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货膨胀下个人理财原则及策略探讨

时间:2022-09-11 10:39:14

通货膨胀下个人理财原则及策略探讨

2008年经济危机之后,受到国际石油和大宗商品以及国内蔬菜果粮猪肉价格上涨的推动,我国通胀压力明显上升。在通胀压力下,树立正确的投资理财观念才能实现家庭资产的保值增值。本文分析了通胀压力下个人投资现状,概述了个人理财的原则,探讨了通胀压力下个人理财的投资策略。

一、通货膨胀下的投资理财现状

(一)银行金融机构个人理财业务经营模式受限我国个人理财业务首先出现于银行,近年来,作为广大个人投资者接触最广泛的商业银行个人理财市场发展迅猛,但还是处在理财的初级阶段。我国金融业为分业经营,银行不能涉足保险、证券、基金等业务,只能代销这些公司的产品,各自业务不能交叉。目前,我国的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主要包括储蓄理财、消费贷款、委托咨询,而重点还是储蓄贷款,个人理财业务比较低端。随着股票、债券、基金、期货市场的发展,个人投资者的需求远远超出普通的储蓄业务,这就导致银行金融机构的个人理财业务跟不上发展的需求,严重限制了个人理财的发展。

(二)进入投资理财市场限制因素多我国针对个人的投资理财业务的发展处于初级阶段,我国的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提供的理财服务不能全面充分地满足个人投资者的投资理财需要。另外,个人理财业务定位于少数优质高端客户,服务门槛较高,大众化的个人理财服务相对不足,广大个人投资者被拒之门外。对于广大普通居民来说,银行的理财产品入行要求高,这不利于银行理财产品的推广和销售,也不利于广大投资者安排自己的资金。

(三)金融决策复杂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体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先后出现了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众多金融机构,以及存款、股票、债券、基金、保险、信托等众多金融产品。金融产品的日益丰富使得个人和家庭的选择多样化,增加了风险。通胀之下的投资原则和投资选择要求个人投资者做出更加复杂的决策。为了分散投资风险和提高收益,人们需要建立投资组合,利用不同的投资工具,投资到不同的资产。在通货膨胀中,适当的投资组合对于减少风险提高收益尤为重要。个人投资者可以利用储蓄和债券等保守理财方式,也可以利用股票和基金等新型理财式以及房地产投资,实业投资等分散风险。

(四)投资理财专业化知识不足个人投资者由于其专业知识有限,相比较机构投资者,他们的理财技巧缺乏,专业知识不够,因此很容易造成盲目投资,跟风投资,增加投资风险。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由于其投资环境的特殊性,消费品和房地产价格上涨迅速,局部通胀严重,投资者更加难以把握经济形势,更加难以做出正确的投资决定。基于这个特点,目前我国的个人投资还处在以处理低层次的消费业务为主,有关金融投资、资本、贸易等各领域间的投资交易涉猎较少。

二、通货膨胀下个人理财的原则

(一)风险收益平衡原则投资者必须在风险和收益之间做出权衡,为追求较高的收益而承担额外的风险,或者为减少风险而接受较低的收益。个人投资者在进行股票、债券等风险资产投资时,承担了一定的额外风险,需要有额外的收益进行补偿。在通货膨胀条件下,由于投资者延迟消费,用于当下投资,因而会要求比预期的通货膨胀率更高的收益。如果投资于风险资产而收益率反而不能使个人得到延迟消费的补偿时,就应该购买他们目前不需要的产品或投资那些能保值的资产,比如房地产等不动产。

(二)“安全性、盈利性、流动性”三性协调原则个人理财中,安全性应该位于首位。首先,个人进行投资时要使资产保持一定的流动性。如果个人资金过多投资于流动性比较差的资产,个人很可能陷入财务困境,遇到突发事件,筹集不到足够的现金很容易导致个人破产。出于安全性的考虑,个人投资者应该保持一部分流动资金,以备不时之需。其次,在投资的过程中,投资者最关心的就是资金的安全问题、资金的保值增值情况。在保证资金安全的情况下,个人投资者也要获得盈利,这是进行投资的最根本目的。在通货膨胀条件下,货币出现贬值,购买力下降,因此个人投资者需要保持相当数量的流动资金以备不时之需。在既定的市场条件下,个人投资者可以尽量通过投资组合来提高盈利性,以消除通货膨胀的影响,使投资者的效用最大化。因此,个人在选择投资产品时,应该充分考虑产品的安全性、盈利性、流动性,在通胀时期,更多应注重产品的保本性。根据Wind 资讯统计显示,近期共有25 家银行发行了129款理财产品,按产品收益类型来看,保本固定型理财产品发行41 款,占比31.78%;保本浮动型理财产品发行39 款,占比为30.23%,这些产品都是对抗通胀的最佳选择。

