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环形电切术的疗效分析

时间:2022-09-11 10:04:05

宫颈环形电切术的疗效分析

摘要:目的 探讨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联合阴道镜在治疗宫颈疾病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2012年3月~2013年3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中、重度慢性宫颈炎合并宫颈肥大,CINⅠ-Ⅱ级要求治疗的宫颈疾病患者200例,经细胞学、阴道镜检查及阴道镜定位活检、宫颈管搔刮术病理检查,进行前瞻性对照研究。选择LEEP治疗100例患者为研究组,选择微波治疗100例患者为对照组,定期随防3个月、6个月、12个月,判断两组的疗效。结果 1次手术成功率研究组为95.00%(95/100),对照组67.00%(67/100)。研究组与对照组治愈率比较,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

关键词:宫颈环形电切术;阴道镜;宫颈疾病;疗效分析

慢性宫颈炎占有性生活妇女的50%~70%,年轻妇女发病率尤高,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规范,可能进一步发展为癌前病变或宫颈癌,因此宫颈疾病越来越受到妇科临床的普遍重视,成为当今的热点。我院采用LEEP联合阴道镜治疗宫颈疾病,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3月~2013年3月在我院门诊就诊患者200例,有随诊条件,要求治疗。全部患者均经宫颈细胞学检查、阴道镜检查及阴道镜下定位多点活组织病理检查,并行宫颈管搔刮术,除外宫颈浸润癌,明确诊断为中、重度慢性宫颈炎或宫颈上皮的瘤病变(CIN)。2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100例:年龄23~60岁,妊娠次数1~3次,其中有激光、微波治疗史的复发患者21例,CINⅠ级33例,CINⅡ级12例。对照组100例:年龄25~57岁,妊娠次数1~3次,其中CINⅠ级32例,CINⅡ级9例。

1.2方法 选择在月经干净3~7d手术。术前按一般宫颈手术常规处理。研究组在阴道镜下找到病变,局部麻醉后于宫颈表面涂卢戈氏液明确病灶范围。切除包括病灶及病灶外3~7 mm正常组织,深度为20~30 mm,具体结合患者年龄,是否绝经,宫颈管搔刮术诊断的宫颈病变深度。以20 mm×15 mm环形电极,自病灶最严重侧开始切割至对侧出刀。对照组选择微波照射,功率为35~40 W,治疗头紧贴宫颈表面,顺时针逐点电灼病灶,范围超出病灶2 mm,视宫颈糜烂深度控制电灼时间,直至创面变为灰白。

1.3术后随访 术后口服抗生素1 w,禁止性生活3个月。随诊1次/w,主要观察痂膜脱落及愈合情况,以3个月,6个月,12个月随诊,行阴道镜及TCT,1年后无异常可改为每年随访。HPV分型检查。

1.4诊断标准 根据高等医学院校妇产科教材第6版[1],慢性宫颈炎、宫颈炎按面积分为轻度,即糜烂面积小于宫颈面积的1/3,中度即糜烂面积占整个宫颈面积的1/3~2/3,重度即糜烂面积占整个宫颈面积的>2/3。宫颈肥大分为:Ⅰ度:宫颈直径>2.5~3 cm;Ⅱ度:宫颈直径≥3~4 cm;Ⅲ度:宫颈直径>4 cm。宫颈上皮内瘤变根据病理学与分级[2],CIN分为Ⅰ-Ⅲ级。

1.5观察项目

1.5.1宫颈愈合修复情况 根据临床症状、妇科检查及阴道镜检查判定。疗效评定[3]①痊愈:糜烂面消失,囊肿彻底清除,愈合良好,新生的鳞状上皮完全覆盖,宫颈粘膜光滑,宫颈缩小至正常范围,临床症状消失;②有效:糜烂面明显缩小,糜烂面积转为轻度,新生的鳞状上皮生长良好,宫颈明显缩小,临床症状好转;③无效:临床症状、妇检所见及阴道镜检查无改善或加重。

1.5.2术中出血。

1.5.3术后复况。

1.6统计学处理 用χ2检验。

2结果

2.1手术时间 研究组为8~11 min,平均为9.6 min,病变面积较大或位于宫颈管深部者手术时间较长。对照组为9~16 min,平均10.3 min。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

