调查中分析发现,有15%的学生嫉妒心极强,看到别人成功就认为自己失败了;有14.5%的学生具有自卑心态,总认为自己比其他所有的人都差。而且还有一些学生喜欢讽刺挖苦,取笑别人缺陷换取自己的满足等现象,这些人的心理都不健康,需要心理教育来引导。

4.生活习惯不健康

有些学生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养成了不健康的生活习惯,比如酗酒、吸烟以及没有节制的暴饮暴食,还有看黄色录像、不参与有益文体活动等等,这些不健康的习惯不仅仅可能诱发一些思想病以及急性疾病,还会影响到学生大脑思维能力;经过长期的积累之后,也可能会诱发学生走上犯罪的道路。这样的例子在现实生活中较多,几乎全国各地都存在。比如,新闻曾经就报道过,一些学生为了上网找父母要钱,在父母没有满足他们要求情况下拔刀刺向父母。

三、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策略

由此可以看出,现在学生心理健康已经被各种因素多影响,不健康的心理存在比较普遍。因此,必须要采取相应的策略来引导和改正学生心理健康。

1.家庭教育方式的转型

家庭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阵地之一。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就首先要从家长的教育观念与方法入手。通过一些渠道让家长进行再教育。比如开办家长学校,让家长摒弃传统教育观念树立科学教育方法;只有让家长明白了子女与父母在家庭中的关系,营造出和谐民主家庭氛围,杜绝出现溺爱型与专制型的教育方式,科学的指导子女树立正确人生观。在教育方式上有这么一个例子:外国的孩子摔倒了,家长是鼓励他自己爬起来,进而培养孩子独立坚强的性格;而我国且是不同,家长着急的扶起孩子,查看是否摔伤。

2.改变教育的观念,为学生减压

现在的应试教育比较严重,许多学校为了提高学校的升学率而增加学习压力。在课堂上教师是采用满堂灌,不管学生是否能够接受,课后的作业堆积如山,如果不能够完成就采取多种方式进行体罚,让学生根本就没有放松自己的时间和机会,造成他们紧张、焦虑、恐怖、敏感以及脆弱等多种心理问题,给他们的心理健康带来极大的影响。因此,必须要转变教育的观念与思想,在整个教育界推行科学成才观与健康观,在教学与管理之中融汇素质教育。无论是教学还是作业,都要讲究高效高质,而不是讲究高数量。进而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让他们的自身素质得到协调发展,树立健康的心理状态。

上一篇:生态视域下的学生生命教育管窥 下一篇:论教师教育一体化的内涵及推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