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学生主体,打造高效的高职语文课堂

时间:2022-09-11 10:36:29

立足学生主体,打造高效的高职语文课堂

职业教育是随着社会分工而出现的,随着社会大生产而发展起来的,它是对潜在劳动力进行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操作能力培训的教育。然而职业教育也是培养人的教育,应该关注人的发展与完善,不仅要培养技术精湛的劳动者,更要培养具有当代社会完整文化底蕴的人。

在职业教育的语文实际教学中,高职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的主动性都有待提高。所以,教师要立足教材,切实发挥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使学生能够在掌握基本技能知识的同时,素质水平也得到提高。

一、创设问题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进行某项活动的动力,是产生探究动机的原因,它是推动人从事某种活动,并朝一个方向前进的内部动力,是为实现一定目的而行动的原因。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愿意学、乐于学。问题情境的创设就是一种能够刺激学生产生学习欲望的教学模式,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探究欲望,有助于让学生在语文的海洋里畅游,使学生找到学习的乐趣。

例如:在学习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一文时,为了让学生能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情感脉络,揣摩品味文章优美的语言,同时,也为了让学生学会探索和欣赏,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情境:①文中哪些句子表现了作者的情感态度。②作者为什么“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③作者是如何描绘荷塘月色那宁静、淡雅、柔和、朦胧的美妙景色的?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作者笔下的月色之美。同时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探究问题的意识,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利用自学模式,提高学生的主动性

对于高职学校的学生来说,他们的自主学习意识较差,主动性较弱,然而,要想更好地适应现代高速发展的社会,必须学会自学,必须学会如何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适应能力。而且,《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倡导自主的学习方式,要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自觉自发地投入到学习的过程中来,让学生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

例如:在学习《假如你想做一株腊梅》时,我将这节课设计成了自学课,让学生自己通过阅读课文或借助课外资料,理解本文赋予腊梅的多重人格精神内涵,理解作者对“生命意义的理解”。让学生体会在寒冬腊月、万木萧疏的季节里,唯有那美丽高洁、暗香浮动的腊梅,默默地传递着“春的气息”,带给人们欣喜和生机。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在理解文章的大意之后,提高了主动性,感悟到了生机,感悟到了生命的价值。这样就使学生在提高自主学习意识的同时,素质水平也得到了提高。

三、组织演讲、朗诵活动,提高学生的勇气

美国交际学大师卡耐基说:“一个人的成功15%取决于专业知识,而85%则取决于人际的语言沟通能力。”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而交际是语文价值体现的重要方面。对于高职学生来说,语文教材的设计也有别于普通的语文教材,其中除了一些基本的语文知识教学外,还包含了一些调查与调查报告;推销、洽谈、广告、合同;公务活动、通知、报告、请示、计划、总结等专业性较强的知识。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些毕业生缺乏和招聘人员交流的勇气,面试时结结巴巴,甚至答非所问、不知所云,等等。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使学生在走出校门之后,能顺利适应社会发展。

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教材中一些好的文章或是好的话题,让学生进行朗读和即兴演讲,在学生面向其他学生畅谈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的勇气,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组织语言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

四、积极的评价,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积极性的评价,是建立在教师对学生全面了解的基础上的,作为高职学生,从某种程度上讲,他们是失败者,他们缺乏自信。加上一些学校只是对学生专业知识的要求比较高,对于一些基础知识不做过多的要求。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对学生进行积极鼓励性评价,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让学生重拾学习的自信,让学生愿意参与到教师预设的教学过程当中。而且教师要学会倾听,倾听学生之间的不同意见,尊重学生,形成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和谐的教学环境中,获得更好的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要让高职学生感到被重视,提高学生的主动性,让其能够正确地认识自己,清楚地知道,在高职学校除了要掌握一门专业知识外,还要掌握一些基本的知识。如:语文知识,数学知识,外语知识,等等,这些都是学习其他科目的基础。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重视语文的学习,逐步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动机,为实现高效的语文课堂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 江苏苏州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上一篇:认同感改善学困生的学习态度 下一篇:浅谈信息技术课的兴趣与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