2.2出血量 研究组平均出血量10.6 mL,其中出血量30 mL 4例,占4.00%,此4例出血量较多,2例为重度宫颈炎合并宫颈重度肥大者,1例术后诊断为CINⅢ累及腺体,1例术后诊断为浸润癌。对照组平均出血量9.9 mL,其中出血量30 mL 0例,占0.00%。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

2.3病理检查 研究组手术标本均可用于病理检查。术后14例手术标本经病理检查,结果较术前不同。其中2例术前阴道镜下活检诊断为CINⅡ级,术后病理诊断,1例为CINⅢ级累及腺体,1例为浸润癌。5例术前诊断为CINⅠ级,术后诊断为CINⅡ级。7例术前诊断为慢性宫颈炎,术后诊断为CINⅠ级,对照组手术均无标本行病理检查。

2.4术后宫颈愈合修复情况 研究组愈合95例,占95.00%;有效3例,占3.00%;无效2例,占2.00%。对照组痊愈67例,占67.00%;有效29例,占29.00%;无效4例,占4.00%。两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

2.5术后复况 两组疗前均定期随访3~12个月。研究组术后6个月1例重度宫颈炎合并宫颈重度肥大患者复发,术后12个月2例CINⅡ级患者复发,均行二次手术治愈。1例术后病理诊断为CINⅢ级累及腺体行冷刀宫颈锥切,1例术后病理诊断为浸润癌行次广泛子宫切除术。对照组术后3个月8例重度宫颈炎合并重度宫颈肥大患者复发,6个月13例重度宫颈炎合并重度宫颈肥大CINⅠ级和CINⅡ级患者复发,12个月12例重度宫颈炎合并重度宫颈肥大,CINⅠ级和CINⅡ级患者复发。复发患者改用LEEP手术后治愈。一次手术成功率研究组为95.00%(95/100),对照组为67.00%(67/100),研究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3讨论

治疗中、重度宫颈炎合并宫颈肥大及宫颈上皮内瘤病变,采用传统方法很难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且治疗后易复发。微波、激光等治疗原理是通过热效应使宫颈糜烂面组织中柱状上皮坏死、脱落,最后被新生的鳞状上皮覆盖愈合。LEEP原理是利用LEEP金属丝由电极尖端产生3.8 MHZ的超高频电波,接触宫颈组织瞬间由组织产生阻抗吸收电波,产生高热,使细胞内水分形成真气波来达到切割、止血目的。切下的组织因未被碳化,因此可用来做病理检 查[4],且LEEP切除组织面极大。由于治疗时不能准确定位病灶或治疗深度不够,可致病灶残存。糜烂程度越重,治愈率越低。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治疗效果不佳,易复发。对照组中25例复发病例为CINⅠ级,CINⅡ级。故对病例的选择应慎重。

综上所述,LEEP联合阴道镜治疗宫颈疾病疗效肯定,操作简便易掌握,患者术后康复快、简便、经济、安全,无需住院便可解除痛苦,尤其为宫颈上皮内瘤病变患者带来了福音。LEEP联合阴道镜治疗有效地控制了CIN向宫颈癌的转化,达到了预防宫颈癌的目的,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65-284.

[2]乐杰.妇产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61.

[3]刘江梅.LEEP治疗宫颈糜烂280例疗效分析[J].医学临床研究,2003,7:551-552.

[4]BennettBB, Stone IK, Anderson LD, et al. Dllp loop excision for prehysterectomy endocervical evalution[J].Am Jobstet Gynecol,1997,176:82-83.

[5]樊庆泊,Tay san Raie,沈坚.子宫环形电切术在子宫颈上皮内瘤变治疗中的价值[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1,36:271-274.

[6]钱德英,岑坚敏,黄志宏,等.子宫颈电环切除术对203例宫颈上皮内病变的疗效研究[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3,19(8):473-475.

上一篇:提高顶岗实习教学有效性的实践探索 下一篇:我国金融租赁业税收制度的变迁