(三)量入为出原则个人投资者的收入主要来源于个体经营所得、工资、遗产等,支出集中于房子、子女教育、赡养老人、婚姻等。一般而言,只有满足正常的生活开支之后,理财才成为更高级的需要。在收入一定的情况下,量入为出尤为重要。在财务学理论中,量入为出具体表现为收入的现值要大于或者等于支出的现值,即净现值为正。个人收入与支出现值的计算过程中,不仅需要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也要考虑到通货膨胀的影响,折现率需要反映时间价值和通货膨胀。通胀时期,名义折现率提高,收入的现值下降,个人用于支出和投资的资金减少。

(四)投资分散化原则投资分散化即利用投资组合把财富投资于不同的项目。马科维兹的投资组合理论认为投资组合能降低风险,分散化原则具有普遍意义,不仅适用于证券投资,而且适合于个人理财,尤其是通货膨胀时期。个人在进行资产配置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存款、股票、债券、基金、保险、信托等众多金融产品,投资于房地产、建筑、快速消费品等不同的行业,通过充分的投资组合,保证投资的收益性,尽量减少风险。

三、通货膨胀下的个人投资理财对策

(一)充分利用投资组合,合理分配资源银行定期存款在通胀情况下不是很划算,但也需要有一部分的定期存款,以备不时之需。另外偏保守型的投资者可以买些国债,虽然收益率不是很高,但跟要比通胀率高。偏激进型的投资者可以选择实力强大、具有长期竞争优势的上市企业的股票进行投资。通货膨胀下,黄金、房地产等资产是很多人青睐的投资选择,其保值增值功能得到了有效的发挥。另外,还有保险、基金、信托也在个人投资组合中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对于合适的投资组合,王黎在文章《通胀压力下中产阶层投资理财策略探讨》一文中建议投资比例为:成长性投资(债券、基金、股票、房地产、黄金、债券和教育等)占50%~70%,保障性投资(保险、日常流动资金等)占30%~50%。

(二)合理分配金融资产与不动产的比重资产的流动性管理主要反映在金融资产与不动产的比重上。金融资产主要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债券和股票。不动产主要指房地产、实业投资等不易变现的资产。金融资产中,银行存款是最传统、最普遍的投资方式。存款具有增值的稳定性及安全性等特点,受广大投资者欢迎。债券具有保值能力,其利率高于一般银行储蓄利率,具有一定的盈利能力,安全性比较高。股票实质上是进行了间接的实业投资,投资风险很大,但是收益也很可观。不动产主要指房地产等,房地产通常被视为一种保值工具,通货膨胀时期,当物价水平全面上扬时,房产也会增值。此时,购房者的房价增值利益可以弥补通胀引起购买力下降的损失。因此,在通货膨胀下,房地产成为广大个人投资者理财的一种重要方式。黄金的商品与货币双重属性决定了它是一种特殊的投资品,在通货膨胀时期,黄金也是一个重要的保值增值投资工具。现阶段美元的持续走软和全球性通货膨胀更激发了人们投资黄金的热情。明智的投资者应该在金融资产与不动产投资中做出分配,实现投资收益最大化。

(三)学习理财专业知识,加强理财素养个人理财涉及家庭财务分析预算,家庭成员教育规划,婚姻住房规划等方方面面,个人投资者不但要知道各种投资工具的优劣,各个投资组合的风险性与盈利性,更要知道如何将自己的资产进行组合,以实现收益最大化,这就需要投资者平时积累理财知识,加强专业素养。通常,在通货膨胀时, 投资者可以考虑买入商品、贵金属、房地产,也可以考虑在通胀初期进行适量的股权类投资,并在适当的时候及时退出。而最大的错误莫过于从始至终只持有现金,这样会蒙受巨大的损失。

参考文献:

[1]崔至伟:《通胀压力下家庭投资理财策略分析》,《经济研究》2010第7期。

[2]王黎:《通胀压力下中产阶层投资理财策略探讨》,《财会通讯》2011第8期。

[3]夏娜:《个人投资理财渠道大盘点》,《财会通讯》2008第1期。

上一篇:房地产行业经营绩效评价 下一篇: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